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議政,一下子就成了一群人對一個人的圍剿。
也是自趙昉登位、楊太后垂簾以來,范堯臣的勢頭太盛,自然引得旁人忌憚。只要他有心做事,就不可能不留下首尾,給人盯上了,敲打起來那巴掌就格外地響。
縱然楊太后有心偏頗,到底不能做得太過明顯,只好吩咐范堯臣回去同其余幾部一同商討如何重新分派民伕、物資等項。
議事完畢,兩府官員按次出殿,剩得楊太后母子二人在垂拱殿中。
見趙昉坐得安安分分的,早有半日功夫,卻并無一絲不耐,楊太后忙問道:“四哥怕是肚子餓了罷?”
又道:“坐了許久,想是累得緊了,快些站起來走幾步。”
趙昉依言站了起來,卻是走得近了,小聲道:“兒子不餓,只是母后日日早起晚睡,又時時坐著,不知會不會腰酸?”
楊太后本未留意,聽得趙昉如是說,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此時正用手撐著右邊后腰處,也不知為何會被發現。
這孩子,如此善于察言觀色,從前得吃過多少大苦?
楊太后只覺得心疼,卻是笑著道:“叫四哥掛心了,你好生向學,將來早將朝政接得過去,叫我歇一歇便好。”
一面說,一面拉著趙昉的手,同他一起去偏殿用膳,一路細問了飲食、起居、學業等等。
趙昉入宮時間并不算長,每日除卻去崇政殿聽課,便是按著太醫的吩咐作息,時不時也拉弓練拳,一天排得滿滿的,可不知為何,比起從前,他臉上、身上竟是已經有了肉,氣色也好了不是一星半點。
楊太后也養過幾個孩子,從未見過這樣好帶的,原本已是做好了準備,要再帶一個像趙署一般體弱的,誰知道竟是遇得意外之喜。
趙昉性情溫和,細心體貼,只是少些少年人的活潑,可楊太后的性子也喜靜,倒是與她投了緣。
兩人俱是急于親近,雖是時間尚短,相處起來難免有些生硬,可日子越久,就越是順滑起來。
一時飯畢,自有宮人收拾殘席,趙昉猶豫了一會,還是問道:“母后,那民伕之事,最后要如何做才好?若是最后還是不夠人,卻要緊著哪一處?”
楊太后又如何知道,只是兒子問起來,她卻是不得不道:“此事且待中書商議,只是范相公所言不虛,京畿事關百萬軍民,卻是馬虎不得,若是當真不足,怕是要先緊著汴渠水利之事。”
“那遭了襄州地動的百姓,又怎么辦?”
趙昉眉毛皺著,一張才長出一點頰肉的臉上,滿是憂心。
他餓過肚子,知道餓肚子的難受,也生過病,其時因無人肯去延請大夫,硬生生自己扛了數日,僥幸命大活了過來,其中痛苦,再不想經歷一回。
方才在殿上,趙昉聽得黃昭亮說襄州事,雖是只提了幾句,可他不禁就想起自己從前的經歷,十分上心,是以忍了又忍,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楊太后也為難得很,只好問道:“那依四哥來說,如何是好?”
趙昉做了這數十天的便宜兒子,對著這個名義上的母后,已經稍微放松了幾分,也不再像從前一樣小心,便道:“聽范參政說,今次乃是因為民伕不足,便是汴渠水事上頭,人力也連半數都不夠,既如此,倒是黃相公所說有幾分道理——為何不抽一部分汴渠的人,先去往襄州援救?”
同楊太后并不相同,雖是知道范堯臣乃是自己能成為天子的推手,可趙昉對其人,卻并沒有與自己“母后”一樣的信重。
在他看來,恩情自然要念,可一是一,二是二,可以封賞,可以褒獎,然而卻不能因得此事,在遇得政事時,對范堯臣有所偏倚。
楊太后緩緩地點了點頭,道:“四哥說的,也有道理。”
又道:“且等中書給復罷。”
復又問起兒子的功課來。
趙昉的學問并不差,卻也不好,約莫是中等偏上,楊太后考了幾句,簡直喜不自禁,夸了有夸,仿佛自己見得什么數千年一遇的天才似的。
母子兩人說了一會話,楊太后自回垂拱殿處理政事,趙昉則是回了清華殿休息,下午自去崇政殿上課不提。
且不說楊太后滿心憂慮水利、災情、民亂、援救各項事務,正等中書給復,然而還未等到范堯臣的回稟,在次日的大朝會上,卻已經聽到了另一道聲音。
“太后,臣有本上奏!”
當著文武百官的注視,一人從群臣之中走了出來。
他雙手持笏,先對著楊太后行了一禮,抬頭挺胸,聲音激昂。
這聲音太過熟悉,以至于楊太后一下子就認了過來。
哪怕是還隔著一道屏風,可楊太后瞇著眼睛,立時就盯了下去。
是他。
那一張洋洋自得,皺巴巴的老臉,叫人想忘也忘不了。
楊太后實在不愿聽他說話,張口便道:“若有奏報,你自……”
她話還未說完,竟是被下頭的人打斷了。
“太后,臣欲要彈劾參知政事范堯臣,行事唯其黨羽當先,不顧國是,亂行奸邪,致使民慌國亂,伏望殿下免奪其職,按律懲治,以儆效尤。”
當先的這一句話才出,滿殿之中,已是寂然無聲。
范堯臣正得圣心,也因如此,縱然雪花一樣的彈章往宮中送去,楊太后也能視而不見,將其壓得下來。
宮中的喜惡是如此明顯,又因朝中正值多事之秋,人人都知道,楊太后還要使范堯臣做事,以至于連御史臺最近都安分了幾分。
可站出來的這個人,竟是當殿彈劾范堯臣,扣的帽子還這樣大,難道不知道,座上坐的楊太后乃是個使亂拳的,隨時都可能不按常理出牌不曾?
“范堯臣欲行導洛通汴之事,不顧有志之士勸阻,明知人力不足、時間不夠而強而為之,眼下為征民伕,強令京畿輔郡衙門按戶分派,致使沙谷口右岸生發民亂,數百名村人沖撞衙門,另有汴渠沿岸之地,各有民憤,其人不思反省,卻欲要欺上瞞下,此舉罪大惡極,有負明君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