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凌見執事官遲遲沒有動作,而別人還在議論紛紛,不由問道:“為何不將紀公子的文章收起來?”
“況學士,這……”
執事官很為難,以為紀寧寫出來的字太多了,這些執事官并不能確定紀寧所寫出來的,有多少是小篆,有多少是冒充小篆的。品書網()如果紀寧是插科打諢用別的什么字體來搗亂,把這些字體歸檔,那就更讓文廟成為天下人的笑話。
況凌道:“有什么問題?”
旁邊的士子看了都覺得看了一場笑話,一個舉人居然公然寫出了上千個小篆字,不用說也是胡蒙的,居然還說這寫的是文章,而且寫完之后面不改色心不跳,一點沒有精神力耗損過巨的跡象。在他們看來,只有一種解釋,就是說紀寧的這些字都是瞎寫出來的。
執事官不敢當面說,畢竟紀寧是朝廷所錄取的解元,為了朝廷的顏面也不能把事情公開。
執事官走到況凌耳邊,在況凌耳邊說了一句,況凌一擺手道:“拿來,與本學士一觀!”
一句話,就讓在場的人鼓噪起來,況凌況學士要親自審查紀寧的“蝌蚪文”,如果最后說紀寧是偽造的字體,那就是褻瀆圣人,是很可能被剝奪解元之位的,就算不是偽造的字體,其中錯別字比較多的話,他們也有完全的理由來攻訐紀寧,認為紀寧這是在濫竽充數。
況凌拿起紀寧所寫出來的小篆文章,正要讀,突然感覺他很難讀出來,因為其中所蘊藏的文氣實在太大。
況凌指了指旁邊正在掩口偷笑的一名觀禮的往屆舉子,道:“你來讀!”
“哈哈哈!”有人已經笑出聲來,因為這些人覺得紀寧所寫的一定是瞎編的文字,或許是不存在的,讓人來讀那是消遣人。
那人走過來,拿起紀寧所寫的《洛神賦》,神色有些為難,因為上面他的確沒多少能看懂的文字,因為看不懂,他是領會不到其中的文氣,讀起來也就相對通順一些:“古人有……云,斯水之嗯,名曰嗯嗯,感宋玉對楚王神女嗯嗯,遂嗯嗯……”
“哈哈哈哈哈!”這下旁邊觀禮之人中的笑聲更大了。
這人好似小丑一樣,上前看不懂的文字就一頓“嗯嗯”,說的好像紀寧這篇文章就是靠嗯嗯組成的,也有人覺得是紀寧本身不會寫,所以把這些字找了別的什么自創的字體來替代,這人不過是照實朗讀。也有的人認為,是這人才學不濟,本身不認識幾個小篆字,還想在人面前故作學問,這才有此窘況出現。
況凌怒道:“你嗯嗯什么,嗓子不好使?還是吃香油吃多了有痰上不來?”
那人心里很委屈,他覺得這不是自己才學不行,而是紀寧所寫的都是爪哇國文字,根本不是人能看懂的。但在一名才學大家面前,他不敢放肆,只能強行辯解道:“況學士,在下才疏學淺,的確是認不得幾個篆字!”
“不認識,以后就別表現的太張狂,看看你剛才成什么樣子!”況凌這才將紀寧所寫的小篆文章接過去。
這次況凌不能再讓文廟有任何體面上的損失,畢竟他出門在外,代表的是文廟的學問水平,一個學士如果連一篇小篆所書就的文章都讀不出來,那他也沒臉再在文廟中立足。
就算況凌感覺到紀寧所寫的文章中文氣逼人,他也要強行將這篇文章讀出來:“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況凌第一次感覺到讀一篇文章也是如此費力,一字一句都需要他耗費很大的心神來朗讀,若是遇到不通順的地方,他甚至需要用兩三秒的時間來停頓,然后強行將文字讀出來。況凌都沒法讀得通順,別人不會覺得是況凌的水平不夠,而是紀寧的小篆寫的有問題。
有人心想:“紀寧這小子是找死啊,明知道這是檢驗每個新科舉人對于小篆的掌握,就算他瞎寫幾個字,文廟也不會真的追究,只是丟點面子,現在倒好,讓況學士出丑,看來他的解元之位也保不住了。”
隨著況凌在讀這篇《洛神賦》,別人就覺得況凌身邊有一股很強的文氣產生,文氣逐漸在況凌身邊蔓延,青色的氣息很耀眼。
“況學士,您……”旁邊的執事官發現了這奇異的現象,想對況凌作出提醒。
況凌此時已完全處于忘我的狀態,雖然最開始他不太喜歡紀寧這篇文章,認為這篇文章太過于浮華,可隨著他讀下去,他發現這篇文章寫的實在是太好,簡直是將文字的精妙運用到了極致,尤其是到了形容到洛神的美貌時,那簡直可以用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
在場的一些有心人,也逐漸從對紀寧小篆能力的懷疑,回到了對這篇文章之精華的欣賞之上,聽見這文章中的故事,就好像沉浸在一個如癡如幻的神話故事中。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隨著文章內容的推進,就好像是個千古流傳的故事,每個人都在想象那神乎其神的畫面,一個素未謀面的女人,但流傳了千百年的絕世美女,到底有怎樣的美貌,才會讓作者作出如此的感慨?
有人在想,這到底是紀寧見到了傳說中的洛神,還是況凌見到了傳說中的洛神,為何這篇文章從況凌口中讀出來,會有這么大的感染力?
此時況凌身周的文氣也在累積,讀別人的文章,卻能積累自己的文氣,這種事在歷朝歷代的典籍記錄中都是極少見的情況,而且從來未有那部典籍上曾說及過可以讀一個人的文章令人身邊的文氣呈現青黃色。
況凌渾然忘我在讀紀寧的文章,他已經忘記是在檢驗這些到底是否真正的小篆,因為這些字他大多數都認得,偶爾一兩個不認識的字,有前后呼應,他也能推測出個大概。
到最后,大殿之內已是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聽這篇文章,想領略這篇文章中的精髓。
本書來自品&書#網/book/html/35/35459/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