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
見和大白面面相覷,老龍王便苦笑道:“這種說法,于那些仙神之中,并非秘事。縱觀三界六道萬千生靈,唯人類,或擁有人類軀體的修行者,修行速度最為快捷,這是不爭之事。”
記得,當初他化形時,他的師父,驪山老母曾和他說過,蛇類天生便少了兩竅,若想將來有大成就,便必須化形。
他雖未碰到古妖修之法,但也從鐵拐李和漢鐘離那里得知,上古時期,古妖修皆修體魄,未走化形之者,比比皆是。
修到高深處,有些大妖甚至可以肉身不朽。
上古時期,那些兇獸,神獸,走的皆是這個路數。
只是后來妖族天庭沒落,古妖修也漸漸沒落,越來越多的妖修走上了今法的修行之路,也就是走化形之路。
而走這一路數的妖修,便數那位有教無類的大能門下最多。
可他沒有想到,原來妖修走化形之路,還有這等原因。
也許,當古妖族天庭沒落之后,天道便開始偏愛人族了吧!
對于妖類而言,這可真是一件令妖憂傷的事情!
和大白相視苦笑。
難怪如今三界六道,會以人族為主。不論是妖,還是怪,皆需要先化為人形,有了這個基礎,才能走得更遠。
然而,化形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其條件,便是天劫!
而代價,往往就是生命!
老龍王說著,起身帶著和大白,走出大殿,朝龍宮寶庫所在方向行去。走過幾條回廊,穿過幾道拱門,來到一座閣樓前。
這座閣樓,以玉石為基,珊瑚為柱,五彩繽紛。
若不曾細看,只以為是一座珊瑚形成的小山。
老龍王在這珊瑚山下一處輕輕一按,便見一塊珊瑚石械移,露出一個洞口,三人魚貫而入,一條甬道出現在他們面前。
甬道內,干燥異常,四周各色寶珠鑲嵌,用以照明。
通過這五六丈長的甬道,里面光線一亮,一座藏書樓,便出現在他們面前。這藏書樓為圓形建筑,四周一圈皆由玉石砌成的書架,書架上擺著各類典籍,有玉冊,有竹簡,有布帛,有金鐵……中間亦有一座圓形的書架,皆放著無數簡冊。
抬首望去,整座藏書樓,起碼高達十余丈。
可見,這龍宮內的珍藏典籍,有多豐富!
“這些,皆是修行之法?”
和大白面面相覷。
要知道,他和大白的修行典籍,也就幾冊,都還是當初他們的師父驪山老母所贈。之后雖然也得到達一些典籍,但也并不多。
在那湖心小筑里,更多的,還是人類的一些書籍。
見過的唯一一座藏典閣,便是劍閣的藏典閣。雖然劍閣的藏典閣里,藏書也不少,但與這座藏典閣相比,卻又差了許多。
老龍王有些自得的捋著胡子,微笑道:“不全是,但亦不差!”
看老龍王那自得的模樣,很想吐槽一句:收藏雖多,可你龍族的實力,也很一般啊!有什好得意的?
不過,這種大實話,只是在心里腹誹一下罷了。
“老龍王不介意我四處瞧瞧吧!”笑問。
老龍王點頭道:“既然帶你二位來此,自然不會介意。二位請自便,老龍去找一下那古妖修的‘種妖之法’秘術。”
點點頭,走到中間的圓形書架,隨手抽了卷竹簡,觀看起來。
這是一冊《山川地脈走勢論》,講述的是如何觀看山川地脈走勢的方式。這讓不由愕然,因為,這在他看來,不就是人類風水相師的‘尋龍點穴之法’嗎?
龍宮的藏典閣里,居然收藏著這樣的書籍?
他抬頭,看向書架,發現書架上面,果然寫著‘堪輿’二個字。
而后,他將竹簡放了回去,開始查看這些藏書的類別。
除了堪輿,還有卜算,巫醫,星象……轉了一會,他突然看到‘龍族修行法’,之后還有‘禽類修行法’,‘獸類修行法’。
禽類修行法之下,還分好幾種,其中有‘鳳凰涅槃法’,‘明王不動法’,‘大鵬縱云術’等等。
好奇,抽出這‘鳳凰涅槃法’的玉冊,細細觀看起來。
結果發現,這并非什么修行之法,而是一冊修行手札,也就是有人在修行鳳凰一族這個天賦神通之時的一些感悟。
鳳凰涅槃,于鳳凰一族而言,乃是天賦神通,天生就會,自是不需修行。然而,對于其他種族而言,這等神通,便需要修行了。
而且,能不能修得成,還是個問題。
可沒有此法,雖有對此法的一些體悟,卻也沒什么用。
至于‘明王不動法’,那是孔雀大明王的功法,結果基本結果也和那‘鳳凰涅槃法’一樣,也只是一些修行手札。
這簡直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典型,讓無力吐槽。
當他再次抽下‘大鵬縱云術’時,便傳來老龍王的聲音,“種妖之法,找到了!”
看了眼這‘大鵬縱云術’,本想放回去,但猶豫了下,還是拿在手上,朝老龍王走了過去。
老龍王手里拿著卷玉冊,朝遞了過去。
此時,大白也走了過來,二將手中的玉冊遞給大白,接過老龍王手中的玉冊,翻看起來。
種妖之法,乃以自身妖軀為土壤,在丹田氣海中,種下一顆‘妖種’。而后,以自身精、氣、神為養料,培育妖種。
待妖種成形,便可化做新軀,同時將舊軀的一切接收過來。
于妖族而言,此法,可算得上重生之法。
“此法看似厲害,但其實,其弊端亦是不小。”
老龍王看到合上玉冊之后,便說道:“天罡三十六般變化之術中,有‘胎化易形之術’,此術其實就是一種重生之術。”
聞言,有些尷尬,因為他修行這個術之后,直接就被他變成了‘千變萬化之術’了,與‘重生之術’,并無太大關系。
換句話說,‘胎化易形之術’,還可以繼續挖掘。
“然而,相較‘種妖之法’,‘胎化易術之術’,可就高明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