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導演和編劇,墨菲自然有兩份薪酬,不過影片的總投資為800萬美元,他的薪酬不可能太高,而且米拉麥克斯為了避免過高投入,暫時只會支付他的基礎片酬,導演酬勞為90萬美元,編劇要低很多,只有10萬美元。
這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正常價格,因為規避風險的考慮,米拉麥克斯將墨菲的部分片酬壓到了北美票房分成里面。
根據導演合同的協議,如果影片北美票房超過1000萬美元的話,墨菲能自動獲得10萬美元的基礎激勵,也就是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一。
就跟曾經詹姆斯溫與獅門影業簽訂的電鋸驚魂合同類似,這是一份階梯式的獎勵協議,影片北美票房每增加1000萬美元,墨菲的分紅獎勵也將增加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北美票房達到2000萬美元的話,他能獲得百分之二的抽成作為獎勵。
但這份協議還有一個補充條款,獎勵最高不會超過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五。
在好萊塢,為了規避前期過高投入帶來的風險,以及激勵主創人員的創作熱情,很多好萊塢公司都會使用這種策略。
這樣也能把導演與項目牢牢綁在一起,項目大賣拿到的錢越多。
就目前來說,這也是好萊塢最常見的片酬協議。
至于他另一重編劇身份,除了編劇工會硬性規定的小額分紅比例,并沒有類似的協議條款。
放眼整個好萊塢,能讓制作公司簽下真正分成協議的編劇,一只手就能數過來。
像這樣的獨立小項目還好說,好萊塢的大制作項目,大多是一整個編劇團隊的協作產物,而且創意與風險幾乎是劃等號的,主流商業大作也很少使用所謂天才的創意。
項目的制作人是哈維韋恩斯坦和鮑勃韋恩斯坦兄弟,不過正直負責劇組工作的是艾瑞卡斯坦伯格,他們構成了影片的制片組。
此外,由于米拉麥克斯本身只會投入200萬美元左右,大部分制作資金來自融資或者預售,項目引進了一家保險公司作為影片的完片擔保,這也是給那些肯為影片掏錢的金主們一個保證。
米拉麥克斯會在保險公司為項目投保,如果影片不能按時完成,保險公司會負責賠償或者尋找新的團隊來完成這個項目。
這也是好萊塢影片制作的慣例,甚至是好萊塢影片籌資的重要一環。
完片擔保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好萊塢片場,如今在全球運作已經非常成熟。
主要作用是擔保一部電影或電視制作,能夠按照劇本預定時限及預算拍攝完成,并送交發行方,作為“完片擔保”機構,要非常熟悉影視生產流程,并且能夠對劇本質量、資金籌集、影片主創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制片人的操控能力、影片完成后的發行收益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對影片制作過程進行監控,及時監督控制財務狀況。
在好萊塢很多電影的拍攝現場,經常能看到非攝制團隊的人,拿著各種預算表,進度表和制作清單,一會兒與現場制片人,一會兒與美術主管交流,不是說這個可以節約點,就是說今天要加快進度。
別奇怪,這些就是完片擔保公司派來監督影片預算和進度的工作人員。
同樣,作為保險公司也會向劇組派駐幾名代表,這些從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墨菲這個導演,不過這不是針對某一個導演,而是好萊塢的成熟制度,就算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詹姆斯卡梅隆這一等級的導演,也要在這種制度下工作。
完片擔保并不能保證一部影片的盈利能力,最大的作用就是擔保一部影片能夠在預算內完成。
還有,來自金融機構和私募資金的投資處理起來也很麻煩,不過這些都是米拉麥克斯方面的工作,墨菲并不需要涉及到其中。
他只要對劇組負責就可以了。
隨著墨菲簽下導演協議,caa也與米拉麥克斯方面搞定了其他人的合約,作為墨菲班底的塞斯羅根、詹姆斯弗蘭科、喬納希爾和凱瑞穆里根都會在其中擔任重要角色,小羅伯特唐尼有些麻煩,一是他的片酬相對較高,二是哈維韋恩斯坦對他的毒癮存有有疑慮。
