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信仰大有富余的白玉琦,連忙激活了釋放出來一看,只見庫峪城城門樓子上的閣樓光芒大作,照亮了整片地區!
白玉琦修建宿舍樓兼城墻的時候,是模仿華夏古式城墻修建的,所以在門洞上方的城墻上,還修建有一座城門樓閣。
而當白玉琦將[城樓之光]釋放出去,只見整個城門樓都像一只大燈泡似的亮了起來,將城門內外的區域照的燈火通明。
白玉琦見狀大喜,吩咐楊氏村民去將山后“天罡至陽大陣”的數百座鏡墻,調整了方向對準了庫峪城中,折射回來的光線照亮了整片苦谷!
雖然不如白天那么明亮,可折射[城樓之光]的鏡墻投射下來,卻也讓苦谷之中如同點亮了路燈一般,足以看清環境了。
解決了這大唐時代的夜間照明問題,白玉琦連忙連夜安排那些遠道而來的流民。
先是安排苦水村的楊氏村民一字排開大鍋大鼎,一邊在苦谷被休整的一片平坦的空地上開始熬煮食物,還一邊安排流民入住宿舍樓。
因為第一批來的流民不多,大概在3000左右,所以只用了宿舍樓一層的150個房間就安頓了下來。
而一千余名千牛衛和一千多名將作監派來的各類工匠,干脆就就近安排在了城樓周圍的宿舍中休息。
反正正逢夏季,山間氣溫到也不太涼,所有人打個地鋪也沒什么太大的問題,怎么也比他們在長安城外的窩棚強。
等到天明,以宿舍為單位,二十人一組上山伐木,運回大量的木料制作家具,主要是白玉琦設想中的雙層架子床。
然后還把流民之中的婦女組織了起來,從采買來的物資中取出大批的布匹縫制統一的制服……為了節省布料,白玉琦給出的制服樣式,干脆就是后世的T恤、沙灘褲模樣,女式倒是多加了一條長裙。
因陋就簡,炊事組、伐木組、縫紉組、搬運組……白玉琦差點沒忙到飛起。
好不容易將第一批的三千多人安頓下來,第二批的一萬多人又上山了,緊接著又是第三批的兩萬多人,連續忙活了好幾天,才將所有流民安頓下來。
而皇帝陛下派來的一千多名千牛衛和一千多名將作監工匠,則是全程一臉懵嗶的被白玉琦當作了搬運工,負責往新建的一排倉庫中收納搬運流民運上山來的各種物資。
特別是那些將作監的大匠,都已經開始懷疑人生了,我們不是來幫忙蓋房子的么?為什么跟驢一樣一直在搬東西?
這也不能怪白玉琦安排不周,實在是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
孫老道一下子弄上山三萬多人,他根本沒有心理準備,只能是想辦法先把流民們安頓下來再考慮其它。
至于把將作監的那些工匠當搬運工使喚,主要是白玉琦還沒想好讓他們干什么……建筑宗門什么的只是個借口好吧?
房子都是現成的,就算要再蓋什么他一個[塑石術]就搞定了,還要工匠干什么?
甚至連給流民們制造架子床,他也只是安排了流民伐木而已,搬運回來之后堆積在空地上,他一個[干燥術]下去就直接變成了干燥可用的木材,然后再一個[塑木術]就全搞定了。
那些工匠看到流民搬運回大量的樹木,還以為自己可以大展身手了。
結果興沖沖的回去拿來鋸子、斧頭、鑿子、錛子后,卻傻眼的看到原本堆積如山的圓木,已經變成了在空地上成片鋪開的奇怪雙層木頭床,流民們正在各自宿舍長的帶領下,興高采烈的往自己宿舍里搬床呢!
除了床之外,長條木桌、長凳、聯排儲物柜……等等各種宿舍常見的家具,也在白玉琦手中一體成型的被迅速制造出來,流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準備材料和搬運回各自的宿舍之中去擺放而已,這就更沒工匠們什么事了。
而那些被派來看管流民的千牛衛,也同樣感覺自己毫無用武之地,好不容易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這些流民那會鬧事?
再加上白玉琦從一開始就按照“宿舍長、單元長、樓層長”的編制,讓流民們自行推舉出臨時的管理者。
宿舍長管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宿舍20個人,單元長管一個單元里的20間宿舍,樓層長管一層樓里的20個單元。
本來只是流民之中較為有威望的人,突然之間還當“官”了。
這些好不容易看到生存希望的流民,干起活來自然是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更沒千牛衛們什么事了。
這座古怪、神秘的庫峪仙城之中所發生的事情,實在是讓他們有些看不懂。
不僅僅高聳的建筑、神奇的天罡至陽大陣,以及各種神秘的仙法等方面的,還有來自于庫峪城各種管理制度上的……誰見過讓一幫子流民一天吃三頓飯,要求保持衛生還指定地點大小便的?
為了讓流民們服從管理,還特地制定出了一整套詳盡復雜的管理制度。
小到每間宿舍的日常衛生值日,大到整座庫峪城的運轉,都有例可循、有條可參、有款可考。
獎懲制度森嚴的,讓這些出身軍中的千牛衛們,都禁不住的頭皮發麻。
最讓他們感到神奇的是,庫峪城的這些管理條例,并不是用強制的暴力來執行。
而是利用關乎流民們自身待遇的各種福利,來讓流民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看似寬松的約束,卻讓流民們戰戰兢兢唯恐觸犯,遠比他們在長安城中見過的各種管理方式,要行之有效的多!
說出來其實沒什么好神奇的,無非就一個字,扣工分!
庫峪城暫行的是所謂的“計件工分制”,也就是上山打一筐畜草2工分、縫制一件“工作服”2工分、煮一頓“工作餐”2工分、砍一棵樹獎勵3工分、把砍下的樹扛下山每人2工分……
諸如此類,根據工作輕重辛苦不同,發放不同數量的所謂“工分”。
讓流民不管是青壯老幼還是病弱婦孺,都能夠找到力所能及的合適工作來做,掙工分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