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過關于李宗盛罵樂壇的一份報道,說湘南臺說韓國音樂是壞了一鍋湯的老鼠屎,說音樂為迎合粉絲需求,迎合市場,淪為賺錢工具。
“你們喂豬食,聽眾也就成了豬”,現在樂壇缺少能觸動人心的作品(小寒覺得不是沒有,而是太少),是因為音樂已經脫離了音樂的本質,而聽眾也跟著市場走,缺乏對美的追求。也確實如此,一切都是為了錢,賺錢、花錢,用李老師的說法,就是“沒有任何理想色彩”。
報道里還提到《芳華》,雖然小寒還沒有看過芳華,據報道說的,《芳華》也是馮小剛對流量明星的一種抗議,對主流電影的抵抗中取得的一點勝利。也證明了觀眾們還保存著一點欣賞的能力,沒有被商業大片沖暈腦袋。
李宗盛、馮小剛,都在和主流做著斗爭,像馮小剛認為:觀眾是導演的上帝這種話很扯淡。包括李宗盛,他們的想法都很一致。“觀眾是導演的對手,導演要用真誠的作品去征服他們”。
而不是為了迎合市場,而拍同質化的作品!
小說圈的發展其實也是一樣的,像小寒寫奶爸文,說實話,奶爸流不是小寒開創的,可是在這本書火之前,奶爸流確實是很冷門的一個題材,小寒在寫這本書之前,也面對著這樣的現實。
是寫一個熱門的題材,還是寫自己想寫的故事?
小寒選擇了后者,半年后,奶爸流反而變成了熱門題材,也帶起了很多人寫奶爸文的熱潮。
但人云亦云,迎著潮流寫小說真的是好的嗎?
當然,為了生存,選擇最好走的路,這無可厚非。許多作者掙扎在貧困線上,為了理想,趕著熱潮,尋找每一個成功的機會,小寒也經歷過這樣殘酷的階段,也能理解。
只是,為什么寫奶爸文?
小寒沒資格說別人,只能說自己,小寒是因為對孩子的喜歡,尤其是對女兒這種還不存在在小寒生命里、只存在小寒幻想里可愛的“生物”的喜愛,才寫的《我的仙女大小姐》和《》。
而在寫這樣的作品時候,也是盡力地描寫一個自己心目中的女兒,想要描寫得真實。
說完奶爸文的熱潮,小寒想說一下最近《奶爸》的情況。
誠然,寫綜藝,引起了一些書友的不滿,他們想看日常,想看孩子。
只是,有沒有想過,單純寫日常,這本書就好像一潭死水?一開始還喜歡它的靜謐、淡雅,可是看多了,就會越來乏味。
劇情需要推進,只寫日常,劇情完全停滯不前,這本書就會越寫越糟。
它需要一些變化。
綜藝只是其中一個,就好像前面那些劇情一樣,不管是寫書、還是寫電影,或者是看起來很奇怪的對配角的描寫,它都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一條線索,綜藝為宣傳電影而服務,而極挑也為了后面其他節目、劇情的產生而服務,里面埋著新的伏筆的!
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水而寫綜藝!
甚至,小寒為了不讓大家看跟視頻一模一樣的劇情,自己研究極挑和跑男的玩法,自己編了一期節目出來。
當然,不喜歡看綜藝節目的朋友不管怎么樣,都不會喜歡這部分的情節。
但小寒能夠因為你們不喜歡而不寫嗎?
如果不寫,這個故事就不完整,這個書又繼續是一潭死水
綜藝不會一直寫下去,但既然寫這一集,小寒就要把它寫好,寫得精彩!
有人說,小寒很水。劇情拖沓小寒承認,畢竟日常文,劇情不能跳得飛快。
但小寒不喜歡惡意灌水,拖著書不完結要掙錢。
其實小寒很想完本的
因為奶爸文太火了,小寒都有些覺得這樣的火太膩了!
也因為小寒想早點寫完,開啟新的征程,至少下一本,小寒不會寫奶爸文,會構思更加緊湊的大綱,寫完全原創的東西,抄什么歌、抄什么綜藝,太無聊了啊!
但一個故事,小寒必須把它講完整,這么多小寒塑造出來鮮活的人物,小寒也要交代完他們的發展。
所以小寒要繼續寫下去,一如既往地認真寫好。
只是,小寒不會寫重復的情節,就好像過生日,除了曦曦的生日過了兩次,其他人的會有重復嗎?就好像去部隊,除了有必要的回去“探望戰友”一次,小寒會無止境地重復一次又一次地探望戰友嗎?
不會的,寫一次,只是讓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寫兩次,那就是真的水。
就好像綜藝,小寒只會寫一兩期,后面的交給配角自己去玩,那就沒必要再寫了,而主角也將會開辟新的版圖,帶著曦曦去玩新的東西,就好像游戲一樣,不斷地有新的體驗,這書才會活起來,而不是一潭死水!
小寒不想以市場為導向寫小說,不想按照某些讀者的意愿寫劇情,并不是不尊重讀者,相反,小寒經常看書評區的意見,也和讀者互動,要是不尊重,何必要花這些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呢?
只是小寒可能并不是一個喜歡隨大流的作者,雖然小寒做不到大神的寫作水準,但至少也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想寫一些特別東西的作者。
小寒很喜歡的一個歌手是樸樹,雖然不是最喜歡他的歌,但確實很喜歡他對待音樂的態度。
也跟李宗盛說的那樣:“我是一個寫歌、做音樂的人,我更在意的是有沒有好的歌,對這個時代有多少意義。”
小寒寫小說,也是因為熱愛,熱愛創作的過程,熱愛寫出精彩故事的喜悅,熱愛自己的作品得到別人喜歡的感覺。
真的不是為了錢
新的一年,繼續我手寫我心!做出更多精彩的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