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和大唐通商的國家也不少了,東西突厥,山南三國,東海上的幾個小國都滅亡了,只剩下了新羅和琉球。
琉球使者三月份剛到的大唐,可謂是姍姍來遲。
他們主要是在觀看大唐和高句麗的戰事,以勝負來定到底要傾向于誰,實際上是心里沒點逼數。
大唐和高句麗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龐然大物,不管誰輸誰贏,也沒你個小小的琉球站隊的機會。
而且大唐已經滅掉了倭國,離著琉球咫尺之遙,你若晚來一步,大唐的戰船說不定就開到琉球列島的邊上去了。
不過也能理解,小國寡民的島嶼國家,就像井里的蛤蟆一樣,沒什么見識,他們只記得當年中原人曾來攻打過他們,還記著仇呢。
所以他們更傾向于和無冤無仇的高句麗結盟,中原內亂的那些年,他們也正是這么干的,繞過倭國,去向高句麗人獻媚。
好幾次都請求高句麗出兵教訓一下倭國,讓他們別老是隔三差五的到琉球來騷擾他們的漁船。
到了大唐把高句麗給滅了,消息傳到琉球,琉球國王再也不用猶豫,立即派人到大唐東海都護府求見大唐官員。
等到他們來到長安的時候,已經來到了大唐元貞七年三月。
李破也懶的接見他們,都交給了鴻臚寺來辦,這其實就是之前所說的要把和大唐交往的邦國分開等級,琉球民只幾萬,占著一些東海上的島嶼,是屬于最末等的那種小國。
把它看做是一個國家都抬舉它了,那只能算是島嶼聯盟,島上的那些人很難說來自哪里,那上面也很難誕生土著人種,估計都是外來人,離著最近的倭國和中原是首選。
這個問題許多年后都一直爭論不休,歸屬權更是你爭我奪,大唐年間更是不用較真。
元貞七年,朝廷有意整飭通商之事,厘定稅法以及商路上往來之人必須具備怎樣的資質,比如說必須有本國出具的通關文書,甚至于本國的稅收證明等等。
這些事情得與通商國家商談好了,才能實施,按照估算這事得拖個兩三年的時間,現在除了東西突厥,新羅還像回事,其他都很原始落后。
你跟他們商討規范通商事宜的事情,那純屬對牛彈琴,所以還得手把手的教,那就有點費勁了。
其實這都是為了和跟西域,東南亞或者南亞次大陸的通商做的準備,到底結果怎么樣,商人能獲利幾何,對大唐到底有多大的好處,連李破自己心里都沒底。
不過大唐想要擴散它的影響力,通商是個不錯的路子,戰爭手段行之有效,卻十分粗暴,和通商比起來各有優劣,當然也還可以相互彌補。
大唐的商隊走的越遠,越能擴展大唐影響力的邊界,說起來大唐總不能不如七八百年前的前漢吧?
四月的大朝會重點說的就是這么兩件事,其余的大事前幾個月已經商定的差不多了,沒必要再在大朝會上磨嘰。
隔了一天,李破出城主持了春祭大典。
春祭每年都會舉行,不用怎么細說,只是今年夾雜著東海大軍班師,有昭告天地之意,所以比往年更加盛大莊嚴。
而春祭前后,春耕已然開始,別看去年冬天冷了些,可今年開春天氣還是很暖和的,只關西地面上,幾場春雨下來,大地復蘇,生機盎然。
三月末尾的時候,春耕便已開始。
司農寺和戶部的官員們奔赴北方各道,督促各地官吏不得誤了農時,南邊人家春天來的早,有的地方更是一年兩收,就更是朝廷關注的重點。
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大唐的基礎工程建設在三月份就已繼續開啟,幾條運河的清淤工作去年秋天便已大致完工,今年做的是沿著運河鞏固堤防。
另外就是黃河沿岸的堤壩也在加固當中,黃河是最難以馴服的河流,時不時就要撒個歡,去年北方雨水很是豐沛,黃河決堤數處,淹了大片的土地。
只是讓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因為北方戰亂,人口大量減少的原因,決堤的地方都沒淹到什么人,就不用說毀壞良田了。
河水退去之后,留下了大量的淤泥,還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你說這事該是怎么個說法?
黃河水患是幾千年都難以解決的問題,可山東,河南這些水患嚴重的地方,向來又以土地肥沃著稱,那還不是常常被誰淹沒的緣故嗎?
