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咧,為什么不能呢?
國書是真是假,有什么問題呢?
“令日本西海道九國數萬之軍進寇于大明,大明數十州鄰于日本者,必有近憂矣。是皆日本大將軍意。”
有這句話就足夠了。
戰爭,是需要借口的。
公公什么都不缺,就缺借口。
村山秋安送來的這份幕府征夷大將軍的諭函,無疑是給魏公公送來了可以光明正大遠征日本的借口。
奮武義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這一刻,公公不但血是熱的,就連下面都蠢蠢欲動。
事實上,姚宗文猜測的村山等安“借刀殺人”并不符合真相,真相是村山等安因為信奉天主教,因而被德川家康視為眼中釘,一直想要除掉他。
島原藩主有馬晴信被賜死后,村山等安便感到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有馬晴信,于是為了保命他向德川家康自薦去侵占臺灣,這樣便算立功贖罪了。
這個提議讓德川家康覺得不錯,他認為如果能夠占領臺灣,那么就能打破明朝對日本貿易禁運的局面,從而可以通過臺灣大規模和明朝東南沿海進行走私貿易,獲得海上貿易最掙錢的生絲和茶葉、瓷器等。
一方面既能為日本取得一塊新的領土;另一方面也能通過走私獲取利潤,從而可以擺脫對以“甲必丹”李旦為首的漢人海商勢力的依賴。
哪怕李旦等人對德川家康鼎力支持,不但提供他統一日本所需的戰爭經費,還幫助幕府鎮壓天主教徒,但不管怎么說,李丹等漢人海商都是明朝人,德川家康始終是信他們不過。
現在,有村山等安主動請命去打臺灣,德川家康自是求之不得。于是,德川家康不僅給村山等安頒發了“高砂國渡航船朱印狀”(時日本稱臺灣為高砂國),還給村山派出了三千士兵,委任村山等安全權負責經略臺灣。
接受任命并拿到了朱印狀后,村山等安松了口氣,知道自己一時半會死不了,他立即派遣自己的兒子秋安率11艘戰船從長崎出發,先往琉球然后一舉登陸臺灣。
結果秋安的船隊在途中遭遇風暴,船隊飄散了。
秋安自己跟幾條船飄到了琉球,一部分則去了安南,另外有兩條船在倭人明石道友的帶領下到達了臺灣北部。其中一艘小船上的倭兵倉促登陸,結果被當地的土著民發現圍攻,船上的倭兵被迫全體自殺。明石道友嚇的趕緊帶著剩余的那條船逃跑。
到達琉球的村山秋安自知此次任務失敗,他和他的父親都將面臨德川家康的怒火,于是把心一橫竟然偽造了一封國書,信中以德川征夷大將軍的口吻威脅明朝對日本開放貿易,不然日本國將舉數萬大兵攻明。
秋安以為明朝的官員在接到這封國書后一定會予以重視,而根據明朝人不喜歡戰爭的特性來看,明朝官員們多半會同意開放海貿,哪怕他們那個皇帝是個強硬的對日派。
這樣一來,秋安就可以帶著巨大成就返回日本交差。即便明朝不同意,秋安也沒什么損失,反正他會把此次任務失敗歸咎于明朝的干涉。德川家康要是有種的話,大可以學豐臣秀吉一樣舉兵攻明嘛。
真是個如意算盤。
然而,秋安萬萬沒想到的是,明朝方面是收到了他偽造的德川諭函,可是收函的福建方面卻壓根沒把這事當回事,根本不予理會。要不是魏公公來了,雙方無意說起此事,恐怕秋安就是等到死,也不會等到明朝的片言只語答復。
事情說起來,說荒謬也不荒謬,但問題壞就壞在福建來了一個辦事認真,以積極進取,追求東亞繁榮昌盛為己任的魏公公。
這個魏公公可厲害嘍,他老人家做夢都想在富士山上插紅旗,東京灣里撒泡尿呢。本就愁著不知如何把浙閩二省的力量引到日本去,這瞌睡著,“叭”的一下來了個枕頭,公公那渾身吶,是賊有勁。
只是,公公也不能強行以這封真假不明的國書為開戰借口,那樣的話,浙黨肯定不同意,浙黨不同意,浙江和福建的軍事力量就使不上。
滅國之戰,公公可得多拉些人手上去。
“陛下始終不忘壬辰倭亂,常與咱家言倭亂不僅使藩屬國家破敗,民眾慘受荼毒,更使我皇明投入巨大,官兵犧牲也巨,再想世宗年間沿海倭亂,這日本國可真是咱皇明的心腹之患啊...可惜當年播州出了亂子,不然陛下定命大軍渡海遠征,一舉蕩平這心腹之患...也不瞞諸位,咱家此次南下來辦海事,也是存了替皇爺解憂的心思,所以,這日本國依咱家看來,該打還是要打的,要不然,人家就以西海道九國數萬之軍寇我大明數十州嘍!”
魏公公這話乃是認定國書是真,決意要出兵懲罰日本幕府對大明的不敬,以及為過往百年死于倭寇之手的皇明軍民復仇。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照咱看吶,這個村山等安就是日本犯我大明的急先鋒,我們必須予以狠狠打擊!把村山這小子打趴還不行,還得把那個什么德川也揍趴,叫他知道犯我皇明者,雖遠必誅!...”
公公洋洋灑灑一通,話講的很提氣,可是反應卻是不行。
福建巡撫黃承玄和福建水師提督侯安之雙雙拿著筷子,愣是不夾菜,其余福建將領也都是啞口無言。
浙江方面還好些,施德政一臉深思的樣子,姚宗文雖皺著眉頭,但至少要比福建方面有些表情變化。
獨沈有容有點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樣子,眉目盡是精神。
他沈有容當年,可是差一點就成為遠征軍統帥的!
“昨咧?怎滴咱家一個沒鳥的都敢干,你們這幫人倒沒膽了?”
公公見沒人附和自己,不由有些氣急。大好良機啊,上天送來的事變借口,不好好珍惜可是會天打雷劈的。
“魏公公這是...喝多了...”
酒宴在黃中丞這句小魏公公喝多了結束,沒有人就魏公公的浩蕩征日計劃給出可否的明確答復。
公公不甘心,姓黃的巡撫不理自己,浙江方面也沒吭聲,他就自個去爭取。他讓姚宗文把那份村山國書要了過來,然后連夜寫了密揭送往北京。
“據臣探知,日本多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