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小有名氣的華裔鋼琴家,妮可有著一張典型的東方人面孔,單眼皮的她雙頰紅潤,身材窈窕,追求者也是數不勝數,特別是在柴可夫斯基大賽上獲得第三名后,身上的光環又多了幾許,這也導致她的收入呈現了幾何式的增長。
以前扎著簡單馬尾的黃皮膚女孩已然不見,如今的妮可,渾身都透露出精致的氣息。
黑色簡約的晚禮服非常有質感,脖間的吊墜熠熠生輝,高跟鞋襯托出細長的美腿,這一刻仿佛墮入凡間的天使,也擁有著讓人充滿保護欲望的背影。
當她坐在鋼琴前,舞動旋律,一曲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瞬間讓現場氣氛升騰。
人們面目充滿陶醉。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充滿了拉赫曼尼諾夫的個人風格,以輝煌的技巧表現和磅礴的情感爆發著稱,讓人難以忘卻。
“上帝,這美好的小旋律,我的心臟要受不了了!”
“世界頂尖的選手果然和大路貨不一樣……”
“幸虧我買了黃牛票,不然就錯過了這樣的精彩演出……”
“一想到今天一天都要徜徉在音樂的海洋里,我真的要感動哭了,就像是見到了喜歡的人,那種心臟停止跳動的感覺。”
“妮可選擇這首曲子來PK,是最明智的結果,她在速度上難以取勝吳迪,轉而以情感標注,這是聰明的做法。”
“這是慢板變奏樂段,這樣美好的旋律,哇,有種游蕩在水里盡情舞蹈的感覺。”
“有一種登上峰頂俯瞰群山的大氣遼闊,又有一種悠然見南山的美好之感,這美妙的音符,簡直妙不可言!”
伴隨著音樂的起伏,妮可閉上了眼睛,開始盡情的默彈。
這是一首純樸抒情的曲調,對于古典音樂家來說,這樣的旋律,宛若浪漫激情的頌歌,端的是優美無比,動人心魄,隱含著永不褪色的“俄羅斯憂郁”。
“超水平發揮!”
吳迪看著妮可,心中有一絲觸動。
他曾與妮可有過交流,在柴可夫斯基大賽上,妮可是唯一與他交談的好友,雙方都充滿了青澀,對彼此也都充滿敬意。
只是在最終大賽決定勝果的時候,稍弱一籌的吳迪經過廖遠的指點,瞬間觸類旁通,達到了所謂的人琴合一的境界,這使得原本沒有希望奪冠的吳迪,在總決賽表現出色,一舉拿下金牌大獎。
也一瞬間,從籍籍無名,變成了耀眼一方。
而從那以后,吳迪與妮可之間便沒有了聯系。
如今,一年多過去,妮可變得越發的楚楚動人,仿佛一顆隨時待摘的草莓,充滿了誘人的芬芳。
“她成熟起來了。”
廖遠側過頭,打量著吳迪,安慰道:“她和你一樣,是一個天賦型選手,能夠在壓力面前,踹出這臨門一腳,你不要松懈,當然也不必動搖,你應該相信你自己,只要保持你最好的狀態,你不會輸的。”
吳迪默默點頭。
妮可的突然爆發,也震驚了其他選手,許多人都忍不住對妮可刮目相看。
不管是妮可,還是高飛流,這些人在媒體的預測中是走不過第一輪的,但現在,妮可的實力爆發,讓所有人忍不住開始動搖起來。
鹿死誰手,花落誰家,猶未可知。
當一曲結束過后,面對全場的掌聲,妮可雙手按在胸口上,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深深地鞠躬。
隨后,吳迪登場。
作為以恐怖手速見長的選手,吳迪在獲得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冠軍后,就一躍成為了世界頂尖的青年鋼琴家,而在這一年多的流量曝光中,吳迪在各種場合里尊稱廖遠為師的現象也被人們所熟知。
外媒也曾對此大肆報道,作為“小廖遠”,吳迪的實力可圈可點,他的恐怖手速為他帶來大批的粉絲和流量,但也曾飽受各種專家的批評,認為吳迪在演奏時,只是一味的炫技,而少了專業鋼琴家應有的情感,因此始終難以真正登堂入室。
柴可夫斯基大賽的表現也是乏善可陳,只有在最終總決賽時,才擁有了僥幸的表現。
是的,所有人都認為,吳迪之所以拿到柴院冠軍,都不過是僥幸而已。
這對吳迪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好在他的心境調節的很快,在之后的一系列演出中,為粉絲和樂迷奉獻了精彩的演出,再加上時不時的公益行動,市面上的詆毀也漸漸消失不見。
他的信心已經建立起來了,在演奏中也顯得游刃有余。
只是在伊麗莎白大賽總決賽這樣的關鍵時刻,面對強而有力的妮可,年輕的吳迪心境難免出現了動搖。
“老師,我上去了。”
妮可下臺后,吳迪立即起身向廖遠行禮,然后才一步一步堅定的朝賽場上走去。
這一刻,全場掌聲漸漸響起。
“他真的從心底里把你當做老師。”
林微音看著吳迪的背影,莞爾一笑:“真可愛。”
廖遠揚起了嘴角。
對于吳迪,廖遠表面上其實并不太承認這樣的師徒關系,在柴院的那一夜他只是把自己理解的東西告訴了吳迪,或許有指點之恩,但還遠遠達不到師徒這樣的密切度,吳迪能有如今的成就,多數也源自于他自己的努力和天賦。
此時,吳迪向全場鞠躬,然后便是坐在了鋼琴登上,透過面前的鋼琴烤漆面板,他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雙眼。
堅定,毫不動搖。
全場安靜下來,第一道音符也隨之響起。
“咚咚!”
仿若春雷炸響,間奏緩慢的琴音一串串的出現在人們耳畔。
人們心頭微震,許多人臉上甚至都露出了訝異的神色。
這是……
選手妮可坐在臺下,看著雙手游走在琴鍵上的吳迪,忍不住牢牢的攢緊裙擺,“李斯特的《但丁奏鳴曲》嗎?”
作為李斯特非常重要的鋼琴奏鳴曲,《但丁讀后感——幻想奏鳴曲》在李斯特的整個鋼琴音樂創作生涯當中,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同時,這首曲子與中世紀詩人但丁所作的宗教性文學作品《神曲·地獄篇》也有著密切的關聯。
李斯特的所有作品中,九成以上都是標志性的炫技作品,這導致許多業內人士批評李斯特僅僅只是炫技之王,認為李斯特的作品,內容空洞。
但這首《但丁奏鳴曲》卻是難得的情感與技術兼備的作品,而且結合但丁《神曲》后,思想內容又是無比豐富,因此,一經問世后,也是為李斯特的大鋼琴家之路奠定了強大基礎。
現場甚至有人沒有聽過此曲,但從表現力來看,竟是絲毫不輸給妮可剛剛彈奏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個發現,讓周圍的媒體記者一片騷動,許多記者一經默默的在筆記本上書寫評價。
龍虎相爭,究竟誰能夠勝出,在這一刻成為了巨大的懸念。
請:m.ddxstx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