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著渺茫的希望,馮士勉帶著幾個弟兄,向著王好義所在的地方趕了過去。
80電子書
再怎么說,王森當年來建昌營拉攏關系的時候,也是他和杜福率先俯身下拜,才建立起了白蓮教和建昌營之間的聯系。如今,白蓮教已經要倒臺了,而且必將連累到建昌營,他如果不到處奔走又怎么對得起麾下的弟兄。
其實沒幾個人會怨恨他們,因為,這些年來他們從王森那里拿到的好處絕對不少。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買賣,單反還是有點良心的人,都不會去抱怨當年的中間人。
楊得時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心中只是暗暗祈禱它能夠平安歸來。這些年他也得到了不少好處,甚至比馮士勉得到的都還多。
其實他更擔心的是,如果馮士勉回不來,那就意味著建昌營和王森勢力的決裂。因為他回不來的最可能原因,就是被王好義害死。
一旦那種狀況出現,建昌營的士兵和某些軍官,很可能會選擇直接投向朝廷派來的青州府團練。
雖然這也不失為一個上佳的選擇,但風險就在那里擺著,別人不清楚,難道楊得時還不知道等待他們命運的很可能就是生不如死的勞役。
對于這種民間大規模結社,并準備圖謀不軌的事情,朝廷最為妥當的處理方式就是只誅首惡,脅從不問。不處理是肯定不行的,但處理的規模大了,就可能引起更大的反抗。
息事寧人雖然是無奈之舉,但眼下朝廷的內憂外患,有識之士都看在眼里。老皇帝是決計不敢輕舉妄動的。
所以很多人肯定會認為臨陣頭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楊得時再清楚不過,所謂的脅從不問,可以包括流氓地痞、普通百姓,但是絕對不會包括他們這些正規武裝。
朝廷每年的軍費支出已經不像是建國初年那樣輕松了,衛所制度的敗壞。意味著可用的戰斗力必須來自使用募兵制的軍隊。但是募兵制就意味著大把的花銷,而明朝初年的財政設計之中,自以為是的朱元璋根本就沒有考慮這一塊。
于是所有的軍事開銷都需要另行征收,幾年之后的遼餉。就是典型的證明。
背負著如此龐大的經濟壓力,拼死累活養起來的軍隊,如果一夜之間舉起了反叛的大旗,想必沒有哪個上位者愿意接受這樣的事實。
所以說,任何人都可以投降。唯獨王森和他們建昌營不行。
既然不想自己的下半生落入此等悲慘的境地,剩下的那條路,就是與敵人決一死戰了。
大明的局勢雖然已經岌岌可危,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旦回光返照,其攻擊力恐怕不是輕易能夠承受的。
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事情。那么現在的問題也就簡單了。
無非是要大家做出一個選擇,是茍且偷生,還是慷慨赴死。
雖然他們做的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買賣,但是,踏上這條賊船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已經預見到會有這么一天。
所以當死神的微笑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表現的恐懼即便有那么一兩個人是這樣的,也會在群體的影響下,多多少少出現慷慨赴死的情懷。
馮士勉不知道楊得時已經做好了死戰的準備,如果他知道。也就不會再跑到這里來尋求生的希望。
王好義知道建昌營在父親的體系當中占據這多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馮士勉更是和杜福一樣深受器重的人。雖然他的職位遠遠不如另外兩個總掌三乘楊得時和劉大銀,但是,那兩個人最為軍中有威望的人不得不用一個特殊的名頭予以拉攏。
而馮士勉就不需要那么虛偽的對待了。至于杜福,那是一個追名逐利的人,自然也學要一個總掌三乘的稱呼,而且還可以用來對抗另外兩個可能叛變的巨頭。
但馮士勉一直都是心腹中的心腹。屬于那種不得不李靖有家的人。
于是,馮士勉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了王好義的接見。但當他說出自己來意的時候,王好義原本掛滿臉上的熱情。一瞬之間一無所剩。
馮士勉就知道,想要從王好義這里拿到充足的人手是不太可能的。王好義的想法,楊得時早就說得明白,他是指望這一群烏合之眾給他保命的。當然不可能隨隨便便借給他人。
馮士勉做了最后的努力。
“我們建昌營雖然前次受創,但依然保有戰力,對付你哥泥腿子還不是難事兒。二公子現在的位置和我建昌營如此之近,我們之間已成犄角之勢,也可以相互照應一二。”
王好義雖然不懂得和軍漢打交道,但是他在商場上摸爬滾打這么多年,這話里的意思他還是能聽明白的。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利益交換,如果答應馮士勉的要求,那就意味著自己有難的時候,還可以有一路援軍作為指望。
但是這路援軍如今的處境,王好義卻是極端不看好的。他深深地知道,戰斗力屬于明朝正規軍級別,但已經走受重創的建昌營,已經不能指望。
他覺得這筆買賣無論怎么做,都是賠本的。所以在馮士勉做出最后努力的時候,依舊保持著一開始的決定。
他王好義一個兵也不會借的。
馮士勉只好灰溜溜的離開,更讓他惱火的是,王好義為了不讓眾人看出他們兩個已經鬧翻,竟然笑呵呵的在后面相送。
馮士勉心中的怒火,就快將他給吞噬了。
送到遷安縣城門口的時候,馮士勉卻驚訝的發現了一個很好的報復機會。
這里,是大多數饑民領取糧食的地方。也是王好義維持統治的地方。
本該被嚴格控制的地方,此時卻出現了十分不和諧的聲音。
一群看起來五大三粗,匪氣十足的家伙,正在圍攻王好義的手下們。那些手下負責的人物正是向周圍的饑民發放糧食,而這群漢子之所以這么做,好像是因為給他們的糧食不夠他們吃的。
領頭的那個人兇橫的向前沖著。絲毫不顧及周圍那些維持秩序的人,向他的身上接連不斷的打下數根木棍。他身后的弟兄們,顯然也不是含糊之人,很快就率領著周圍同樣是在討飯的人。沖上前去開始搶奪糧食。
王好義的臉色已經變得額精彩絕倫。他萬萬沒想到,這些在他的計劃當中本應該是百依百順的刁民,竟然開始搶奪他的糧食。
憤怒的他大吼一聲,將這里的負責人叫了過來。
“王八郎,這是怎么回事兒?”
