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衍武正為今后的事情苦思無方,事情恰恰就有了轉機。當看到菜市口電影院門口如潮人海之后,一個想法迅速在他腦中出現——倒電影票啊!
于是他馬上就順勢跟“小雷子”提出來,想在菜市口電影院做這個生意。
當徹底弄明白洪衍武的意思后,本來被嚇了一跳的“小雷子”,心里戒備卻瞬間消除,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下來。而且說實話,他還挺欣賞洪衍武這份兒靈感的。
只不過另一方面,畢竟電影票的價格太低了,即使加價毛八分的賣出去,又能獲利多少?再說,還有可能賣不出去,砸手里多少張就是賠多少張的錢啊!
所以“小雷子”認為,靠這個或許能賺點兒小錢,但要想養活三十來口子人,恐怕是相當困難的。
那么,在洪衍武隨后提出可以給他分一些利潤的時候,他就徹底當成了笑話來聽。不僅非常大方地推辭掉了,而且還半開玩笑地說,如果洪衍武他們今后掙得錢還不夠吃飯的,隨時歡迎來找他蹭飯。
對此,洪衍武則笑而不語,只是親熱地拍了拍“小雷子”的肩膀。
確實,如果現在他現在跟任何人說倒賣電影票能賺到錢,肯定都會遭到嘲笑,說他腦子有病,或者說得委婉一點,這家伙吹牛。
這可就是眼光與見識,相隔一世的差距了。
這個年代,人們幾乎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商業與經濟領域的常識。還沒有人懂得薄利多銷,積少成多的道理。
這一點,恐怕要到尹盛喜靠在前門賣幾分錢的“大碗茶”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商貿集團,大家才會搞明白
這個年頭,更沒有人了解什么投機理論。不懂得超常利潤只有在需求與供給不對等的情況下才會產生。
這一條,也只有當日后實行價格雙軌制,“官倒兒”盛行的時期,廣大人民才會清醒地認識到。
實際上,這門生意在洪衍武看來,簡直可以與在濱城倒賣海參相媲美,絕對是一座潛力無限,有待挖掘的金礦!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一門好的生意,主要就是由兩個方面構成的。首先是市場規模,其次就是需求與供給關系。市場規模龐大,需求多、供給少當然是最美好的狀態,而相反就是最糟糕的情況。
說白了,也就是物以稀為貴,一個最簡單不過的投機理論!
那么電影票又符合不符合這種情況呢?
當然符合!而且是再符合不過的了!
實際上,如果從市場規模來看,以1977年為例,據統計,當時京城的常住人口是八百七十一萬人。可當年全年觀影人數,就達到了兩億六千三百八十三萬余人次。
計算起來,這就等于京城所有人平均一年要觀影三十三次,可見這是一個有著多么龐大且旺盛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