這也許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典型例證。
只不過每次黃河水患都伴隨著一地狼藉,趕對了時候甚至會重創中原王朝的統治基礎,當年大業末年的山東大水,就是如此,還有當年的晉地大旱,都讓當地官府的威信蕩然無存。
隋末戰亂起于人禍,可天災顯然也從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元貞七年,大唐朝廷終于可以騰出手來,治理一下黃河了。
只是這會大唐還拿不出太多的人力物力來進行全方位的治理,最多也就是疏通一下黃河河道,加固一下堤壩,一些陳舊之處修繕一番等等。
另外就是李破打算在今年修一條通往榆林方向的馳道,還有通往涼州方向的官道也在今年的工程列表里面,這都是之前想好了的。
今年倭人加上高句麗人,來大唐務工的人員能夠快速的接近百萬人,驟然增加的人口讓糧食肯定要吃緊一些,可不能白養了他們,來了都要給大唐做出貢獻才能抵消掉成本。
所以這些大些的工程都會不惜人力,換句不好聽的話說就是不計死傷,只求盡快完工。
修好了這幾條路,蜀中那邊的修路工程也就可以啟動了,蜀中號稱天府之國不假,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把糧食運送出蜀地,損耗極其驚人,所以道路建設要搞起來。
這些事朝廷估算了一下,人力夠用的話,三五年就可以完工,其他的地方修修補補就成,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物力。
到了那時,李破覺著大唐的國力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人力又夠用的話,就可以按照預期,徹底把河西走廊給打通了。
一條從長安延伸到龜茲的馳道……嗯,也就算是有點模樣了。
工程和政務一樣,是做不完的,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運用低廉的人力成本,讓人說上一句條條大路通長安就能算得上是李破統治年間,做出的豐功偉績了。
你瞧瞧這艱苦卓絕的模樣,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年限,條條大路通羅馬?那些人也好意思說的出口。
五六千萬人口的前隋,修建了兩座大城,幾條運河,國力便已耗損其半,弄得國中怨聲載道,羅馬?他們修的路在哪里?又怎么禁受住的考驗?就吹他們的共和制以及凱撒嗎?
一個帝國,竟然沒有太多的統治細節加以佐證,不是神話故事就是打完這個打那個,扯淡一樣的說法。
李破又忙碌了起來,今年確實事多,林林總總的都還趕到了一起,不止是皇帝,朝廷上下都非常忙碌。
李破忙的差點都忘了四月底就是開科之日了。
直到禮部尚書李綱入見,跟他說了一下今年開科做的準備,李破也揉了揉太陽穴,想起國家的掄才大典就在眼前了。
“時光如水,這一晃都入夏了啊,禮部既然準備的如此妥當,朕也就不說什么了,還是老樣子,事先查一查有沒有泄露考題的事情,這都拖了好幾年了也沒個結果……
還是那句話,也不怪卿,總有些鼠輩想要混淆視聽,行那火中取粟之事,防著些也就是了。
只是話說回來了,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禮部這里不應該守株待兔,派人去各道查一查,三年了,那些人說不定已經和地方上的官吏有了勾連。
尤其是縣中舉送的那些人,禮部每年都仔細過一遍,看看都是什么來歷,有沒有徇私舞弊之事。”
李綱點著頭,知道皇帝對此一直耿耿于懷,可想了想,心中卻是暗嘆,禮部做這些事可是有些為難啊。
“陛下說的是,臣也正想報于陛下呢,是不是能與督查寺說說,讓禮部和督查寺一道清查此事?”
李破贊同,“還是卿想的周全,各道負有監察之責,讓他們來辦確實比禮部強些。
去年他們報上來的弊案有多少起來著?”
李綱答道:“是三十六起。 ”
李破笑了,“還挺吉利個數……”
李綱不覺得這有什么好笑的,能讓各道報到朝中的可不是什么小事,像是打打小抄之類的那都當即就處置了。
這三十六起科考弊案都牽連到了地方官員,有的人品級還不低呢,擅自泄露考題的就有一半。
只是這事不管你是什么官職,家世又是如何,都是當斬的罪過,官員,考生都要掉腦袋。
他們的家眷一律流配,朝廷下手唯恐不重,不然難以震懾住這種很壞的苗頭。
剩下的都是些私相授受的糟爛事,那些人其實就是沒想明白,新朝已立,還按照舊朝的做法來,你說還能有好?
大神河邊草的北雄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