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停靈一夜,靈堂里只兩個婆子和一個丫鬟守著。
方媽媽死了,襲香不知蹤影,就這三個人,還是徐嬤嬤從松鶴堂臨時調過來的,專給方氏守靈,當然也是防備聽雪堂的人生事。
安笙從頭至尾都沒露面,也沒人去請她。
誰都知道她的生母是被方氏害死的,所以即便她連一炷香為沒給方氏上,大家卻也都沒說什么。
或許有些人是有些微詞的,但是,徐氏下了死命令,再不許說這件事,所以闔府上下,沒一個人敢談論此事。
即便是說,也不過一兩個人私下偷偷談論幾句罷了,斷不敢在主子們面前胡說。
方氏死的突然,按照徐氏的吩咐,沈氏和宋氏并未通知親朋好友前來吊唁,次日一早,尋了個陰陽先生,掐算了時辰,便匆匆將方氏葬了。
徐氏到底還是給方氏留了最后一點體面,允許方氏葬進了顧家的祖墳。
送葬的時候,顧琮夫婦倆,顧凝薇還有顧安雅倒是都出面了。
而二房的幾個孩子都被沈氏推說年紀小,并未跟著,至于顧菱,也被宋氏說昨日嚇病了,所以并沒有出現。
安笙自然也是沒有出現在送葬隊伍中的。
按理說,她是方氏名義上的女兒,總該送方氏最后一程才是。
可是,方氏同時也是她的殺母仇人,要她為殺母仇人送葬,這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所以,從方氏死后一直到下葬,府上沒有一個人來通知安笙該去做什么,也沒有人指責她做的對或不對,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提過安笙,直到方氏入葬。
方氏匆匆下葬,各家都聽到了一些風聲,但因為顧家并沒有對外宣揚,大家也就都裝作不知道了。
昨兒在顧家,大家都應承了不會亂說,甭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就算裝,總也要裝些日子的。
就這樣,方氏的死在京中可謂沒有激起絲毫的水花,堪稱平靜。
但在這平靜的表象下,內里是否有暗流涌動,顧家人就不得而知了。
年下宴請還未結束,但是顧家人再沒有出門赴宴,對外都推說病了,不能出門,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不是病了,只是因為不想出門罷了。
畢竟,顧家的風波還未過去,這個時候出門,勢必要接受別人異樣的打量,對于這樣的目光,不是誰都能承受的。
從初七后,玉笙居的院門就緊緊閉著,一直到十四那日,方才打開。
十四那日,陸錚著人送信到永寧侯府,請安笙明日去街上賞花燈,同行的還有謝婉容與文韜,杜奕衡并林子軒二人,徐氏見去的都是世家子弟,又有謝婉容在,安笙跟著去倒也不算出格,便答應了。
及至次日,安笙方才出門。
鄴京有花燈會,且頗負盛名,沒到正月十五這日,街上各式各樣的花燈簡直能晃花人的眼。
往年,這一日顧家小輩們也都要出門賞燈的,但今年大房出了那種事情,顧凝薇和顧琮都不好出門,安笙又被陸錚接走了,二房只顧琰一個獨苗,沈氏看得極牢,怕這一日街上人多,有拐子混進人群里將她寶貝兒子拐走,所以并不許顧琰上街,剩下一個顧菱,自己也沒法出門去,便只能央求宋氏得空帶她出去。
宋氏倒是心疼女兒,所以忙完了之后,便跟徐氏說了一聲,帶著顧菱也出了門。
等安笙和顧菱都出了門,顧凝薇便在屋子里又砸起了東西。
寶珠苦著臉勸道“小姐,您消消氣,萬一讓老夫人知道了,又要說您了。”
顧凝薇一聽這話不由更加惱恨,“老夫人老夫人,她就會磋磨我,不就是看我沒娘了么,便都來作踐我”
自從方氏死后,顧凝薇的日子著實不太好過。
她性子要強,任由跋扈,以前有方氏撐腰自然在府中橫行霸道,可如今方氏死了,又是因為那種原因死的,她便再沒了撐腰的人了,可想而知,沒人撐腰,又想要過跟從前一般無二的日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這段日子,人人都知道老夫人徐氏厭棄方氏,對顧凝薇這個方氏之女也不待見,府里一些奴才慣會捧高踩低,見顧凝薇失勢,自然是不會多恭敬了。
顧凝薇嬌生慣養慣了,乍然這樣,哪里受得住,便鎮日發脾氣,后來被徐氏知道了,將她叫過去訓了一頓,她便老實了幾日,一直到今日花燈節,才又故態萌生。
“小姐,您可千萬小點兒聲吧,奴婢求您了,這話要是傳到老夫人耳朵里,受罪的可還是您啊。”寶珠都快哭了。
主子失勢,奴才往往也都沒有好下場,這段日子,寶珠過得也并不好。
可她又能怎么辦要怪,就只能怪她跟錯了主子吧
顧凝薇到底是顧忌徐氏的,發了會兒脾氣,到底還是不敢再鬧了。
陸錚是剛到酉時來接的安笙,花燈節這日,鄴京城內不行宵禁,街上能一直熱鬧到子夜時分。
花燈節一般都擺在宣武街上,顧家的宅子在永樂街,離宣武街倒是不遠,陸錚接到安笙后,便帶著安笙去宣武街跟文韜他們匯合。
這一日天氣倒不十分冷,安笙穿著陸錚送的白狐披風,擋風又御寒,一點兒都不覺得冷。
但陸錚大概總覺得安笙會冷,所以走幾步就要問問安笙,冷不冷,風吹得難不難受之類的,安笙卻也不見煩,無論陸錚怎么問,都含笑搖頭,并不嫌陸錚絮叨。
倒是青葙和司契,聽著陸錚一聲聲一句句的,同一件事問個沒完沒了,都覺得陸錚突然之間就絮叨上了。
但這話他們倆可不敢說,都緊緊地跟在自家主子身后,生怕人流將他們跟主子沖散了。
冬日里天黑的早,才過酉時,天便已經黑透了,待進入長春街口,便可看見接街道兩旁璀璨奪目的花燈,無論是街邊的小販,還是兩旁的酒樓茶館戲樓,全都高懸明燈,遠遠地看過去,只見琉璃幻彩,造型各異,尤其是云華樓前,更是流光溢彩,客似盈門,熱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