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后,歐陽朔回到房間,登錄游戲。
游戲中,歐陽朔從房間走出來,看著稍顯冷清的院子,未免有些不適應。平常,這個時候,映柚和青兒也都相繼起床,開始在院子走廊上梳洗。
現在,偌大的院子,除了仆役,就歐陽朔一個人。
甩開腦中的情緒,歐陽朔從兵器架上,拿起精鐵槍,開始雷打不動的楊家槍練習。經過這段時間的刻苦修煉,他的楊家槍,總算是正式入門。
上午十點,歐陽朔準時出現在自己辦公室。
歐陽朔拿起桌上的圖紙,開始翻看起來,這是建設司昨天送來的山海縣城總體規劃初稿,主要操刀手,就是建設司司長助理郝建成。
按照建設司的規劃,第二道城墻,邊長六公里,高十二米,寬六米。
跟第一道城墻不同的是,第二道城墻只有三個面。也就是說,第二道城墻的南面,不再建設城墻,而是將東西兩面城墻直接砌到南面山脈根部,與山脈連成一體。換句話說,巖石山脈,就是第四面城墻。
因為只有三面城墻,因此第二道城墻雖然比第一道城墻要高大很多,但是就工程量而言,也就是第一道城墻的兩倍多一點。以山海縣現在的人口基數,建設司有信心在一個月內,完成第二道城墻的建設。
第二道城墻建好之后,占地面積三十六平方公里,是舊城面積的四倍,相當于再造三個山海鎮。
于此同時,之前修建的護城河,將搖身一變,成為內城河,為城內居民提供足夠的水源。
山海鎮期間,居民飲水,主要是通過打井來解決。以后,除了飲用水,生活用水以及作坊用水都可以到內城河取水,非常的便利。
縣城規劃的第二部分,就是對城區的重新劃分。
按照建設司的規劃,山海縣劃分為四個城區。第一道城墻內的區域,稱之為核心區。以第一道城墻北面城墻延伸劃界,北城墻以北的區域,稱之為北城區。北城區也是四個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足足是山海鎮面積的兩倍。
核心區的東西兩側,分別是西城區和東城區。這兩個城區占地面積最只有山海鎮面積的一半。
縣城規劃的第三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對各城區的功能定位。
核心區以南北劃界,分為上下半區。南半區,將是領地的大腦,類似于古代的皇宮。按照建設司的規劃,南半區又劃分為左、中、右三部分。
中部不用說,就是升級后的領主府以及領主府后面的花園。左部,是未來的官署區,各司署的衙門,都將集中在這個區域。
右部,現在是文教區。黃帝祠、媽祖廟、城隍廟、招賢館、私塾以及廉州學院,都集中在該區。因為核心區將不再允許百姓居住,因此媽祖廟和城隍廟,這兩座需要時刻享受百姓香火的廟宇,將從核心區遷到北區。
同樣的,私塾也將從核心區遷出。至于招賢館和廉州學院,則遷到核心區的北半區。也就是說,南半區右部,僅保留黃帝祠一座建筑。黃帝祠,將是未來的宗廟,只允許領主祭祀。
核心區的北半區,以中軸線為界,劃分為左右兩部分。左部,將是學院區,之前的招賢館和廉州學院,就坐落于此。未來,領地的其他學院,也將建在該區域。至于原本位于北半區左部的高級市場,將遷至廣場西側,與傳送陣一東一西,兩兩相對。
北半區的右部,現在是軍事區。按照規劃,右部將僅保留軍務署和軍營兩座建筑。至于甲坊司作坊、弓弩司作坊、武器作坊以及煉金作坊,將全部從核心區遷出,遷到東區安置。
隨著軍工產業的快速發展,軍事區已經容不下這些作坊。因此,將四大作坊安置在東區,是非常合適的。
至于西區,則是規劃中的官邸區。各級官員及其親屬,都將在官邸區安置。官邸區緊挨著核心區中的官署區,方便官員應卯和放衙,也就是現在俗稱的上下班。未來的官邸區,不可避免地將演變為權貴區。
最后,就是占地面積最大的北區。北區以中軸線為界,劃分為東西兩片區,每個片區,都相當于一個山海鎮的面積。原本位于核心區中軸線上的商業街,將整體搬遷至北區中軸線上,規模足足擴大了一倍。
西半片區,就是居民區。除此之外,城隍廟、媽祖廟以及私塾三座建筑,也將搬到居民區。考慮到西片區將是案發重災區,治安司和提刑司合署辦公的院子,也將遷到居民區,就近維護領地治安。
未來的居民區,不可避免地將演變為中產階級甚至是富人聚集區。因為居住在此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作坊主或者各大商鋪的掌柜。他們是最早一批的居民,與領地共同發展,積累的個人財富越來越多。后來者,很難再超越他們。