不過,在小羅伯特唐尼轉投到caa旗下,經過墨菲和比爾羅西斯兩人的協調,哈維韋恩斯坦最終還是點了頭。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一份對小羅伯特唐尼限制的極其嚴格的合約,在影片完成之前,小羅伯特唐尼只能拿到五分之一的片酬,影片完成之后會再到手五分之一,最后的五分之三要等影片從北美下檔后再行支付。
合約中還有一項備忘條款,如果小羅伯特唐尼在此期間爆出毒品丑聞,將視為自動放棄剩余的酬勞。
盡管墨菲自己的觀察,小羅伯特唐尼似乎真的戒掉了毒癮,但這樣的限制合約對整個項目有益無害。
幕后職員方面,基本也都是與墨菲有過合作的那些人。
副導演和選角導演是保羅威爾森,攝影指導菲力拉舍爾,藝術指導海倫娜埃斯波拉,燈光師大衛羅比,化妝師杰克沃森
這些人都與劇組簽訂了合約。
不過道具師不再是貝克克萊伯特,對方不是caa的客戶,比爾羅西斯重新為墨菲推薦了一位,一個叫做杰迪哈特森的中年人,比之貝克克萊伯特,能力和資歷要更加出色。
剪輯師也不再是喬迪格里菲斯,墨菲雖然會全程參與后期制作和剪輯,但沒有最終剪輯權,剪輯師將來自米拉麥克斯。
事實上,全好萊塢能有最終剪輯權的導演,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
別說是現在的他,就算如今的雷德利斯科特、大衛芬奇和昆汀塔倫蒂諾這一等級的導演,同樣也沒有最終剪輯權。
借助caa的運作,整個過程都顯得相當順利,但總有些預想不到的困難發生。
伯班克米拉麥克斯的一間辦公室里,墨菲、比爾羅西斯和哈維韋恩斯坦都微微皺眉,他們是這個項目最重要的三個負責人,實際負責劇組各種制片方面工作的艾瑞卡斯坦伯格剛剛從圣費爾南多谷方面傳來一個壞消息。
“八十萬美元的片酬!”
這個數字嚴重超出墨菲的預計,“他們瘋了嗎?她一部才能拿多少片酬?”
“還記得嗎,珍娜詹姆森剛剛更換了經紀公司,”比爾羅西斯臉色更不好看,“威廉莫里斯與她簽訂了一份經紀合約,準備把她推到那個行業最頂尖的位置上。”
哈維韋恩斯坦手指輕輕扣著椅子扶手,不說一句話。
墨菲點了點頭,從艾瑞卡斯坦伯格傳過來的消息中,其實不難分析出,有人為珍娜詹姆森分析了他們邀請她出演的真正目的。
無論是墨菲和caa,還是米拉麥克斯,都沒有把珍娜詹姆森帶進好萊塢的意思,只是想要利用她的身份和知名度制造話題。
或許珍娜詹姆森之前還有幻想,一旦被人提醒,發現自身所處的位置和實際價值之后,自然而然就會張開大嘴,要出一份極高的片酬。
這是墨菲之前沒有想到的,在他的預計中,一份邀請發過去,那些混跡在圣費爾南多谷的女星們,一定會迫不及待的貼過來,事情開始的發展也確實如此,只是當她們發現自己的價值后,也不會傻乎乎的被利用。
就像珍娜詹姆森,她的新經紀人開出了一百萬美元的片酬,一番拉鋸之后,在八十萬美元上面不再松口。
用那個經紀人的話話來說,合作的話的對雙方都有益,不合作的話,珍娜詹姆森也沒有損失,她根本不可能進入好萊塢,轉變現在的身份。
談判陷入了僵持之中。
“墨菲,你有什么想法?”
雖然哈維韋恩斯坦是真正的決策者,但他是個老油條,很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關于女主角。”
很多時候,想法總是好的,實現起來卻有偏差,這件事已經脫離了墨菲的預想的軌道,他沒有任何猶豫,“既然對方在片酬方面不松口,我們換人好了。”
對方咬死的片酬是他預計的兩倍,就算再往下砍一些,也會超出預算,這樣勢必會壓縮其他方面的開支。
比爾羅西斯也點了點頭,他也不想自己運作的項目,使用一個來自威廉莫里斯的客戶當女主角。
哈維韋恩斯坦顯得很大度,“墨菲,你是導演,女主角還是以你的意見為主。”
任何事總不會一帆風順,墨菲知道這個最簡答的道理,心中立即放棄了之前的方案,稍作思考后,說道,“舉行一次試鏡吧,合適的女演員應該不算難找。”
“我認為可以。”比爾羅西斯附和。
哈維韋恩斯坦也點了點頭,“那就舉行一次試鏡好了。墨菲,由你負責。”
“沒問題。”墨菲知道他這個導演的意見會影響到最終的人選,但最后拿主意的,還是作為制作方的米拉麥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