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有一次在潛邸的時候,阿瑪同我說,他老了,沒用了,我送他這把劍,就是想告訴他,他沒有老,他的軍功永存!”
早在她來大清不久,正值費揚古舊傷添新傷,一身傷痛,再不能上戰場了。
費揚古是皇太極在位時,就屢立戰功的功勛。
曾追擊藤吉思,擊敗蒙古土謝圖汗,以及參加和碩部落的戰爭。
后又委署護軍統領,征蒙古鄂爾多斯、察哈爾、大同等處,屢著勞績。
順治帝在位時間太短,費揚古便沒什么顯著的功勞。
到了康熙帝在位期間,曾任護軍統領和步軍統領一職,也曾跟隨康熙帝多次征戰。
直到他戰不動了,康熙任命他為九門提督,手下有數萬御林軍,保衛著京師和紫禁城的安危。
這個職位,一直延續到四爺登基。
可以說費揚古是四朝元老都不為過。
要說若音賞賜別的禮物,覺羅氏還不好意思接。
可這么有心的禮物,她不接反而不好意思了。
這種禮物,珍貴的同時,更是無價之寶。
當奴才把裝有寶劍的大匣子遞到覺羅氏面前時,覺羅氏笑著點點頭,“好好好,你阿瑪一定會很喜歡的。”
念完費揚古的禮物,接下來便是覺羅氏了。
“額娘,我知道你喜歡誦經,抄佛經,我送給你的,是一條由翡翠和紅色碧璽串成的十八子手串。”
十八子具有警示的作用的,因為十八子每一顆都有一種意義。
分別代表著六根、六塵和六識這十八界。
六根包括眼、耳、鼻、舌、身、意。
而六塵包括色、聲、香、味、觸、法。
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佩戴十八子具有心存善意,心向佛法的寓意。
“謝皇后娘娘賞賜。”這一次,覺羅氏是跪著接受的,她接過禮盒時,還慈愛地道:“回去后我就把原來的手串收起來,就用你這個,這樣往后我捻動佛珠的時候,就會想起你。”
緊接著,若音依次送了五格弓箭、五公主首飾,還有她自個親自畫的一副畫。
畫里畫的是荷塘風景,荷塘里有一對鴛鴦,祝福著他們兩口子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至于他們兩個的孩子,若音送了兩塊上好的納福迎祥玉佩。
就連大嫂,以及不在場的大哥,她也有準備。
這些禮物,都是她今年開春時,就讓人準備的。
每一樣禮物,也都是根據他們的喜好選的,同時,還有著深深的寓意。
由于有些禮物需要長時間的制作,她原本打算全部都制作好后,命奴才送到費揚古府上的。
沒成想四爺讓她們來陪她過端午節。
正好一并將禮物拿出來,一起送給她們了。
以前雖說也有送過她們東西,但沒有如此用心。
這一次,很多都是她親自挑選,且參與設計和描繪的。
為的,就是在她離開后,給她們留個念想。
人心都是肉做的,人與人之間,也是有磁場的。
若音賞賜禮物時真誠的話語,和每一件禮物的用心,覺羅氏她們都能夠真切地感受到。
可以說,每一件禮物,都送到了她們心坎里了。
一時間,原本還其樂融融的團圓時刻,可她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絲傷感涌上心頭。
就好像,這些禮物不是簡單的賞賜而已。
更像是告別禮物。
不過,她們不知道若音要離開大清,只道是許久不見,若音太過想念她們,竟是把這些用心的好東西都拿出來了。
覺羅氏紅著眼睛,低頭用手絹擦拭著眼角的淚。
若音佯裝不樂意地道:“額娘也真是的,大過節的,咱們一家人都要開開心心的,別傷感。”
聞言,覺羅氏破涕為笑,“我也不是傷感,只是覺得感動。”
好在這個時候,李福康進來,打破了這層傷感的氣氛,說是膳房的膳食準備好了。
若音便讓奴才布膳。
今日不同往日,若音的身份是皇后了,再不能一家人圍著桌子用膳。
而是幾個案桌圍在一起,若音坐在上首,覺羅氏一行人在下首。
每個人跟前,都有一疊剝好的粽子。
若音吃了半個咸蛋黃和肉粽餡兒的粽子,就沒胃口,吃不下了。
可瞧著旁人都還在吃,就她一人不吃,就又慢吞吞地吃了小半碗飯。
用過膳后,一家人喝茶,繼續聊家常。
孩子們就在大人身旁打轉。
期間,五格家的晴姐兒突然走到若音身旁,歪著腦袋好奇地看著若音。
若音一把將她拉到懷里,低頭笑問:“看什么呀?”
晴姐兒先是害羞地縮了縮身子,然后沖著若音天真地笑,“姑母,你真好看,你的簪子也都好漂亮。”
“晴姐兒,不許無禮!”五公主道。
晴姐兒看著她額娘五公主,一臉的不解,說實話和夸人,也是無禮嗎?
若音一看就知道,五格是個女兒奴。
之前他家三歲的兒子,不過是苦鬧了幾聲,他一個眼神就嚇得孩子不敢哭了。
瞧著在家的時候,沒少受軍事化訓練,惹得五公主好一陣心疼。
到了晴姐兒,換成五格這嚴父不忍心唱黑臉,只好五公主唱黑臉了。
若音嬌嗔地瞪了五公主一眼,沒所謂地道:“孩子好不容易進宮見我一面,又好不容易到我跟前親熱,要是被你給嚇跑了,小心我跟你急。”
有了若音幫晴姐兒說話,五公主倒是沒再說晴姐兒,只是道:“皇后娘娘就慣著晴姐兒吧。”
若音輕輕一笑,她指了指自個頭上的鈿子,問晴姐兒,“哪個好看呀?”
“這個最好看。”有了若音撐腰,晴姐兒指著若音頭上的銀鑲玉蝴蝶簪子,“這個蝴蝶簪子好看,好似會飛走一般。”
若音:“喜歡呀,喜歡姑母就送給你好不好。”
“使不得,千萬使不得!”五公主忙制止。
可若音已經把頭上的銀鑲玉蝴蝶簪子取了下來。
她不顧五公主的制止,就把簪子對著晴姐兒的一字髻,順著秀發輕輕推了進去,簪在晴姐兒的發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