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李菡瑤是何時走的,依稀記得他想挽留,又不知如何挽留,畢竟之前嚷著要將這弟子逐出師門,眼下斷沒有挽留的理由,只好眼睜睜看著她給自己磕頭,然后離開,一如當年看到妻子留書時的心情。
等他清醒,眼前空蕩蕩。
老盧站在一旁,擔憂地看著他。
黃修驟然感到空虛,空虛到極致,仿佛人生了無生趣。回首看過往,半生毫無建樹,無家無業,不過留下些詩詞文章和書畫,編纂了幾本經史而已,雖在士林中博得一些名聲,也不過是些虛名,于社稷民生無多大益處;展望未來,亦是蕭索茫然,渾渾噩噩沒有方向。
所謂隱居,成了逃避。
待要重振精神發奮,又能做什么呢?
就此出仕為官嗎?
當年因妻子出走,他怨憤之下隱居,從此未再參加科考,身上僅有個舉人的功名,比不得周昌,更比不得謝耀輝,況且他并不喜官場,未必就能位極人臣。
他嘗試著想:若認下李菡瑤這個弟子,從此自己就是帝師了,培養出一代女皇,革新科舉制度,想也想得到那場景,是如何震古爍今。
他將名垂青史。
也可能遺臭萬年。
想到深處,他只覺渾身血液奔涌,激動得四肢微顫,仿佛不堪承受般,一陣陣虛軟。
“老爺,周先生來了。”
思緒被打斷。
老盧回稟:周昌來了。
黃修深吸一口氣,道:“請周先生進來。”
周昌原跟著黃修一起離開半月書院的,半途卻被王壑派的人截住了,告知王壑離開一事,因而耽擱了一會。
王壑是周昌看著長大的,周昌面對這個擁有妖孽般的資質、自小便能不動聲色的便宜侄兒,心里很發憷,蓋因王壑十二歲時,下棋贏了周昌,并將周昌關在自己設計建造的假山密室內,整整兩天不得出來……
周昌好幾年不敢去王家。
直到王壑外出游歷。
再見面,王壑已推翻了大靖王朝,更令周昌壓力倍增,猶如面對君王,得知王壑離開,他頓時神清氣爽,說不出的松快,興沖沖就來找黃修去游湖。
不過,先把正事辦了要緊。
這正事,也是王壑交代的。
周昌坐下后,接過老盧端來的涼茶,一氣灌下去,放下茶盞便問黃修:“子玉呢?你可把定親的事告訴她了?”
黃修還沉浸在剛才的思緒余韻中,聞言心里不耐煩,暗想:這弟子我自己還不知道留不留呢。若不留的話,親事自然不成;若留的話,親事也不成。
為什么?
不配啊!
周家的子弟做皇夫還差得遠呢。
因此,他翻了周昌一眼,道:“走了。找她師母去了。”
周昌失聲道:“什么?!”
黃修忽然精神起來,剛才的頹廢和空虛一掃而凈,故意嘆息道:“這丫頭不知從哪聽來的——我原以為是你泄露給侄女的——知道她師母離家多年,便要替我尋回來,以表孝心。我叫她別費神,可她不聽,一定要去。”
周昌震驚道:“現在找?上哪找?”
黃修表示不知道。
周昌道:“你沒告訴她親事?”
黃修道:“沒告訴。”
周昌急道:“為何?”
這可是王壑交代的。
辦不成,那小子——不,不能叫“那小子”,那是未來君主,不能不敬,得稱“主上”——主上非懲罰他不可。
因而他揪住黃修追問。
黃修道:“這門親不合適。”
周昌道:“怎不合適?”
黃修不耐道:“不配。”
周昌道:“怎不配?放心,我們周家不在乎女方門第高低,只要人品才德佳,其他好商量。”
黃修怪異地看著他,道:“你想哪去了!”
周昌不解道:“到底哪不配?是門第還是家世,還是才學或相貌,還是品性或脾氣?”
黃修道:“哪都不配!”
周昌:“……”
狂妄!
他后知后覺反應過來:人家是瞧不上他“侄兒”,而非覺得高攀不上他侄兒。
他不由生氣了。
黃修見他眼一瞪就要發作,原本不肯相讓的,但想到李菡瑤的身份不能暴露,這么爭是爭不贏的,再者也要給老友面子,趕忙道:“眼下不是說這事的時候,橫豎子玉也不在。咱們還是說說明天的畫展吧。”
周昌一想也對,結親是大事,哪能一蹴而就呢,須得緩緩圖之,于是點頭道:“先不說親事。——畫展的事,你待如何?先前你竟沒開罵,可有計較?”
黃修道:“什么計較,明天看了再說。”
李菡瑤既然讓他公正評價,想必有倚仗,然他已經見過林知秋的畫,實在想不出李菡瑤有何倚仗。就因為猜不透李菡瑤和劉詩雨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他對明天的畫展充滿期待和好奇,拉著周昌問:“順之兄,你在書畫上的造詣非凡,你也瞧了那畫,可發現特別之處?”
周昌搖頭:“并無特別之處。”
黃修便納悶了,皺眉苦思。
周昌起身道:“這事不急,咱們去田湖賞夜景去,一邊商量;若商量不出來,明日見機行事就是。”
黃修正因李菡瑤離開反省自身,心中空得慌,急需尋人指點迷津,或于不經意間明悟,確定未來人生的方向,順勢依了他,跟他去田湖夜游。
只是他心中存著事,難免有些心不在焉,一時掂掇,到底要不要把李菡瑤逐出師門呢?一時又想,瑤兒到底去哪里找她師母呢?一時又想,要不要認李菡瑤這個弟子,端看她所作所為是否真的大逆不道……
剛想到這,他便急忙頓住。
因為李菡瑤的所作所為的確大逆不道,這是毋庸置疑的——都造反了,還不算大逆不道嗎?然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君主,多是通過大逆不道的手段奪得皇位,造反奪宮的人太多,不足為憑,還是要看其政令。
李菡瑤真為世所不容嗎?
黃修陷入苦思。
他不自覺地想找出支持李菡瑤的理由,這便要充分了解李菡瑤做過的事,于是順著周昌的話題,從明天劉家的畫展拐到劉詩雨身上,再從劉詩雨身上拐到李菡瑤身上,再問李菡瑤的過去種種,再問李菡瑤現今種種……
最后問得周昌也答不出來了,他便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為由,命人請了何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