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俗話說的好啊,人再得意也得夾著尾巴。
洪衍武這一眉飛色舞把實話禿嚕了,反倒惹來了沒必要的麻煩。
人家單先生一聽說是“華夏工藝品”商店買的,就知道這肯定是陰差陽錯從故宮流失出去的。
畢竟是故宮的研究員,職業的責任感馬上爆發,單先生竟然提議讓洪衍武交給國家。他表示愿意跟故宮收購部門說說,可以給他高一些的價錢把東西收走。
哎喲,得意忘形,這真是怕什么來什么呀。
洪衍武這一下就苦了臉,直告饒。
“別啊,單先生,我們哥兒倆好不容易把這玩意弄回來的,容易嗎?您別一句話,就給劃拉到故宮里頭去啊。那里頭什么沒有,可不缺這一件兩件的。我跟您說,這東西年頭可不夠,按國家政策它不算文物啊。我謝謝您,您就別逼我了,好不容易撿個大漏兒,我還想當傳家寶呢……”
見他反應如此之大,還說得如此可憐。單先生和王漢平都不由一起笑了。
不過單先生還在堅持,“你這東西確實算是國寶。難得的是一對兒,還無殘破,已經足夠進‘珍寶館’的了。所以,你才該把他交給故宮啊,這樣可以有更多的人民群眾看到它……”
洪衍武一梗脖子。“那可未必,我的單先生啊。您別誑我,行里邊的事兒我也知道點兒。真正的好玩意,可不是都給公眾展出的。再說就是可以展出的,那就都是真的嗎?比如說某些字畫,某些瓷器……”
這幾句正中要害啊,單先生一下支吾了。
洪衍武順勢又趕緊好言相求。
“單先生,說實話,這東西能到我手里,那也是緣分。您去‘華夏工藝品商店’看看就知道了,咱們什么好東西不是明碼標價在往外賣啊?那叫出口創匯。還就屬料器洋鬼子買的最多,因為咱這玩意兒是一絕,他們那兒沒有啊。其實要不是我這對蟠桃樹太不方便了,估計早流失到國外去了。我們這買下來,還算為國家立了一功呢。其實我知道您擔心什么,您不就怕我倒手轉賣,或是藏著掖著嘛。您放心,一是我保證好好保存,多少錢也絕不出賣。二我保證,以后絕對找個機會為公眾展出。茲要有人看,我就天天敞開大門給人看,絕不關門。真要那樣,那沒準比交給故宮還更符合您的初衷呢……”
這幾句話說的到位,單先生臉色還真猶豫了。
關鍵時候,王漢平又出面幫著洪衍武說了幾句話。
“老單啊。故宮就是再有錢,總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收進去吧?人家自己花錢買的,不愿意交公就算了。你都不在職了,還操這心干嘛!何況小伙子這話也沒說錯,有時候這些東西在私人手里,確實比在公家手里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嗯,你能說不是嗎?”
這么一來,單先生真就點點頭不言語了。
洪衍武這才松了口氣,心里既感謝王漢平仗義執言,也覺得單先生這位專家肯聽人勸,還挺開通的,倒不算是食古不化。
可是他完全沒想到,王漢平說這話居然也是有著特殊原因的。并不單是沖他這兩盆蟠桃樹說的。因為緊跟著,王漢平就對他仔仔細細說起了一件大事兒。
洪衍武等到聽完了,才真正領悟了王漢平剛才這話的意思,更是為兩位老先生來找他的真正意圖大吃一驚。
敢情今兒單先生和王漢平撞見洪衍武和陳力泉一起運東西,并不是巧遇。兩位老先生其實是特意等在大門口的。目的就是要跟洪衍武說個大事兒。
是一件什么大事兒呢?
為的是一件了不得東西。
這東西有多么了不得呢?
事關整個京城的安危。
這話聽著邪唬吧。可話得兩頭說,這東西要真說出來,后輩的年輕人或許能夠不當回事。但老輩兒京城人絕對一百一的認可。
那到底是什么東西呢?
得嘞,不賣關子了。直截了當,那東西是一塊兒巨大的木頭,金絲楠木,鎮守京城的神木!
