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永固神色之間略有掙扎,時不時看向那幾箱金銀財寶,狠狠地咽了幾下口水,心道:
想自己身為堂堂駙馬,卻每日過的如此拮據,若不是去年的國難,自己府上就連仆人都不敢多請幾個,更別提什么煙酒繁華之地了,那也是一概去不得,一旦被發現,又是什么有辱皇家顏面的屁話。
就拿這么一點貼補下家用,想來...就算被陛下知道了,念在自己去年勞苦有功的份兒上,也不會怎么樣吧?
鞏永固心中正在忐忑,只聽那張巡檢又是堆著笑說道:駙馬爺多慮了,若不是駙馬爺前往通州一帶東奔西走,為朝廷籌措糧餉和兵馬,哪里會有這么多的援軍?
是啊,鞏都督就不要猶豫了,這點兒銀錢根本就不算什么,再者說了,眼下在場的只有咱們三個人,他不說,本鎮也不說,這事不就和水中的石頭一樣,沉得死死的?見鞏永固還在猶豫,邱磊便是上前拍著他肩膀,笑著寬慰道。
那...好吧...鞏永固擦擦額頭冒出的冷汗,強自鎮靜的坐下喝了口茶,眼角余光卻一直回旋在那幾箱閃閃發亮的東西中間。
駙馬爺常來啊!
鞏都督一路好走,一路順風!
大約是半個時辰之后,在眾人的歡送之下,鞏永固第二次經過武定州的城門。
上次鞏永固心中只裝著崇禎皇帝的叮囑和長平公主的婚事,自然是笑的自信,這次他卻很難再笑得出來。
鞏永固心中一直癢癢的,那幾箱金銀財寶他們送走了沒有?
什么時候能到自己府上?
到底會不會被發現?
懷著比來時忐忑萬分的心情,鞏永固在路過山東總兵牟文綬屯駐曹州的時候,不知處于何故,并沒有去見牟家兄弟,卻是直接馬不停蹄的通過山東,直奔徐州去了。
當在城外列隊的山東官軍等待多時卻聽到駙馬繞過曹州不來的消息時,人人都垂頭喪氣的,牟文綬也是百思難得其解,難道是自己做錯了什么不成,為何之前說來,半途忽然又改主意了?
且不提心思各異的山東文官武將們,鞏永固總算是用十天左右的時間走過山東,來到南直隸的徐州境內。
自古彭城列九州,龍爭虎斗幾千秋。
徐州,來到這個地方,就已經算是進入了南直隸的范圍,古彭徐州地處南直隸北部,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建城歷史。
帝堯時于此建大彭氏國,所以文人騷客吟詩作賦之時又將徐州稱做彭城,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列為古九州之一。
自古以來,徐州便是交通要地、兵家必爭之地,時人素有北國鎖鑰,南國門戶之稱,江南以及一些山東、湖廣人又十分形象的稱其為五省通衢,由此足以顯示出徐州的重要性。
來到徐州的街市上,就能見到標準的明代江南城市。
同為州城的規格,徐州城交通發達,商貿繁榮,北地那些常年戰亂之地的州城,卻是餓殍遍地,流民遍野,街市腥臭難聞,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當然,武定州也不同于一般的北國州城。
崇禎年間建奴數次入寇南下,所過之地皆是勢不可擋,卻在武定州等幾地碰了壁,邱磊身先士卒,大小數戰,就連彼時的阿濟格都沒能討到什么便宜,相對來說,也算得上安穩。
說起來,邱磊和周遇吉一樣,都曾是在當世默默無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軍將,兩人結局一樣,都是殺身成仁,但留下來的聲名卻不同。
在歷史上,鎮守代州、寧武關等地的周遇吉恰好碰上李自成揮軍北上,成為大順軍北上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這才得以殉國成名。
邱磊卻不同,歷史上的他,生時在當世默默無聞,就算力戰而死,后世也沒有幾個人知道大明朝還有這么一位忠烈。
他兢兢業業鎮守武定州十余年,直到北京城破,江山淪喪之時,眾人南逃之時,仍然恪守自己的職責,率部死守這座小小的州城。
最后,邱磊在重重圍困之中,力戰死在了自己老仇家阿濟格的虎頭刀下。
令人唏噓的是,邱部那些驍勇善戰的武定州兵將,居然沒有一個人臨陣脫逃,盡數在守城之戰中殉國。
第一次來到江南的鞏永固一行人,看見如此繁華的徐州城,早就把武定州拋了個一干二凈,就連此行目的都是忘得差不多。
那些京兵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就連身為駙馬的鞏永固也是如此。
僅僅一個徐州城就這樣繁華,可以料想,這江南之地究竟是成了什么樣子,南京城又該是何等情景?
鞏永固想了半天,發現自己根本難以想象到南京城可能的樣子,因為那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
事實上,就在鞏永固出武定州的當天下午,金銀就已經被巡檢司的人送往京師,而張巡檢則是直接回位于蓬萊城內的登萊巡撫衙門去了。
時任登萊巡撫的叫陳錦,乃是東林一黨。
原來的登萊巡撫叫曾化龍,頗受百姓愛戴,但崇禎十五年的時候,卻因為朝中言官的相繼彈劾而被罷免,此時正在家雪藏。
這個陳錦之所以能越過民意,直接踹掉曾化龍上位,其實也和大部分東林黨的官員一樣。
自土木堡之變以后,武將和勛戚勢力一落千丈,文官集團和地方財閥集團互相勾結,一個出錢一個出力,逐漸把持朝政,甚至達到了謀害皇帝的地步。
只有在三廠一衛并立的正德年間,還有魏忠賢執政的天啟年間,這種局面才曾有好轉,崇禎朝的頭十六年,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朝中的東林大佬們把持著做官的門路,天下讀書人十之九成九都源自山東曲阜的孔府,朝廷官員,則十有則源自東林黨。
若東林黨想做官,除了必要的功名之外,只需要一句話或是一封舉薦信,朝中大佬們就能推你上位。
當然了,就算你沒有功名,朝中大佬們想讓你通過科舉,那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別驚訝,東林黨想當官就是這么容易。
除東林黨之外的文人想要做官,那可就是難上加難了,很多有真才實學之人就因為出自寒門或無黨無派才當不成官,真可謂是報國無門,憂國無路了。
就連最基本的科舉都考不過去,還要做官?別想了!
復社這個在當時傳銷一般的組織,實際上就是東林黨培養自己的官員班子,崇禎皇帝看準這一點,加上有了名義,這才斷然下旨將復社定性為邪教。
只要這個旨一下,復社玩完,那是遲早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