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遠山的安排下,朱慈烺來到軍營視察。
西山軍營的編制和其他軍隊有很大不同。但再怎么不同也是軍營,那種肅殺的氛圍讓人不禁神經緊繃。
伴駕左右的都是朱慈烺的近臣,他們皆是翹首以盼,希望看到這新式燧發槍的威力。
朱慈烺本人則站在正中的位置,面容不怒自威。
“姚卿家,可以開始了。”
“臣遵旨!”
姚遠山連聲應道。
在他的安排下整整一排西山軍士兵端起了新式燧發槍,瞄準了一百步外的靶子。
這新式燧發槍由于剛剛制出,產量十分有限,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了西山。
姚遠山可謂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當今天子對火器極為重視,若是這剛剛制出的燧發槍被證明威力巨大可以列裝全軍,那證明此事的人絕對可以因此簡在帝心。
但如果燧發槍的處子秀表現的一般甚至是糟糕,演證此事的人同樣會因此被遷怒甚至是降罪。
不過姚遠山決定一搏。
他沒有什么輸不起的。
要不是當今天子簡拔,他到現在還只是一個京營之中混吃等死的兵油子,一輩子也看不到希望。
而他現在是堂堂西山指揮使,這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他奮力搏出來的。
所以他依然會搏下去,看看自己究竟能夠坐到什么位置。
“預備”
姚遠山清了清嗓子,發出了第一道口令。
“放!”
在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的時候姚遠山爆喝一聲。
排成一排的西山軍士兵紛紛扣動扳機,鉛丸爆射而出直朝靶子而去。
彈指一揮間,除了一發鉛子落靶其余十四槍全部正中靶心。
包括朱慈烺在內的眾人皆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個命中率也太高了吧。
要知道這可是在一百步之外。
其實燧發槍相較于舊式火繩槍最大的優勢不是命中率而是射擊條件。
燧發槍靠燧石擊打而不是引燃火繩,故而在陰雨天可以有效射擊。
這解決了困擾明末邊軍的一大難題。
要知道當年孫傳庭受命出任陜西總督,編練火器部隊車營的時候就連崇禎都以為大明有了翻盤的希望。
最開始的幾仗孫傳庭也確實打得很漂亮,闖軍節節敗退。
可是在最關鍵的一仗,突然下起了大雨。
孫傳庭花費無數精力組建的火器軍隊全部啞火。
槍打不出,炮射不了。
闖軍趁機完成反撲,消滅了大量明軍。
至此一役之后孫傳庭元氣大傷,只能選擇龜縮防守。
后來崇禎屢次催促孫傳庭出關剿闖,孫傳庭實在承受不住壓力只能選擇出城迎戰,最終凄慘的全軍覆沒。
如果當初孫傳庭軍隊用的是燧發槍而不是火繩槍的話,肯定不會出現這種突然啞火的情況,也許那一仗就能打贏,之后的一切就會隨之改寫。
但是現在說這些沒有任何的意義,只會讓人徒增哀傷罷了。
朱慈烺只希望燧發槍普及之后這樣的悲劇可以越來越少,大明也可以借助這一優勢完成對清軍的碾壓。
“姚卿,你做的很好。”
朱慈烺對姚遠山操練的西山軍很滿意,燧發槍在他們手中發揮出了應有的威力。
“臣謝陛下夸獎。臣以為這燧發槍操作簡便,若是普及將極大提升我軍的戰斗力。只是這槍的造價可不算便宜,真的能夠全軍列裝嗎?”
姚遠山的擔心也是大部分朝臣的擔心。
他們很清楚燧發槍的造價昂貴,以大明如今的財力要是造出個幾千桿還可以,要是幾十萬軍隊全部配備,那負擔可不是一般的大。
朱慈烺淡淡一笑道:“銀錢的事情愛卿無需擔心,朕自有辦法。多的數目朕不敢說,但十來萬桿槍是一定能夠造的出的。”
眾人皆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皇帝陛下這不是夸夸其談呢吧?
十萬桿槍就算是一桿槍十兩銀子,十萬桿槍也有一百萬兩了。
而且造制的過程中不可能出產的都可以用,其中肯定會有殘次品,那么就要打出富余,統共算下來預算就要往兩百萬兩銀子走了。
兩百萬兩可不是個小數目,如今戶部盈余也不過是比這個數目稍稍多一些。
但是戶部不能一口氣把這些錢全都拿出來造槍啊。
總得留著備著一些銀子以備不時之需。不然萬一將來哪里出現災情,朝廷連賑災的銀子都拿不出,那就讓天下人恥笑了。
朱慈烺掃了眾人一眼,見他們神色憂愁便清了清嗓子道:“諸位愛卿無須擔心,這筆銀子從內帑中出。”
此言一出方才那些憂國憂民的臣子們立時長松了一口氣。
原來這筆錢不從國庫出啊,那就好,那就好。
反正內帑中的銀子都是皇帝的私房錢,皇帝陛下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們管不著。
朱慈烺確實有底氣說這話。
一年下來光是靠著礦稅和海貿他就能收入超過一千萬兩。
這些錢都是直接充入內帑的,全權由天子支配。
“好了,朕會去與高卿說,命他加急趕制燧發槍,務必要在一個月內造出一萬桿來。”
朱慈烺之所以這么急,當然是因為如今的形勢很緊張。
四川那邊大戰一觸即發,如果能夠將這新式燧發槍列裝到川東明軍之中,多多少少會有些幫助。
當然,朱慈烺定下一萬桿這個數目也是有說道的。
要是他只定下幾千桿的數目,怕是最后工部能夠交出一千桿就算不錯的了。
他定下一萬桿,最后工部最少能夠交出兩三千桿。
“陛下英明!”
眾人齊聲高呼道。
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這種時候拍拍皇帝陛下的馬屁又不會掉塊肉,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罷了。
“好了,朕也乏了,便回宮了。”
朱慈烺上前拍了拍姚遠山的肩膀道:“姚卿家好好干,朕看好你。”
姚遠山先是一愣,隨即眼淚不爭氣的奪眶而出。
天子待他如此好,他該怎么報答天子的恩情啊。
“陛下放心,臣甘愿為陛下鞠躬盡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