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黑子就精神抖擻地指揮著人來回倒騰牛。
這是場里的規矩,剛入場的牛要單獨飼養幾天。場里的牛是源源不斷的進來的,因為這個現在場里有十來個單獨的隔離牛棚。這樣平均下來三天內進場的牛在一起隔離,出傳染病問題的幾率會小的多。
因為前一段燕飛不在,場里的錢花了個凈光之后就再繼續買牛。今天是定好的讓兩個小養牛場的人過來送牛,所以要事先準備好地方。昨天挨了燕飛的收拾,黑子今天也是攥足了勁兒好好表現一下。
燕飛一大早過來,就看到黑子上躥下跳的,也懶得管他。等到早飯時間,這才拿出來了昨天和徐小燕商量著寫出來的決定,開始分派職務。
其實就是分頭銜,場里一下子就多出來好幾個經理主任的,也算是大家都晉升了。
真就是個頭銜,實際上現在養牛場名氣不小,場里的人都跟著出名。就比如名氣最大的黑子,附近不少縣里的養牛戶都知道,三岔河的黑子大權在手,想去那里賣牛要過的第一關就是那個叫黑子的小伙子。
所以別看職務都只是個經理,但是這可是一個上過電視報紙的公司的經歷,和那些默默無聞自己在家自封的經理們,那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但是對大家來說,也都挺高興。實際上干的還是那點事,可是大家感覺不一樣了。
連徐小燕也沒想到效果這么好,雖說現在老板到處都是,可是大家自己心里清楚,大部分老板還沒場里這些小經理的權利名氣大。
可惜高興勁兒還沒過去,燕飛就拿出來了第二張紙:“都先別高興,我覺得現在大家的文化知識水平都太差了,以后要鼓勵自學,這是我想出來的鼓勵辦法,你們自己看看吧!”
把那張紙往墻上一貼,然后繼續訓話:“學不會的我也沒辦法,以后別人能管人,誰學不會就繼續被人管。想鏟一輩子的牛糞也行,只要你還能鏟得動,那我就給你發一輩子鏟牛糞的工錢……工資。別說不想學,我要天天拿腳踹著,看你還想不想學?學好了是自己的本事,我這還給你獎勵,誰再找借口別怪我不客氣啊!”
聽著他說不客氣,一群正高興的人都冷靜下來了。
這是妥妥的家長作風,他還能怎么不客氣?大家都知道,他從來沒有說誰什么事辦差了就扣工錢的,唯一的手段就是體罰了,就是多干活鏟牛糞,不想干就得挨踹——沒人想被他踹,犯錯了就老實多干活。
不過以后就有手段了,辦錯事就罰抄書。小學的老師都愛這么干,誰犯錯就趴教室外邊的花壇上抄作業。沒一個家長會埋怨老師體罰學生,相反見了老師還得表示支持這種行為。
養牛場也是如此,黑子老歐這些年輕人進了養牛場——燕飛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不會有人不服的。就像當初黑子進來一樣,黑子家里就交代了,不老實盡管打,反正在家也是打出來的。
不過獎勵是真好,全是錢,最上邊寫的是要是自學考試能拿個本科文憑,那獎勵的數字一群人都眼紅了。下邊還有專科的,中專的等等。反正只要學了,都有獎勵。
等人都看過了,就有人問了:“那我們找誰學,怎么學啊?”
燕飛一揮手:“那我就管不著了,你們自己想辦法。對了,現在那個陳立強還來吧?他不是在跑著幫咱們推銷牛肉干嗎?他就是市里的人,還有文憑,估計對這些情況了解的多一年。等他來了你們問他,讓他幫忙給想想辦法。”
說著就撂下這幫人不管了——他還得去信用社當大爺去。
真是大爺級別的,到了之后什么都不用干,就等著簽字蓋章就可以了。
姚主任苦著臉,郁悶得很。
這郁悶還不能對燕老板這個財神爺表示,只能撒到了那些辦事的人身上,把人指揮的團團轉。
好不容易鄉里有了個能還上貸款的企業,偏偏這企業太能賺錢了,貸款還能提前還,真是沒天理了。更慘的是他這個小信用社太小了,人家的公司賬戶都不在他這里——這時候的農村信用社業務范圍還比較窄,公司業務多的話就很不方便。
燕飛可管不了他這么多,還上貸款無債一身輕,別提多舒服了。
回去之后還閑不住,自己開著三輪車,拉了一車的雙孢菇牛肉干牛肉,滿大街跑著送禮。燕老板親自出馬,該送不該送的反正一車東西都送出去,也是向大家宣布自己回來了。
派出所就不說了,連學校都不忘送點,反正現在放假,學校里留下的老師也不多,在的就有,不在的那就沒有了。高中是即將去的學校,也不能落下了。一個老師家里送包牛肉干加一兜雙孢菇,為了未來能繼續光明正大的逃學,這點投入還是值得的。
找個送禮的借口也是奇葩的很——馬上大暑了,天氣熱,給大家送點東西。
大暑是什么節來著?不少人拿著東西站在門口,目送著這位燕老板人都走了,愣是沒反應過來。搞了半天才明白,這是二十四節氣的節。
別的人都是哭笑不得,就是徐小燕的老爹徐老頭拿著東西在門口,一臉的不忿:“給老子送點東西就送了,還找個借口,不過節就不能給老子送東西嗎?還大暑,過幾天還處暑呢!”
旁邊的人看著都心里透亮:老東西你還敢更顯擺一點嗎?找了這么個女婿已經是你祖上燒高香了,現在人家給你送點東西,你還站門口拿著東西吆喝,生怕別人不知道是吧?你那嗓門整條街都能聽見了!怕我們不羨慕眼紅是吧?你這么顯擺,也不怕遭天譴啊?
當然這是心里想的,嘴上還得恭喜兩句,表示出一臉的羨慕,滿足一下老頭的虛榮心。現在這徐老頭一家,早就是鎮上人家心照不宣的不能惹的人家了。
連徐家在家的那大姐二姐都覺得臉燥得慌,都不敢出門了。不出來見人還不行,生意忙,老頭站門口顯擺著得意著,她們就得招呼來買東西的。
現在生意好,不少在村里開代銷點的人家,已經把批發商品的地方轉移到她們家來了——反正在誰那里買都是買,價錢都差不多少,順便在燕老板的老丈人面前混個臉熟,以后總歸是好事不是?
還別說,真是有用。有些村里有那些無賴人家,愛欠賬賒賬不還的,現在開店的這家換了進貨點,回去一說都能拿來威嚇那些賴皮人——我這可是在燕老板的老丈人家進的貨,還欠著賬的,等賣完了去結算。你要是欠了我的,回頭我就把賬轉到燕老板老丈人那里,讓人家來找你要……
就算明知道這話是假的,那些愛占便宜的賴皮人家一盤算,也覺得為了一瓶醬油半斤醋這么干不值得。萬一這家伙真是賒賬的呢?
世間之事,大抵如此,雖說不至于人人都是逢高踩低,但是人往高處走是沒錯的。同樣一件事,如果能多有點好處,大家心里都知道該怎么選。
其實關鍵是商場不爭氣,商場里都是承包的,那些承包人都是在鎮上有點‘臉面’的人。大家的價格都差不多,但是商場的覺得自己這是大商場,不賒賬,就這點差距,導致商場搞批發還不如鎮上的其他店面。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