言情,最快更新!
高弘,林正德分屬前隋左右翊衛,前隋時,左右翊衛是京師駐軍,是楊廣推行的重首輕足的軍事布局的產物。
什么叫重首輕足?和楊廣建洛陽城的思路差不多,在洛陽,長安這樣的地方布置重兵,邀領天下府兵,制約邊塞駐軍。
這和另外一個時空當中,大唐后期的戰略完全相反,那時大唐設置各路節度使,藩鎮,明顯是一副內輕外重的局面,安史之亂就是由此而生。
這個上面楊廣的所作所為沒什么好指摘的,為了防范關西世族,以及北齊,南陳余孽作亂,朝廷自然要握緊兵權,這也是中央集權的先決條件。
只是不論是重首輕足,還是內輕外重,最終還是要看皇帝以及臣下們的治理水平,結果不好的話,你做的再對,在天下人眼里也將淪為昏聵之舉。
比如說唐玄宗,鏟除韋后勢力,中興唐室,開創開元盛世,功績不可謂不著,只是安史之亂一起,大唐由盛而衰,把京師都給丟了。
難免就給人和后來的乾隆相仿,吃前人的老本,強行弄出了一朝盛世的印象。
最后推給了美色誤國,文人們的老套路了,卻難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
高弘和林正德在左右翊衛中任職,都是關西人。
隨軍出征時都是二十多歲年紀,正值青壯,可二十載之后,兩人頭發花白,老態畢露,配著他們身上襤褸的衣衫,粗糙的皮膚,比鄉野村夫看著還要凄慘幾分。
只是當他們來到李年面前,努力的挺直身軀,大聲報出自己所屬的時候,還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些隋軍將士的影子。
這無疑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
大好年華,隨軍而征,未立寸功不說,還落得如此下場,簡直悲劇的一塌糊涂,凡有志男兒,見了他們估計都得感同身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有的人高居車上,意氣風發,但更多的人則是淪落成泥,被歷史的車輪碾的粉碎。
李年也是地道的關西人,只是當年關西群雄傲獨領風騷的時節早已過去,因為如今當了皇帝的人是李破。
李破的來歷是什么呢?祖籍關西,起兵于晉地。
用通俗點的話來說,大致上就是關西人對他不好,晉地才是他的老巢。
如此一來,局面也就和楊堅,李淵等人在時不同,關西人雖說還在朝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可再想形成像前隋那樣,軍政大事皆出關西眾人之手的格局就不可能了。
從龍之臣,多出晉地,十幾個大將軍,一多半都是晉人,就足以說明問題。
李年跟隨李破多年,狀況也差不多,雖然他是關西人,但跟朝中的晉人派系走的更近一些。
南征北戰這么多年下來,他對當年關西世族搬弄權柄的故事也非常反感。
尤其是當年隨軍征伐遼東時,眼見關西眾人在軍中耍弄手段,把其他人都當做傻子,和可供支使的鷹犬的行徑,讓他尤其厭惡。
當然了,經過這么多年的磨練,他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統兵將領了,他也便知道,當年征伐遼東之時,關西眾人也有著無奈之處。
和皇權的斗爭,哪是退一步兩步就能消弭的了的?當年的遼東之戰,儼然就是楊廣和關西世閥交鋒的舞臺。
而他們這些無名小卒,在當時根本無足輕重,死也就死了,沒人會為他們掉上哪怕一滴眼淚。
眼前這兩位,如今看著可憐,但當年他們都是左右翊衛轄下,那幾乎就是皇帝親軍。
一個領兵校尉,倒是不算什么,可高弘是勛衛,正六品武職,加上他的姓氏,正是關西人中堅的樣子,當年不定怎么意氣風發,頤指氣使呢。
李年滋味難明的看著高弘兩人,腦海中不知轉過了多少念頭。
兩人的到來,其實并無令人意外之處。
不論是新羅人,還是百濟人都說過,高句麗境內一直有人叛亂,說是叛亂其實也不準確,就是前隋征伐遼東的后遺癥在一直困擾著高句麗人。
三十余萬隋軍進入到了高句麗腹地,雖然一戰而敗,之后讓高句麗的自信心膨脹到了一定的程度。
但實際上,前隋第一次征伐遼東之戰,給高句麗的國力幾乎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在戰事當中死傷的高句麗人不下去隋軍。
