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皎潔。
顧云錦寫好了給顧云妙的回信,吹干裝入信封,又蓋上火漆。
月光透過半開著的窗戶,正好撒落在大案上。
她還沒有清洗筆墨,此刻筆洗里的水還是清澈的,圓月盛在其中,微微晃著。
顧云錦的目光被水中映月吸引,不由多看了兩眼。
忽然間,她想到了去年的中秋夜。
彼時蔣慕淵去了兩湖,她還不知他心境,只是應過他要與他分享京城月色,便提筆作了一幅瓊宮圖。
珍珠巷的屋子與此處,雖有不同,但月光一樣明艷。
顧云錦走到窗邊,抬頭望著,不禁漸漸彎了唇角。
那副畫,蔣慕淵應當還好好收著吧?
今年,他亦在京中,看到的是與她一樣的圓月,按說是不用她再畫下來了,可她就是有些手癢。
如此美景,不畫下來當真可惜。
筆墨紙硯挪到了窗邊,顧云錦攤開畫紙,每一筆都細致斟酌。
念夏見狀,道:“姑娘,奴婢把燈臺也挪過來吧。”
顧云錦卻是不許,她不想讓油燈的光遮掩、沖突了月光。
可忽然間,愣是有一道陰影,把月光擋住了。
顧云錦筆尖一頓,抬起頭來,猛然就見到了窗外的蔣慕淵,他的手指抵在唇邊,比了個噤聲的手勢。
驚愕過后,心跳卻久久無法平息下來,顧云錦直愣愣看著蔣慕淵,想說些什么,最終笑了出來。
念夏也唬了一跳,外頭月色明亮,后花園里又有不少人在賞月,小公爺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覺地溜進來的?
蔣慕淵沒有再繞到門前,只讓顧云錦退開些,單手撐著窗沿翻身進來。
人站定了,他半彎著腰,壓著聲音與顧云錦道:“輕些說話,險些就叫人發現了。”
今日著實危險。
月色太好,各家都在賞月,有人從墻上過,很容易就會被看到,而顧家兄弟還帶著兩個孩子在園子里,若不是蔣慕淵謹慎又迅速,就真的要被抓個正著了。
可正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使得內心期待更盛,直至進了這東跨院,看到敞著的后窗里的人影時,心跳一下快過一下。
蔣慕淵在路上想過,許是顧云錦已經吹燈睡下了,許是她還在屋里看書,又或者她也在賞月,但是他沒有猜到,顧云錦在畫月。
執筆作畫的身影,他只看了一眼就映在了心田。
倒不是他不愿意多看,而是時機不合適,只能打斷顧云錦,讓他先進屋里再說。
顧云錦挑眉看他,別看蔣慕淵嘴上說著“險些叫人發現”,看看他那神態,與其說是僥幸,不如說是得意。
讓人瞅著就牙癢癢,要被氣笑了。
蔣慕淵此刻才有工夫仔細看畫。
同樣是中秋月景,同樣出自顧云錦的手,這畫與去年那副有些神韻上的相似,卻是不同的兩幅畫作。
這畫還未曾畫完,月中的仙宮桂樹卻已經完成,樹下的玉兔剛得了個身子,腦袋上空空,少了耳朵。
蔣慕淵側過身,給顧云錦讓出案前位置,笑著道:“不如先畫完?”
顧云錦應了,提筆繼續。
蔣慕淵站在一旁,飲了一盞茶,視線一瞬不瞬地落在顧云錦身上,靜靜看著她沉思、落筆。
沐浴在靜謐月光之中,越發顯得膚如凝脂,連月中嫦娥都不及她模樣。
去年,顧云錦也是這般站在窗前,認真給他畫瓊宮吧。
這般一想,只覺得心中一股暖流涌上,想擁她入懷,又怕攪擾了她作畫。
直至顧云錦放下了筆,蔣慕淵才走到她身邊,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掌:“這幅也好看,明日裱起來,與去年一副一樣。”
顧云錦笑道:“去年為了裝進信封,折折疊疊留下多少印子,又在路上經過那么多時日,怕是鋪都鋪不平了。”
“那倒沒有,”蔣慕淵有一下沒一下地撫著顧云錦的手指,道,“已經裱好了,就收在我書房里,你到時候自己看。”
顧云錦抿唇。
到時候是什么時候?
這還要說透嗎?
心知肚明的,也叫人甜滋滋的。
蔣慕淵又道:“往后每年都裱起來吧。”
顧云錦一怔,下意識地想,只活了二十過半的人,畫的中秋月,可能還裝不滿一個畫簍。
可再一想,今生變化,誰說她不能長命百歲?
她要活得久些,她舍不得讓身邊人再為她的早逝而悲痛了。
顧云錦彎著眼睛笑了:“年年畫,那能裝幾個畫簍?”
分明是打趣一般的話語,蔣慕淵卻覺得心痛,那個在嶺北莊子里香消玉殞的顧云錦,經歷的年月太少了。
既然時光可以回轉,既然人生可以重來,那么這一次,他想要陪著她,一年復一年。
從對影獨酌,到執手相望,再到抱著兒女看月,時光會越來越美。
他也只愿此后年年,與她共賞月。
伸手將顧云錦擁入懷中,蔣慕淵在她耳邊柔聲道:“你只管畫,書房那么大,還怕放不下畫簍嗎?”
顧云錦莞爾,她沒有去過蔣慕淵的書房,但大致想來,若畫簍放滿了整個書房,她怕是活成了老妖怪了。
可只要蔣慕淵還在身邊,與她一般年老,那妖怪便妖怪吧。
臨窗的東西都叫念夏收了,顧云錦和蔣慕淵去次間里說話。
蔣慕淵從懷中取出個油紙包:“孫恪做的豆酥糖。”
“小王爺做的?”顧云錦奇道,“聞著倒挺香的。”
這豆酥糖本就不方正,蔣慕淵雖包得緊實,這會兒也松散開了,只看賣相是不好的,但正是用量上乘,那股子豆香著實饞人。
蔣慕淵道:“孫恪為了讓皇太后高興,特特跟趙家的廚子學的,皇太后嘗了很喜歡,壽安也說不錯。”
顧云錦含了一口,正也要夸夸孫恪的廚藝,突然間想起了前回在平湖渡口邊的馬車上的對話了。
蔣慕淵當時說的是讓人去趙家學,最后去的那個是孫恪?
顧云錦這么想,也就這么問了。
蔣慕淵一個勁兒笑,笑過了,拿指腹抹了顧云錦沾在唇邊的黃豆粉:“孫恪要敬孝心,趙家怎么會拒絕呢,我還怕他學不好,耽擱了人家工夫,讓府里一個廚子跟著去了。
連孫恪都學會了,想來府里的廚子學得也不差吧,下回讓他也做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