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溝中,濃煙滾滾,烈焰沖天。
此戰,兩萬五千突厥精騎盡數葬身于此,之后十余日間,烏鴉,禿鷲在山谷上空漫天飛舞,黑壓壓的落入谷中,和山間的野獸爭搶著,啄食人馬牛羊的尸體。
從遠方望過去,景象分外的可怖。
當日,李破見谷中突厥人再無沖出來的可能,立即收拾軍伍。
其實,這個時候他很想帶兵北上,趁著突厥人大舉南下之機,狠狠的再給突厥人來一下,他相信,他如果帶著這些恒安鎮騎兵沖進云中草原。
不說能橫掃突厥諸部吧,估計聚集在定襄郡的突厥部族,都會被他重創于草原之上,速度再快些的話,說不定還能沖進大利城中,制造一起震驚南北的慘案。
當然,那樣的戰果,差不多應該是以恒安鎮軍的覆滅為代價的,突厥人一定會瘋了似的將恒安鎮軍圍剿在草原上,轉戰千里,突圍而去的可能微乎其微。
所以,這也只能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誘惑罷了。
李破自認不是什么忠臣烈士,也就做不出那等轟轟烈烈的事情。
所以,他也不再貪功,立即傳令將散布四處的人馬召集回來,甚至沒再扎營讓數日未曾休息的將士休整一下,便連夜回軍云內去了。
這一戰的戰果無疑是輝煌至極的,像這樣成建制的殲滅突厥精騎,別說在大隋立國之后,便是北齊年間,也是少有的軍事勝利。
可對于恒安鎮軍而言,并沒有多少實質性上的收獲。
論功行賞,加官進爵只能在恒安鎮軍內部進行,所謂的朝廷是不用指望了。
而且,戰利品遠遠不如大業十一年冬天里那一戰,損傷士卒近兩千人,虜獲了上萬頭牛羊。
收獲不算大。損失卻有點傷筋動骨。
再募兵兩千對于云內來說是小事兒,可騎兵和步兵之間的差別有多大,也就不用說了,騎兵的培養和訓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恒安鎮軍用兩三年的時間,一邊在戰爭中磨礪騎卒,一邊加緊操練,才有了上萬的騎兵可用,這一戰下來。立馬少了五分之一,自然讓李破心疼的不行。
然而,這一戰的后果影響之深遠,也是此時的李破不曾料想到的。
馬邑郡城之下,突厥汗賬。
只在雙龍溝大火的第二天,始畢可汗便接到了戰報。
消息不是斥候送過來的,而是南下的突厥部族傳過來的,消息很模糊,只說有隋人大軍的蹤跡出現在了北邊兒山巒之下,好像是在與人交戰當中。
可無法靠近。有隋人的精銳騎兵迅游在左近,他們的戰士不多,只能等待其他部族的支援或者是可汗派兵相助云云。
始畢可汗接到這個消息之后,還在想著恒安鎮軍是不是如之前的預料般全軍而出了,阿史那思云怎么沒有消息傳過來,而已經整裝待發的一萬精騎要不要現在北上等等。
還沒等他想好,消息接二連三的就到了。
派出去的游騎在北邊兒接連與隋軍斥候相遇,損失慘重,合起來一看,在北邊兒頗為漫長的一條邊線上。大約應該出現了三千的隋軍騎兵,差不多從神武一直延伸到蒼水東岸。
始畢可汗此時的感覺是有點震驚,卻也有點想笑,同樣有點不敢置信。隋人的恒安鎮軍才多少人馬,就敢這么封鎖大軍退路,這是自己在尋死嗎?是誰給了他們這樣大的膽量?還是說……他們得到了援軍?
他的狐疑沒過多長時間,就被打破了。
有人來報,北邊一處地方升起了濃煙,接下來。又有人來報,隋人的騎兵撤兵了。
當時,始畢可汗就驚了。
阿史那思云的兩萬五千騎兵到了現在,一點消息也沒有,這意味著什么?
