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后宮,李世民坐在長孫無垢的面前。
“非是我心狠,他不爭氣也就罷了,中南半島之戰關乎我大唐國運,縱然他畏戰怕死,可以軍營后方也不會有危險,他卻想盡辦法逃離。”
李世民氣的說話都在發抖。
“沒有旨意,他卻偷偷跟著運糧船回長安,回來之后不面圣,也沒有回家來見我這個父親,除夕夜滿天下都知道我大唐要對高句麗開戰,他沒現身。見到我神策衛威武之師后,卻要求或領玄武,或領朱雀,要為我去作先鋒……”
李世民起身猛的將面前的一切都推倒。
長孫無垢緊緊的咬著牙關,淚水含在眼眶內卻不敢流出來。
看著一地的狼藉,李世民走到窗口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這世間對于皇家來講,最苦的就是皇帝正當壯年,皇子已經陸續成年,若是當年立承乾為太子,承乾會等多少年?”
一言雙關。
以長孫無垢的聰慧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后,一臉驚愕的看著李世民的背影。
李世民又說道:“承乾以為我這個作父親的放棄了他,以為我冷血無情不念父子之情,以為我根本不會把大唐交給他。可惜,他依然不懂。”
長孫無垢聽到這些話,不敢說,也不敢問。
至少長孫無垢明白,剛才李世民說的話絕對不能傳到李承乾耳朵里。
這是禁忌。
正如李世民所猜測的,李承乾聽到旨意之后暈倒,被救醒之后那雙眼睛用一個詞形容最合適,那就是生無可戀。
城南,一處連續十里的巨大的營區正在建設當中。
柳木站在一處高臺上翻看著設計圖。
“戶部不給批水泥,鋼條更是半根都沒有。就是木梁全是不知道從那里拆的舊梁,門框更是沒有一個新的。我親自去討要,也僅僅給了一百石水泥而且有定向的用途,只能用來修水渠,禁止轉作他用。”
閻立本在柳木耳邊吼著,他對戶部這些小氣鬼意見非常的大。
長孫無忌走到近前,正好聽到兩人說話,插嘴說道:“不給是對的,這是內閣討論過的事情,內閣全票通過。這處營區只是給高句麗奴隸住的,并非我大唐工匠,大唐工匠住的營區需要重新設計,內閣認為大唐工匠不能與高句麗奴隸同住。”
柳木根本就沒打算開口,聽完這話后沖著閻立本指了指長孫無忌,那意思就是你找他去講。
閻立本不講了,他知道內閣全票通過的事情幾乎沒有修改的可能。
就是圣令,也僅僅讓內閣發起二次討論,允許決議的反對者拿出足夠的意見來,至于是否能夠說服內閣改變決議,難。
閻立本什么也沒再說,向著長孫無忌一拱手之后抱著大卷的圖紙去工地視察。
看著閻立本的背影長孫無忌對柳木說道:“吏部提名,閻立本有大才,適合擔任工部侍郎一職,此事壓下來了,他或可為外京的工部尚書,還就是圣人準備實施五京的計劃,不過袁天罡上書,建議行七星伴月大陣,就是長安加七京。”
“七京,袁老道他瘋了嗎?”
“沒瘋,七京這個想法一提出,內閣上閣老秘密一商議,似乎有道理。”
“有道理?”柳木心說,這有什么道理,一個國家有一個首都,七個核心區域城,大唐似乎還沒有這個實力才對。
長孫無忌不急,慢慢解釋道:“最東,扶桑道程將軍在奈良以東發現一處天然良港,當地人稱那為伊豆,從那里往東往去,就是無盡的大海,作為大唐東邊門戶,掌管扶桑道以及外海非常合適。”
“東京?”柳木下意識就說了這個詞。
“對,就是東京。”
柳木的東京與長孫無忌的東京可不是同一個意思,但卻說的是同一個地方。長孫無忌說的是大唐最東邊的一個核心城市,要總管周邊包括對馬島、高句麗半島,以及遼東極北一部分領土。
“好吧,其余的呢?”
“其余的是,揚州周邊地域太小,吳之建康城最合適。圣人已經提名,將此城更名為金陵城。然后是廣州、燕州,這兩城不用多講了吧。”
“不用,確實是有必要的。”
“最后三城分別是,天山城,城還沒有建,眼下還不屬于大唐國土,不過兵部給內閣保證,只要內閣議準,尚書省行為,圣旨兵符派下,兩年內掃平天山城周邊的一切叛逆,然后開始修建天山城,震懾西域。”
長孫無忌這么一解釋,柳木倒是明白了。
柳木說道:“最后兩個城,應該是蜀地,或是更往西城選一城。以及淡馬錫城。”
“淡馬錫已經定下,那里是大唐南海的咽喉之地,不能不重視。最后一城,蜀地距離長安不算遠,所以圣意是再往南,昆明縣改為州,建巨城以鎮西南。”
長孫無忌講完之后又補充了一句:“接下來就是大唐三十六戎衛。”
柳木這時問道:“我聽到一個消息,吐番似乎派了使者到長安,想和親?”
“有這事。”長孫無忌沒回避。
柳木再問:“吐番和親的對象,是我二姐的長女?”
“有這事。”長孫無忌依然點點頭。
柳木笑了:“內閣怎么說?”
“內閣以為,燕王還在地中海,依計劃會在一年內回來。若他想嫁女就和親,不想嫁女就調任昆明大總管,掌管大唐西南門戶,調候君集為都督,調馬周為長史。打就是了,打仗我大唐怕過誰?”
長孫無忌的回答讓柳木開懷大笑。
柳木不相信李道宗會忍心把自己的掌上名珠嫁到苦寒之地。
這個肯定是要打的。
看到柳木笑,長孫無忌還故意問了一句:“以你的意思,是打還是不打。”
“我們不打仗。但大唐看到吐番幾十萬農奴過的比牛馬還苦,大唐準備去解放農奴,讓農奴翻身作主人,讓他們擁有土地、牛羊、牧場,還有藏獒。至于他們是否愿意并入大唐,相信在大唐派出足夠的學者教他們識字,懂理之后,肯定會有正確的選擇。”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