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藤正勝自然知道之前德川家光的意圖,在明朝還沒有回復的時候,什么樣的代價才‘足夠’?
藤田,松下都垂著頭,默默無聲。
德川家光臉色相當難看,身前還有摔碎的杯子。
幕府滅亡就在眼前,他必須阻止明軍的步伐,給他足夠的時間,籌集軍隊與糧草。
他深吸一口氣,看著藤田道“你說吧。”
藤田看著德川家光,嘴角狠狠抽了下,話如果從他嘴里說出來,他就必死無疑。
但他不說,死的會更快!
內藤正勝,松下都看著他,知道那個辦法,面上不動,心里卻有種兔死狐悲的冷意。
藤田掙扎了一陣,對著德川家光森然,充滿殺意的眼神,低著頭,道:“第一,與明朝聯絡,可以答應他們,天皇立即上路,盡快抵達明朝。第二,出云,備中藩以南的兵力后撤五十里,以示議和之誠。第三……公方向天皇請罪,幽居不出。”
藤田三條說出,整個屋子安靜的如同寒冬深夜,所以都能感覺的一股股寒意,從心里沖到頭頂,渾身冰冷,如墜冰窟。
德川家光面色難看,卻沒有更難看,道:“這樣能阻止明軍的步伐嗎?”
藤田低著頭,猶豫了好半天,終于扛不住壓力,一字一句的道“請天皇冊封紹仁親王為征夷大將軍。”
征夷大將軍,是德川家光的封號,也是繼承自德川家康。‘幕府將軍’,指的的就是征夷大將軍。
而紹仁親王,則是后水尾天皇的第四子,明正天皇的異母弟,今年不過五歲。
這句話就表明,德川家光退隱,接替他的不會是德川家的人,而是紹仁親王!
這個紹仁親王并不一般,宮內傳言要明正天皇退位,傳位給的,就是這個紹仁親王!
照這樣一來,明正天皇退位,那么這個紹仁親王將會集天皇與幕府將軍一身!
這種情況,在倭國簡直不可想象!
也唯有如此,才能堵住明人的嘴,讓他們猶豫,停下腳步來觀察,給幕府爭取時間。
盡管德川家光這種隱退是假的,做給明人看的,但畢竟整個倭國也看到了,事后成敗如何,德川家光都不可能再回來,最多也就是做一個暗中的‘大院’,而不是明面上的大正院!
藤田面如死灰,他知道,他死定了,用不了多久。
這樣的提議,誰說出口,誰就死,絕無生路!
德川家光聽著,面色沒有難看,反而和緩了幾分,轉頭看向內藤正勝,道:“你怎么看?”
內藤正勝心里無比警惕,面色如常,故作斟酌的道:“天皇去了明國,擇機退位,問題不大。紹仁親王畢竟在五歲,他入住將軍府,還需將軍教導,也無大礙。”
松下看著內藤正勝,心里暗自佩服,難怪他能在生性多疑,多變的德川家光身前多年,但是這樣的口才就不得了。
德川家光面色果然好了不少,但還是道:“一定要是紹仁親王嗎?”
藤田低著頭,不敢說話。
內藤正勝知道德川家光不甘心,沉吟一聲,道:“這件事,還需與明朝交涉,不急著做決定。”
德川家光臉色這才和緩,又道:“軍隊,糧草還需要多久?”
內藤正勝有些得心應手了,道:“還需十天左右。”
德川家光目光驟冷,道:“我最多給你七天時間,七天,必須有十萬大軍,擋住明軍的攻勢!”
從出云,備中兩藩東撤五十里,就是讓出了兩個藩,以空間換時間,這已經是德川家光做出最大的讓步,不能再讓再等了。
內藤正勝默默點頭,應了下來,忽然道:“一些藩國不穩,公方還是有作些事情。”
德川家光將各地大明的妻與子都扣押在江戶,但在這個時候,已經不足夠了。
德川家光眼神冷漠,道:“這個我知道,你們去準備吧。”
三個人趕緊跪坐,他們都知道,德川家光要進皇宮了。
德川家光第一見的是明正天皇興子,說完就沉默的看著她。
興子一樣的沉默,一身和服,面上平靜,不知道在想什么。
皇室的一切有賴于幕府,因此皇室相當窮困,皇室的親王結不了婚出家為僧的比比皆是。做為天皇的興子,也不可能嫁人,她已經做好了在皇宮枯守一輩子的打算。
但是這位舅舅給她帶來的消息,她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一時間無法反應。
德川家光似乎看出來了,站起來道:“我去見你父親。”
興子連忙起身,送德川家光出去,至始至終都沒有表態。或者說,她的表態根本不重要,一切都由不得她。
德川家光皇宮的禪房見到了后水尾天皇,這位太上皇對德川家光有一千萬個不滿,背對著他,動一點的意思都沒有。
德川家光對后水尾天皇自然也是非常不滿,將他的計劃說完,不等后水尾天皇反駁,直接道:“我不管你打什么主意,我只告訴你,明人不是好易于的,微動計劃,你答不答應都會繼續。”
倭國的天皇就是空架子,更別說后水尾天皇還是個太上皇,德川家光如果一意孤行,后水尾天皇確實做不了什么事情。
按理說,后水尾天皇會很憤怒,卻出奇的平靜,放下手里的佛珠,淡淡道:“你走吧。”
這句話,就等同于默認了。
德川家光心里松口氣,沒有多言,起身,轉身,出了禪房。
等德川家光走了,一個中年武士走進來,跪坐著道:“陛下。”
后水尾天皇道“如果幕府議和,明人能接受嗎?”
跪坐的人十分恭謹,道“會,明國厭惡幕府的不聽話,如果幕府聽話了,他們就會撤兵。”
后水尾天皇手里的佛珠轉動,禪房安靜的可怕。
不知道過了多久,后水尾天皇淡淡的聲音響起:“我希望你們守信。”
跪坐的人一躬身,道:“哈衣!”
德川家光的動作十分迅速,爭分奪秒,是夜消息就傳到了備中藩,一個大名作為特使,見到了多爾袞。
多爾袞這一天行軍太快,攻占的地方太多,降卒多達五萬,他需要時間整肅,消化戰果。
對于幕府的使者,他也想聽聽,同時等待后方楊嗣昌是否有新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