馮士勉一看到灰頭土臉的王八郎就想笑。還真不虧是王八,好像是剛從泥巴里頭鉆出來的一樣。
王八郎剛剛鬧事的人群推搡出來,一邊派人前去呼叫增援,一邊準備再殺回去,不料從他的身后傳來了王好義的聲音。
“二公子,您叫我?”
王好義的臉色更加的不好看起來。
“不是我教你,難不成是鬼叫你?”王好義只用一句話,就把他要說的話堵了回去,繼而接著問道,“這是怎么回事兒啊?”
王八郎回答道:“二公子。這領頭的一伙人就是我們前不久剛剛收服的那一群強盜。您應該是有印象的吧。”
王好義想了想,而后才點了點頭。他當初接納這幫人,乃是因為他們的戰斗力比起一般的饑民要強一些,而且,他們聲稱當年曾經接受過王森教主的點撥,只是因為沒有所謂的慧根,所以才沒有被王森收為弟子。
其實對于這樣的話,王好義基本上是不信的,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在于他們帶來的消息。已經有一股官軍越過了寶坻縣。出現在了遷安縣附近。
雖然兩個縣城之間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官軍的行軍速度也是太令人瞠目結舌了。所以得到消息之后,王好義就命人抓緊操練召集起來的難民,倒是把這群人給忘了。
“諸位壯士。”王好義走上前去。熱情洋溢的說道,“請你們不要搶糧食了,我們這兒還有的是糧食,不愁你們吃喝。若是覺得不夠用了,直接告訴我們就行。”
帶頭鬧事兒的那名壯漢擰過頭來,邪邪的一笑。隨即就破口大罵起來:“你個偽君子,說什么給我等糧食吃,還不是讓我等給你賣命,賣命也就算了,竟然還不給我們吃飽。這像話嗎?”
馮士勉在心中暗笑,這幫人倒是有趣,一下子就戳穿了王好義的小算盤。
王好義臉上不免有幾分尷尬,但他依舊厚著臉皮說道:“我召集大家,的確是為了聚眾自保,但是,不給你們吃飽,那是決計沒有的事情。須知大家剛剛來到這里,如果一下子吃下太多食物,那是可能會撐死的。”
他的這番說辭,直接激怒了那名壯漢。
“我說王二公子,你還能找些更說得過去的理由嗎?我們都來到這里好幾天了,也沒見到給我們的糧食增加啊。一下子吃太多的確是會撐死,可是一直就這么點,那也是會餓死的。”
馮士勉在心中冷笑,這壯漢雖然看上去笨拙,但是卻很是會利用民心。
他趁著王好義正在組織言語,緩步上前沖那個大漢說道:“兄弟,你要是覺著在這里吃不飽。可以跟我走。”
王好義憤怒的眼光毫不猶豫的投射了過來。
但是馮士勉好像沒有看到一樣,繼續說道:“我是建昌營的馮士勉。我們建昌營的弟兄一直追隨王教主,一向樂善好施,不同于一直在做買賣,最近才開始關心教中事務的二公子。我們建昌營都是些能打能殺的兄弟。如果你膽子足夠大的話,不如去我們那里,酒肉逛夠。”
那壯漢回頭看了一眼,緊接著就大吼一聲:“我跟你走了!”
王好義本來還想攔住他們,但是那名壯漢快步走到他身前,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竟然嚇得他沒敢說話。
“俺叫巴解,以后就跟著馮大哥混了。”
“都是兄弟互相照應!”
在王好義不懷好意的目光注視之下,巴解和他手底下的兄弟們,跟著馮士勉大搖大擺的離開了遷安縣城。
馮士勉一邊走一邊回頭看王好義,心中暗笑不已。王好義你活該呀,白讓我撿了個猛士。
巴解也在一邊走一邊扭頭看另一個方向,心中也是暗笑不已。
“宋先生讓俺來遷安縣假裝饑民做臥底。沒想到誤打誤撞混進了最有戰斗力的遷安營,這次,俺的軍功可是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