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縣城在村里人眼中是十分氣派的,不過在尹雙雙的眼里,這縣城平平無奇,甚至還有些落魄。
尹雙雙和尹正進門直奔縣城里最大的首飾鋪珍寶軒,珍寶軒在縣城里的首飾鋪子中屬于名牌的那一波。
從珍寶軒賣出去的頭面飾品品質有保證,樣式也足夠新穎,一向被縣城里的官眷和富商家眷們喜愛。
珍寶軒的店面很大,里面的伙計足有十來個,穿著打扮干凈利落,那身上衣服的面料,普通百姓人家就算過年都未必舍得買。
店面雖大,卻不欺客,尹雙雙和尹正進了屋的時候,里面的伙計完全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就算看到兩個人身上打著補丁的衣服,依然笑容滿面的迎上來。
兩位客人是想買些小首飾嗎?可以來這邊看一看,這里有很多小巧可愛的飾品,正適合日常佩戴。
顯然伙計以為尹雙雙和尹正是來買些老百姓們在家中富裕的時候,時常會買來佩戴或壓箱底兒的小首飾。
這種小首飾一般小件兒的都是銀丁香,大點的就是銀簪子,銀手鐲,百姓買首飾最貴重的當屬金丁香。
雖然朝廷規定不準非官宦之家佩戴金首飾,但金丁香這類小東西官府還是很寬容的,是允許百姓們買賣佩戴的。
尹正把背簍里背著的,尹雙雙之前用柳條編制的首飾盒子拿出來,剛準備打開和伙計們說他不是來買首飾的,而是問問珍寶軒收不收飾品。
結果還沒等尹正開口,就被珍寶軒二樓傳來的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給打斷了。
尹正和尹雙雙抬頭去看,就見從珍寶軒的二樓,前呼后擁的走下來一個打扮的朱光寶氣的年輕婦人。
那年輕婦人的身邊,還跟著一個中年男人,年輕婦人臉上的表情似乎是有些不滿。
一邊走一邊抱怨,“我說掌柜的,你的珍寶軒里的首飾也該多點新花樣了,我來了這么多趟,每次都是那老三樣,看的人掃興。”
掌柜的不停的點著頭,臉上還帶著十分有親和力的笑容,口中一個勁兒的道:“少奶奶說的是,我們一定盡快設計出新花樣,到時候還要少奶奶賞臉再來一趟。
這誰不知道,滿縣城的也就少奶奶您的眼光最好,什么飾品您要是夸上一聲好,全城的人都會跟著一起買來戴,還不是因為少夫人您的眼光是有口皆碑的好。”
那年輕婦人被掌柜的奉承的終于露出了笑容,再說話的時候語氣也緩和了很多。
“賞不賞臉的,要看你弄出來的東西夠不夠格,你要是做得好,我帶著你們珍寶閣的簪子開一個茶會,讓我的姐妹們看一圈,不愁你生意不火,可關鍵是你的東西也得讓我帶得出去啊。”
那掌柜依然點頭奉承,可見這位少夫人在地位不低,當是一位官眷。
想要讓自己的決定變成全城的風向標,光靠眼光是不夠的,還要有足夠的地位。
尹雙雙心思一動,從首飾盒中拿出這一批簪子里最華麗的一只鳳穿牡丹的簪子。
這只簪子是尹雙雙耗費了足足四天時間才編制出來的,一拿出來金光燦燦,在陽光傾斜的照耀下,閃爍著七彩的光芒,整只簪子流光溢彩,美輪美奐。
這樣出彩的一只簪子,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從二樓下來的那位少夫人的眼光。
尹雙雙猜測的沒錯,這位少夫人來頭可不小,是本縣縣令的夫人。
本縣縣令自己是世家大族子弟,還是狀元出身,直接入的翰林院,這一次出來做縣令也是為了歷練一番,好回京做官的。
縣令夫人本身也是出身名門大族,從小金環玉嬈的長大,也難怪她看不上這小縣城的首飾鋪子。
事實上要不是珍寶閣生意做得特別大,好多地方都有珍寶閣的分部,她也不會來珍寶閣買首飾。
可惜就算珍寶閣的主店飾品多且樣式新穎,但一個小縣城的消費力,珍寶閣自然不會放太多珍品在這里,因為放了大多也賣不出去。
這位縣令夫人已經一年多沒有看到和自己心意的飾品了。
看到尹雙雙手中的簪子,她緊走幾步來到尹雙雙的面前,沒有上手,卻俯身仔細觀察。
“嗯,看著比金子還漂亮的光澤,應當是用金線草中的金線編制出來的,難得這手藝真是絕了,如此精湛,是此地哪位首飾大家制作的?我怎么從未聽說過?”
尹雙雙將簪子放到這位少夫人的手中,“當不得這位美麗的夫人如此盛贊,這是我自己編的簪子,我自幼體弱,也不能劇烈的活動,就整日的琢磨著編織些好看的簪子,想著拿出來換點錢,改善一下家中生活。”
縣令夫人聽到尹雙雙說是自己編的這樣漂亮的簪子,可真的吃驚了。
用金線草的金線編織簪子古來有之,因為金線草的金線漂亮的勝過金子,不帶那些富商人家的女眷喜歡,就是后宮中的皇后妃子都有很多不喜歡金銀首飾,只喜歡這些金線編制的首飾的。
用金線草的金線編制的飾品幾乎沒有本錢,價格如何全靠編制飾品人的手藝。
首飾大家編制出來的價格昂貴,最貴可達上千兩銀子,而普通農婦們編出來自己帶的,一文不值。
在縣令夫人看來,尹雙雙編制的這個鳳穿牡丹的簪子,如果在飾品大家的手中,價值三五百兩,就是如今尹雙雙沒什么名氣,只是個普通的農家女孩,這簪子也下不去二百兩銀子的價值。
縣令夫人越看越喜歡,來到這小地方一年多了,難得碰上一個喜歡的簪子,少夫人心癢難耐,很十分想這漂亮的簪子收入手中。
看這小姑娘拿著簪子來到珍寶閣,很明顯是想要將這簪子賣給珍寶閣的,按理她是不該從珍寶閣的手里截胡,但是她太喜歡這漂亮的簪子了。
縣令夫人心中想著大不了日后多幫珍寶閣拉幾單生意做補償,一邊彎腰對著尹雙雙道:“小姑娘,你這簪子賣給我如何,我可以給你二百兩銀子,你絕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