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自己哪天能成為國公夫人,成為外命婦,除皇族王妃外,最尊貴的存在,方大奶奶還是不由高興了起來。
當下便跟著妯娌們,準備去看看方大夫人還有安然,看看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
等到了外面,看外面從上到下,大家全都喜氣洋洋地討論這事,馬上便明白,這事看來的確是真的,要不然方大老爺不會回來放這個消息,但凡有一點假,都會禁止下人們討論的,現在不禁止,十有八、九是真的。
一看的確是真的,方大奶奶就不由松了口氣。
方安然成了皇后,她不舒服,但總比方安然出事了,連累到了她的榮華富貴強。
等她來到安然這兒時,就發現方大夫人也來了,正眉開眼笑地跟安然道:“之前問你,你也不說,可著實讓我擔心了好一會兒。”
安然道:“我也不知道這事到底能不能成,自然不敢一回來就放這個消息,萬一不能成,到時豈不是要讓人笑話我了?”
方大夫人笑道:“陛下都在朝堂上跟大人們討論過了,通過了,又讓你回來待嫁,哪有什么假的,陛下可是人君,君無戲言的。”
一邊的方三奶奶也跟著笑道:“就是啊,陛下都說了,不會有錯的。”
方大奶奶看著方三奶奶笑的那個諂媚樣,心中不由不屑地撇了撇嘴,想著方安然就算做了皇后,將來做了太后,跟你有什么關系,繼承爵位的又不會是你們家,有什么好高興的,巴結她又有什么用,能給你官做不成?后宮不能干政,她也不能給你官做的,再說了,就是給官做,你丈夫連個童生都沒考過,只認得幾個字,這也能做官?不能做官的話,巴結做什么?難道她能給你錢用不成?就算她愿意,她能有幾個錢?皇后的份例再多,但宮中花銷也大,估計也省不下幾個錢,再說了,公公婆婆都還在,就算給錢,也是給老兩口,咱們這些平輩的,頂多過節的時候意思性地賞點東西,有什么作用?所以她真是想不通,方三奶奶有什么巴結的必要。
方三奶奶看方大奶奶并其他幾個對安然不太好的妯娌來了,也同樣心中撇嘴,想著大嫂等人怎么有臉過來,剛才幾人不還湊在一起,說安然的壞話,生怕被安然連累了嗎?現在聽說安然要當皇后了,不是出事了,就又湊過來了,這樣打臉的事,怎么做的出來呢?
還有,這幾人不會以為安然不知道她們經常在私下碎嘴她的事吧?以前碎嘴安然沒男人,沒孩子,再怎么是一品秦國夫人,也活的失敗,現在又碎嘴安然是不是出事了,會不會連累她們,這事,連她都聽說了,她們不會覺得,安然不知道吧?
要知道,安然可是能輔助新帝上位的人,還在宮中短短幾年混成了最高女官,這份能力,會不知道這幾人的小算盤?還好意思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把別人當傻子糊弄?
安然自然是知道方大奶奶幾人平常在府中言論的,以前在秦國夫人府時,府里的下人,說是宮中皇帝賜的,但其實都是安然的心腹宮女,所以秦國夫人府無論發生了什么,她雖不在府里,都能第一時間掌握。
雖然后來方家搬進了誠義伯府,但,府里也是有她眼線的,所以誠義伯府發生了什么事,她多少也是知道的。
不怪她在誠義伯府放了眼線,不放不行,隨著她成了一品秦國夫人,方家還被封了伯爵,她很擔心方家從底層上來,陡然升到高位,成了暴發戶,不知道自控,到時會搞出什么破事出來,光是指望方大老爺約束家里子弟,她是真不放心,畢竟方大老爺,就她感覺,還沒方大夫人靠譜呢,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因為小妾吹風,說原身和離回來了,影響她們孩子嫁人,就把原身隨便嫁了,就是怕影響家里聲譽。
既然知道方大奶奶幾人的言論,卻沒對方大奶奶等人做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人家是私下議論的,她要是因為別人私下說了她幾句話,就找對方的麻煩,那還是有點過了,畢竟她現在權力越來越大,說她壞話的人不知道多少,要全一個一個報復,這是想控制言論么?那也不可能,頂多就是,知道誰對自己不友好,將來有好處的時候,不給對方就是了,這就能讓對方難受了。
所以這時安然看方大奶奶等人,之前聚在一起碎嘴自己的不是,現在看自己沒事,又跑來奉迎,并未說什么,只是記在心底,心里有數罷了。
方家得到的消息顯然不是虛的,不兩天,宮里就有圣旨過來,說是冊封安然為后,擇吉日大婚。
如果說之前的消息是風傳的話,這圣旨一下,就是鐵打的事實了,當下方家都沸騰了,然后給安然備嫁,自不必細說。
只說韓家,韓夫人在外交際,聽人議論說,當今陛下,給她的前兒媳,也就是方安然下了旨,冊她為后。
雖然這消息,前兩天就有人傳,但因是小道消息,韓夫人又跟達官貴人那一塊離的遠,所以只以為是假消息,沒放在心上,畢竟她前兒媳年紀可不小了,還是和離之身,皇帝怎么可能娶這樣的女人呢,肯定是假消息。
結果才兩天,這消息就成了真的,當下韓夫人就不由有些慌了。
之前宣平郡王府降爵成了宣國公府,她還嫌李縣君晦氣,怕被李縣君的弟弟連累了,別給自家帶來了災難,所以對李縣君越發地不好。
但現在好了,皇帝娶了她那個被趕回家的前兒媳,這樣一來,方家可就不是借著一個女官女兒發達起來,根基不穩,不能對他們家做什么的普通勛貴,而是皇后娘家,有極大權勢的人家了。
這樣的人家,一想到當年自家將他們家姑娘趕回去的事,會不找自家的麻煩嗎?
而一想到方家會找韓家的麻煩,韓夫人能不慌了嗎?當下便趕回去跟兒子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