有兩個可能,一個是阿史那思云想要獨自建功,收獲更多的榮耀,如果是那樣的話,過后阿史那思云是否擊敗了敵人,回到王庭之后,始畢可汗都會砍下他的腦袋,因為違抗汗令的人,不應該行走于地上。
另外一個可能就十分的糟糕了,阿史那思云那個蠢貨葬送了他帶領的眾多突厥勇士。
所以,不管哪種可能,阿史那思云在始畢可汗心中,都已經是個死人了,只有這樣一顆人頭,才能讓始畢可汗稍稍平息一下積累起來的怒火。
隨即,始畢可汗便不再猶豫,令一萬精騎立即北上云內,按照之前的計劃,應該是能堵住恒安鎮軍的退路。
可惜,戰略這東西,在這個年頭必須為滯后的消息傳遞留出足夠的時間來,不然的話,一切戰略都會顯得漏洞百出。
實際上,就算始畢可汗沒有浪費時間,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命人北上參戰,也已經晚了,差不多一天一夜的時間,足夠恒安鎮軍從容退回云內了。
而遍體鱗傷的馬邑郡城,如今卻依舊矗立在突厥大軍面前,頑強的就像山間的一顆老松。
一天多之后,始畢可汗得到了至今為止,最準確也最糟糕的一個消息。
阿史那思云一部兩萬五千人,全軍覆沒于一處山谷當中。
聽到這個消息,始畢可汗差點沒噴出一口老血。
愚蠢的阿史那思云,讓他這次南征同樣顯得愚蠢無比。
此時的始畢可汗已經出離憤怒了,兩萬五千精騎,都是突厥人當中最為勇猛善戰的勇士。
都說突厥汗國帶甲百萬,可說起來,突厥諸部的戰士加起來,又能湊出幾個這樣的兩萬五千人馬?
這無疑是非常沉重的一擊,始畢可汗寧愿損失十萬甚至更多的諸部騎兵,也不愿損失這樣的兩萬五千人。
始畢可汗不是隋帝楊廣,他沒有那么偏執,也能認清之后將面對怎樣的局面。
對于一國王者來說,此時的決斷是非常痛苦的,可他下決定的時候很快,撤軍,立即撤軍回云中。
因為攻下馬邑郡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可言,他不可能率領大軍再去到晉陽城下,卻留下后方大片的空白給這樣一個越來越兇狠的敵人。
而且,他也不可能率軍再去攻打比馬邑郡城好像還要堅硬幾分的云內城。
那么,也就只剩下了撤軍一條路可走了。
復仇這種事情,不會左右這位突厥可汗的決斷。
在憤怒過后,始畢可汗已經做好了回去之后,將要面臨突厥貴族們指責的心理準備。
而桀驁不馴的西方汗……此時始畢可汗的目光不再盯著隋地了,而是已經轉向了西方草原。
他的這個兄弟在圣山腳下呆的太久了……
當然,他同樣對一直在保存實力的東方汗,也有著諸多的不滿等待發泄。
所以說,這一戰的影響,現在還只是方興未艾罷了,恒安鎮軍這一擊,確實讓突厥人痛入骨髓,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讓突厥大軍撤軍了。
大業十三年三月末,始畢可汗率領南下大軍北歸,他親自帶著突厥貴族們來到雙龍溝前,望著漫天的烏鴉禿鷲,為戰死的突厥將士設祭招魂。
突厥可汗的金狼旗,在這里也染上了悲傷的色彩,頑強的晉地隋人,在最混亂的時節,也沒讓突厥人討得便宜,并重創了突厥南下大軍。
這一天,來到雙龍溝前的突厥貴族總算牢牢的記住了一個名字,這是一個用無數突厥勇士的鮮血刻畫成的隋人的名字。
恒安鎮軍李定安。
就像當年他們記住韓擒虎,賀若弼這些隋人的名字一樣。
每一個名字,都是用無數鮮血和仇恨寫就出來的。
一個多月的戰事終于結束了,馬邑郡亦是一地狼藉。
馬邑郡的兩座小城被突厥人攻入,屠城,慘象令人發指,而因為突厥人南下非常迅速,來不及撤入城中或者逃入山中的馬邑百姓,也紛紛倒在突厥人屠刀之下。
而受到了突厥人猛烈攻擊的馬邑郡城,人口幾乎減半,數萬軍民官吏,將鮮血潑灑在馬邑城頭之上。
即便是戰后,傷亡也已無法統算,很多人家,全家都戰死在了這一戰當中。
其余,無論是大戶人家,還是普通百姓,甚至是收入城中的流民,家家都有人戰死,馬邑城中的哭嚎之聲,日夜不休,幾如鬼蜮一般。
神武城再次成為了空城,隨即便被廢棄,改為了馬邑郡的驛站,一個史無前例的大驛站。
云內這里要安靜的多,長城沿線上,又布滿了恒安鎮軍的斥候,恒安鎮軍的戰馬,牛羊也開始在平原上徜徉,如今的旱情對畜牧業的影響還不算太大。
這個時候,李破接到了馬邑郡太守王仁恭的傳信,想請他去馬邑郡城一趟,附上的另外一個消息就是,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南下了。
聽到這個消息,即便是李破早有預料,此時心里也是五味雜陳,憤怒的感覺更是一竄一竄的涌上心頭。
坐擁雄兵于晉陽的這位太原留守,沒有派一兵一卒來救援馬邑,抵抗突厥人的入侵,卻是率兵爭他的皇位去了。
接著,晉陽太原留守府的人也到了云內,令他突襲突厥人后路,遲滯突厥人進兵的腳步。
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