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廬陵縣,是今江西省吉安市。
歷史上有著兩處被風水師們稱為最理想的陽宅,一個是孔府,地處山東泰山之下,另一個是張天師府,地處江西龍虎山。龍虎山位于鷹潭市也就是南昌,距離廬陵有著約莫三百公里,這是現代的距離,現在交通不發達,許多路段沒有出現,其距離應該更遠一些。夜搖光下定決心,一定要去龍虎山看看,龍虎山得名于張天師:丹成而龍虎現。是一塊由古至今的風水寶地。
而廬陵最出名的山,在現代就屬于青原山,青原山被南宋詩人楊萬里稱之為:“山川第一江西景”。楊萬里作為一個江西人,說出這樣的話,可見青原山的風光之秀麗。
夜搖光出了家門,繞半個圈就可以直接上山。山光秀麗,峰巒連綿,古木蒼郁,爬到半山腰四周望去更是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
很像青原山,但是又有些差異,不知道是不是經過千多年的歷史演變,所以神似而貌不似,但是這里的自然山水卻是要比當年她去的青原山好上千百倍。
夜搖光一邊走,看到能夠挖的野菜就隨手挖起來,但更多的是觀察地勢,所謂三年尋龍,十年點穴。龍脈自古都被稱為測繪之最,風水之巔。其難度古往今來都是極高,夜搖光可沒有指望一日就能夠看出什么來,更何況她現在手上一點工具都沒有,至少得等她弄個羅盤出來再說。
羅盤,據文獻記載,是出現于宋代。
最早是南宋曾三異在因話錄記載:‘地螺或有子午之正’,這里的地螺即是地羅也就是羅盤,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之中也出現記載。
還不知道這個衍生出來的朝代發展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道有沒有羅盤,不管有沒有,夜搖光都決定自己動手做一個,首先就得尋找一塊好的天然木材。
所以,夜搖光一路行來,幾乎將所有的樹木都盯了一個遍,但是材質都非常普通,既然要做就不能將就,外圍都是一些普通的樹木,好一點的樟木都沒有。
望著山林深處,夜搖光為著小命還是沒有再深入,這深山里可是什么野獸都有,以她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應付,暫時就到這里,若是實在急需羅盤,也可以去木匠木材市場那買一個,所以說來說去,她現在最缺的還是銀子!
背著挖的野菜夜搖光就往回走,往下可以清晰的將整個村落盡收眼底,不得不說這塊地還真是一塊不錯的天然風水寶地,青山環繞之間,空地疏朗,居所前方也有流水經過。改動一番,就能夠形成一個絕佳的“玉帶環腰”的格局,能夠造福整個村子里的人。
杜家村人口相對其他村莊比較多,雖然外來人口也不少,但大多也算樸實善良,對他們兩個孩子也算多有照顧,以后等到她家小未婚夫有了威望,她是不介意這樣來回饋鄉里,更何況這也是一件功德。
走到山的岔路口,夜搖光突然停住了腳,繼續往下是回家的路,往右走則是安葬柳氏夫婦的地方,雖然距離還很遠。夜搖光抬頭看了看日頭,覺得不算晚,就朝著右邊而去。
葬墓也是玄學一大文化,陽宅影響一家人,陰宅影響幾代人,由此可見陰宅的重要性。
柳氏夫婦的墳頭在夜搖光的記憶之中位置都不錯,但是未免意外夜搖光還是親自又去看一遍,發現除了一些無關緊要的瑕疵以外,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葬法整體都還好,她也就高高興興的回了家。
因為去看了柳氏夫婦的墓地,夜搖光走了另一條路,下山就在村中央,才剛剛走進村子里,就看到人不斷地往村尾跑去,這個時候不應該是農家炊煙起,做晚飯的時候么?
“真是造孽啊,我就說杜德家的一看就不是正經人。”
“是啊,平日里也不跟我們說話,有啥事竟然自個兒就跑去尋別家男人。”
“杜德還躺在床上,整天妖妖嬈嬈的,誰看不出她那心啊,我早就提醒杜大牛家的老婆子要看好她這個兒媳婦,老婆子總不聽,這下出事了吧?”
路過的人群都在議論,夜搖光頓時明白是啥意思了,對于這些事她沒有啥好奇心,村子里消遣本來就不多,難得出了這么一個事兒,也不怪這些人往那邊跑,而且這又不是一般的事情,關系到整個杜家村的名譽,大家自然都要去,說不定一會兒還要開祠堂呢。
“搖光丫頭,我看到你們家湛哥兒也去了那邊,你回去作甚?走一起去看看。”夜搖光不想去,但架不住熱心的人。
拉著她的是一個中年婦人,衣裙雖然老舊但是干凈,頭發也盤的一絲不茍,臉上帶著笑,也不管搖光的意愿拖著搖光就往村尾走。這婦人姓何,因為村里嫁進來的何姓女人好幾個,所以大家都叫她何三嫂,她家的男人在家里行三。
何三嫂為人很熱情,喜歡串門子,嘴巴有些管不住,但是心善。
夜搖光聽到溫亭湛也在,就有些意外,按理說他不像是好奇心重的人。她自然不知道是溫亭湛見她許久未歸,擔心她出事外出來尋,但是走了一圈她常去的山頭都沒有人,于是就來村尾看看,村尾李鐵家的大姑娘和夜搖光感情極好,所以就撞上了這檔子事。
夜搖光等人去的時候,村尾杜德家已經圍滿了人,偌大的院子都站不下,外面也聚集了十幾個,里正杜厚林已經到了,連帶著杜郎中還有族里幾個比較德高望重的老人都在。
夜搖光擠不進去,也懶得擠,反而退到人群之外。
聽到細微的哭聲,才轉過屋腳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娃渾身是泥的靠著墻,抱頭低泣。雖然看不到臉,但是熟悉的身影,夜搖光還是認出來是杜德的長女杜鵑。
“別哭了,你爹不會讓你娘有事。”見到了,終不能視而不見走開,夜搖光只好安慰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