東半片區,就是商業區。各大手工作坊,將全部搬遷至此。按照就近管理的原則,四海錢莊、商業司以及稅務司,都將搬遷至此。相比現在的商業區,規劃中的商業區,面積足足擴大了四倍,足夠各大作坊擴大經營規模。
看完建設司的縣城規劃,歐陽朔不禁拍案叫絕。郝建成這位年輕人,不僅完全領會了他的意圖,而且做的更加大膽,更為徹底。
按照這份縣城規劃,領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再重新調整規劃。只要按照現有規劃,一點一點地填充到相應的區域就行。
就在歐陽朔為建設司的規劃叫絕的時候,書記官柏南浦走了進來,說道:“大人,徐司長在門外求見。”
歐陽朔一怔,連忙說道:“請他進來。”
“喏!”
徐叔達是很少走進歐陽朔辦公室的。這位文教司長,正印進士,將廉州學院治理的井井有序。因此,歐陽朔很少干預文教司的工作。
“大人!”徐叔達進來之后,向歐陽朔躬身行禮。
歐陽朔笑著點點頭,用手示意,“叔達,坐!”
“大人,屬下有一個請求,還請大人批準。”徐叔達開門見山。
“請講!”
“屬下請求,將議事廳的椅子撤去。”徐叔達說的很鄭重,顯然這件事,對他而言,非常的重要。
歐陽朔又是一怔,這倒是稀奇,不動聲色地問:“為何?”
“隨著領地等級以及大人您爵位的提升,必須時刻維護領主的威嚴。如果再像之前那樣,大家都坐在椅子上議事,不分尊卑,有違禮制,與禮法不合。”
歐陽朔眉頭一皺,“叔達,你的意思,是讓大家都站著?”
徐叔達搖頭,說:“如果大人您體釁屬臣,不愿讓臣子站著受累,那么可以效仿古制,在議事廳布置矮案幾,大家席地而坐。”
歐陽朔這才釋然。
禮,在古代社會,占據重要地位。六部當中,禮部占其一,由此可見一斑。它是儒家“德治”的基礎,也是封建統治者統治的基礎。
儒家極端重視禮在規范人們行為上的作用,并提出“禮治”的口號。儒家認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為規范,便“禮達而分定”,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目的。反之,棄禮而不用,便“禮不行則上下昏”。
為了不輕易打破這種局面,儒家提倡一種“各安其分”的行為準則:對統治者,禮要求君王效法遠古,像堯舜禹那樣去治理國家和處理家事,大到德治天下,小到進膳更衣,都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對于普通百姓,各種禮數更是數不甚數:冠禮、昏禮、賓禮、葬禮等等,每樣都要嚴格依禮而行。而儒家就是通過這樣一套全方位的社會規范體系來實現其教化的。
作為玩家領地,當然不可能完全照搬這一套禮儀體系。不說別的,就拿映柚來講,如果按照儒家那一套行事,那么根本就不容許她走到臺前。
山海縣的體系,是歐陽朔一手設計的,很多地方,都借鑒了現代知識體系,與封建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就更不可能照搬儒家的那一套。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禮,確實可以在維護領主統治,維持領地穩定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關鍵就在于,如何去除儒家禮治的糟粕,取其精華。
山海縣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來規范和引導領地各階層的行為禮儀。
這個時候,文教司,或者說是徐叔達,能夠主動站出來,糾正不合禮制的地方。更為關鍵的是,能夠根據歐陽朔的價值觀念,進行靈活調整,無疑讓歐陽朔非常欣慰。
歐陽朔笑著看向徐叔達,說:“叔達,你的提議很好,我批準了。議事廳的布置,就交給文教司負責,我會吩咐物資儲備署配合你們的。”
“喏!”徐叔達欣然,能夠遇到一位善于納諫的主公,無疑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