更為可怕的是,三十多萬隋在高句麗腹地一潰千里,除了死傷和被俘的隋軍將士,還有十幾萬人散于高句麗的山川曠野之中。
十幾二十年下來,這些敗兵一直給高句麗人制造著麻煩,持續的破壞著高句麗的社會架構。
就像是一劑慢性毒藥,侵蝕著高句麗的軀體。
直到近些年,這種局面才算有所好轉,主要還是在于當年的那些隋人敗兵多已老去,他們的后代對高句麗沒有那么仇恨,招撫起來要容易的多。
如果再給高句麗人十年的時間,沒有人來打擾的話,傷口總會慢慢愈合,說不定還能增加高句麗社會的活力。
畢竟這些外來帶來的不止是戰亂和廝殺,還有先進的政治軍事思想,以及高句麗人所缺乏的各種工匠技藝。
可唐軍來了
李年上前,一把將兩人扶住,“兩位快快請起,這么多年,兩位對故國還能念念不忘,足見男兒肝膽啊。”
高弘伏地不起,嚎啕之下,連話都說不清了。
林正德好一些,順勢起身哽咽道:“吾等在此如離群孤雁,日夜期盼王師重來,今日終能得見將軍,可見老天待吾等不薄矣。”
聽這說話就能明白,兩人都非平民百姓出身,聽見李年的關西口音,心情更是激蕩不已。
高弘終于止住哭聲,抹著眼淚道:“讓將軍見笑了,俺離家已久,在這鬼地方待了好多年卻是不得脫身,前些日偶然聽聞將軍率軍至此,便召集了些人來投,望將軍念我等還有那么點忠心,能收留于俺”
李年讓他們坐下,搖頭嘆息一聲道:“好叫你們得知,大隋已經亡了,如今來此的是大唐將士。
俺是左武衛大將軍,開國公李年”
高弘兩人聽了,相互對視了一眼,目光復雜的估計連他們自己都不明白其中到底蘊含著怎樣的情緒。
大隋亡了,大唐代之而起。
之前他們在山林之間倒也聽到了些這樣那樣的風聲,算不上是一無所知,尤其是率人來到這里之后,也跟唐軍將士略略交談過,倒是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前隋余孽,見到了大唐官兵,怎么說好呢?就像大樹之上掉落下來的枝葉,眼見大樹被人給砍倒了,對于流落敵境已久的他們來說,無疑是受到了又一次重擊。
就像是后來前蘇聯宇航員上了空間站,前蘇聯卻解體了,你能體會宇航員的心情嗎?恐怕不是一聲mmp能夠形容的了的吧?
兩人聽到這話黯然無語,卻是想起了唐軍大營之中懸掛的日月星辰旗,雖與大隋旗幟略有不同,可在上面還是能看到些大隋的影子。
他們還是齊齊起身,敲擊著胸膛給李年施以軍禮。
李年按了按手讓他們重新坐下,“說起來,俺與你們也算同袍,當年進軍平壤城,俺就在軍中效力”
兩人聽了睜大了眼睛,臉上不由露出了些許的喜色。
關西人,大家又并肩作戰過,大隋亡的不很徹底嘛
當然了,對于世族中人來說也沒什么好奇怪的,北周亡后,大家不還是一樣要做大隋的官兒?
高弘搓著粗糙如樹皮的雙手,喜道:“原來將軍與吾等還有同袍之義。
之前還有人說咱們流落在外這許多年,早已被人忘了干凈,俺就不信,咱們那么多人死在這里,難道沒個人想來收拾尸骨?就那么輕易的忘了血仇?看來俺們是來對了。”
林正德也重重點頭附和,“此仇不報,枉為人也,將軍,咱們人雖不多,如吾等也已老邁,不堪驅使,可我等跟高句麗人仇深似海,在這里已經糾纏多年,對這片山林早已了如指掌。
由吾等指路,定能助將軍殺光了他們。”
稍稍平靜下來的兩人,仇恨的火焰開始在他們胸中熊熊燃燒,回不回得去中原已在其次,功勞什么的更是不在他們眼中。
他們只想給這些年死去的人,他們受到的傷害,以及那困苦無著的生活一個交代而已。
這也正是李年所需要的。
“像你們這樣忠義之人,如今還有多少?”
高弘搖了搖頭默默道:“不多了,將軍若能早來十年,也許揮手之間數萬人便可前來為將軍效力。
可如今嘛,人不多了,日子太難過,有的人在這里娶妻生子,就像俺們兩個,也搶了幾個高句麗婆娘,有了兒女”
說到這里,兩人都羞愧的低下了腦袋,高弘咽了口唾沫,才繼續道:“有的人更是投了高句麗人,更多的人還是戰死了。
只剩下咱們這些孤魂野鬼,沒什么骨氣,卻又心有不甘,勉強熬到了現在,再過幾年,等咱們死了,怕是也就再沒什么人記得那些鮮血和仇恨了吧?
彷如殘燼,遙遙欲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