自明清起,京城就有“五大鎮物”之說。
傳言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在京城的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設置了五個鎮物,用來震懾妖魔,以確保京城安寧。
中央屬土,鎮物是“萬歲山”,實際上就是聚土為鎮山的“景山”。北方屬水,鎮物是“頤和園”昆明湖邊的銅牛。南方屬火,鎮物是“永定門”的燕墩。西方屬金,鎮物是“覺生寺”(大鐘寺)的永樂華嚴大鐘。
而東方屬木,鎮物就是咱們要說的這棵“神木廠”里的金絲楠木了。
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神木廠在廣渠門外二里許,有大木偃側于地,高可隱一人一騎,明初構宮殿遺材也。相傳其木有神。”
還有“京師神木廠所積大木,皆永樂時物。其中最巨者曰‘樟扁頭’,圍二丈外,臥四丈余,騎而過其下,高可隱身。歲久風雨淋漓,已漸朽矣。”
這些文字都清楚地記錄下了“神木廠”在當時的真實情況。
“神木廠”具體位置其實是位于廣渠門外通惠河二閘的南面。大約就是今天東三環“雙井”地區。
這個地方的地名幾經變革,后來又分別叫做“皇木廠”和“黃木廠”,最后被叫做了“黃木莊”。軟膠囊,就連住在那兒的人,也沒幾個知其來歷的了。
可這個地方在明清兩代卻是極為知名的。
明初時永樂皇帝朱棣營建故宮紫禁城時,曾派人到四川、兩湖、兩廣等地采辦大量上好木料,這些木材經輾轉運輸,最后沿大運河運到京城,統一堆放木料的地方就是“神木廠”。
這些大木那都是世界罕見之物,其中尤以“樟扁頭”這棵木頭最為巨大,相傳其具有神力,可避邪治病,此后便被民間稱為“神木”。
到清代的時候,乾隆皇帝也曾兩次到“神木廠”觀覽“神木”,曾御題《神木謠》并制成碑,其中有“遠辭南海來燕都,甲乙青氣鎮漢輿”之句。更是正式坐實了“鎮物”之說。
而因見大木“已漸朽矣”,為使“神木”不再受風雨侵蝕,乾隆皇帝又下旨,命人在“神木”的西側建立了紅墻黃瓦的方形御碑亭。同時還建筑了七間相連瓦木結構的廊房,把“神木”覆蓋起來,周圍用青石欄桿圍護。
后來到了解放后,1953年的時候,一個樂器廠建廠在“黃木廠6號”的位置上。神木連同御碑都被圈進了樂器廠的大院。
雖然此時,“神木廠”四周已變成菜園,為神木建的廊房和御碑亭也年久失修,屋亭傾頹,透風漏雨。但房中的“神木”卻叩之依然有聲。
跟著到了“運動”期間,御碑被埋入樂器廠食堂的菜窖。
那根擔任著東方坐鎮重任的神木待遇更慘。因嫌它占地方,廠領導終于下令工人把它鋸成了好幾段,破爛一樣地扔在了院里晾曬。又讓它重新遭受風雨。
后來王漢平被請到樂器廠做木工指導的時候無疑中發現了這個情況,搞清始末之后,心疼極了,就跟單先生通了氣兒,想讓他出面讓故宮把“神木”收走,妥善安置。
可故宮的人看了之后,說那就是幾大堆兒爛木頭,什么文物價值都沒有,就完全放任不管了。這么著,那木頭還是只能那么擱著。
直到頭幾天,那樂器廠的新領導忽然又找到了“紅星家具廠”來,說想用他們院兒里的那些木材跟家具廠換三十張寫字臺。給廠子里那些平反后重新上任的干部們謀個福利。
王漢平當然想答應啊,可“紅星家具廠”的領導因為覺著樂器廠根本就用不著巴結,根本沒容他說話,直接就給拒絕了。
家具廠領導說他們不缺木料,更別說風吹雨淋過的糟木頭了。要寫字臺可以,得拿錢和工業券買。看在都是公家單位的面兒上可以適當優惠一下,但以物易物面談。
這態度一下就氣著樂器廠的領導了。走的時候撂了一句話,“你們家具廠別牛氣哄哄的,我們樂器廠也有木匠。真以為離了你們,我們就得吃帶毛豬?我還告訴你們,我們就拿那些‘糟木頭’自己做,刷鋼琴漆,保準兒比你們做的還漂亮……”
這話在家具廠領導的耳中當然無所謂啊。可王漢平聽了簡直魂飛魄散。
那可是明永樂建大殿的余材啊。天生楠木,專供殿庭楹棟之用。清王朝的時候,上品的金絲楠木就已經不好找了,那都沒舍得挪用。
好嘛,最后居然給做了寫字臺了,還,還刷鋼琴漆!這么好的東西,怎么能落下這么個下場呢?
別說魯班祖師爺要知道,氣的都能從墳墓里蹦出來。今后這事兒也會讓后人戳脊梁骨的呀。
六神無主下,王漢平趕緊就找單先生來討主意來了。
單先生一聽也急得夠嗆,倆人商量來商量去實在沒轍,最后就憋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干脆,就用洪衍武修房的錢跟樂器廠買木料吧。
當然了,這肯定不是要私下里挪用造房款,坑洪衍武一把。
單先生的意思其實是,反正花廳院兒的木閣樓也得重造。他原本規劃的是用兩千塊買杉木、榆木和香樟來修這個閣樓呢。
現在如果要能把金絲楠木拿下來用來造這個樓,那其實更好。雖說閣樓規制小點兒,那也總不至于像做寫字臺那樣糟踐了這樣的材料,論起來洪衍武還占了大便宜呢。
只不過這中間有兩點。一是必須得就此事跟洪衍武打個招呼,人家不同意也辦不成。二是要按樂器廠三十個寫字臺的條件,兩千塊的木料款還不太夠用,得說服洪衍武再給加點兒錢,另外還得弄些工業券。
這么一來,他們商量后就在洪家的大門口等洪衍武回家了。哪兒知道等來的是他正往家弄東西呢。
但這下倒也更證明了洪衍武的眼界和財力了。所以說完這番話后,王漢平和單先生都笑呵呵的。
他們無非是覺著這種一舉兩得的好事兒,大概十拿九穩了,洪衍武肯定不會反對的。
可事與愿違。洪衍武聽過之后琢磨了好一會兒,竟然深深吸了一口氣,面露為難之色,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