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賀歲檔,除了上映影片數量為歷史之最以外,電影大盤的增長,也是華夏電影里程碑的一頁。
從2012年11月22日賀歲開啟,到2013年3月結束,為期近100天的賀歲檔大盤,總票房約為68億。相比2012年賀歲檔電影大盤的40億,增長了近70。其中華語片份額超過80,可謂戰績驕人,和西片強勢的去年形成強烈反差。
在這一上映時段,共誕生了14部過億電影。其中9部過兩億,6部過3億,4部過5億,3部過8億,2部過10億。
整個賀歲檔大盤,始于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終于星爺的《西游降魔篇》,是華夏電影史上迄今最成功的檔期。期間創造了多項票房和市場紀錄,見證了華夏觀眾的消費能力以及華夏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
這一點,對于華夏的電影人來說,有輸也有贏。華夏電影的風向標已經改變,“唯大片是瞻”的年代已經成為了過去時,市場的自由化給了觀眾充分的選擇權。
這正應了華夏的那句老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陸非凡記得很清楚。在電影大時代到來之前,華夏電影的票房走勢,一般是按照大牌明星數量,導演的咖位,以及院線的拍片來看的。基本上一部電影上映,從初期的演員配置就能預測出大概的票房來。
但從2013年開始,這種模式就將一去不復返了。電影開始真正的順應市場,迎合觀眾的口味和潮流。最終想要成為贏家,還是要靠口碑和質量說事。
還是那句話:”好電影未必就一定有市場,但是爛電影就一定會撲街。“
當然了,有贏家,就一定會有輸家。
2013年,賀歲檔的贏家就那么幾個,但輸家就真的太多了!
那些小制作的影片,想要在大片云集的賀歲檔撿漏的就不說了,畢竟不是誰都可以復制寧昊和陸非凡小成本逆襲的案例的。之所謂說這種小成本逆襲是黑馬,就是因為這種模式是極難復制的典型。
就單說那些制作成本比較高的電影,超過半數,都在賀歲檔折戟沉沙了。其中最慘的,就要數高宇的新東家,華誼兄弟了。
高宇翹了《大上海》的戲,跑去客串陸非凡的電視劇,雖然在華誼高層的那邊不算是什么大事,但為了照顧底層人員的情緒,不把這其中的人情關系過于明朗化,于是最終還是把高宇從《血滴子》的主演名單中剔除了出去。
當然了,高宇原本要出演的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角色,剔除也就剔除了。正好給了他時間去揣摩《精忠岳飛》中的角色。
小明哥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原本因為高宇翹戲的事,他很是不滿,都已經打算找機會好好教訓一下高宇了。但隨著公司把高宇從《血滴子》的主演名單中剔除之后,小明哥又開始覺得有些對不住高宇了。
小明哥出道至今,還算是順風順水,極少經歷這種在高層之間才懂的人情往來。所以就因為這件事,莫名的讓他覺得有些對不住高宇。以至于在籌備《精忠岳飛》的時候,小明哥一直在和導演商量,是不是適當的給高宇加點戲。
高宇并不清楚小明哥在私下里做的這些事情,要是他知道了,非哭出來不可。早就聽說了陸非凡在年后可能會有一個”大項目“,高宇正摩拳擦掌的準備去訛一個角色回來呢。相比較華誼這邊等級嚴格的氛圍,他還是更喜歡待在陸非凡的劇組里。
不過小明哥的愧疚感,還是出現的太早了。
等到《血滴子》的票房以及口碑出爐,高宇的心情是慶幸,小明哥則就是蛋疼了。
這部總投資額高達7200萬,匯集了小明哥,文彰,李雨春等一眾當紅明星,更有金世杰,余彣樂等演技派加盟的電影,在上映的首周,票房還不到150萬,可謂是撲街撲到了姥姥家去了。直到下映,總票房也才堪堪到達7180萬元,離投資額度都還差了20萬。就算是對與電影體制再不清楚的觀眾,也知道了這部電影絕比是個賠錢貨。
華誼是目前華夏娛樂圈里,為數不多的已經上市的娛樂公司。
上市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除了股票隨時可以變現之外,所有持有原始股份的骨干,身價也會倍增。比如小剛導演,再比如小明哥。
但娛樂公司上市有一個最明顯的壞處,那就是股票的波動,會隨時和公司上映的電影聯系起來。
比如在華誼上市之初,有著”馮氏喜劇“加成的光環在身,股票開盤就直接漲停,讓原本對于股市抱有戒心的小剛導演笑的牙花子都露出來了。
但隨著這幾年”馮氏喜劇“的加成以及口碑越來越低,華誼投資以及制作的電影質量不斷下滑,隨之而來的,就是股票價格的滑落。別看單股的價格不明顯,但隨便波動一下,蒸發的市值就夠王氏兄弟心疼好一陣子的了。
所以,《血滴子》的撲街,如果放在一般的電影公司里,不過就是賠了一部電影的投資資金而已,但對于華誼來說,電影只要是賠了,就不僅僅是當初投資的資金打了水漂,連帶的,公司的股票又開大幅度的下跌,損失的可遠遠不止這一部電影的投資錢了。
也就在華誼上市之初,華夏曾經掀起過一股娛樂公司上市的熱潮。但隨著弊端的越來越明顯,大部分不想圈一波錢就跑路,想按部就班做電影的公司,都延遲了自己的上市計劃。
當然了,雖然對于大部分電影公司來說,今年的賀歲檔就是一個”絞肉機“,撲掉了無數的炮灰。但對于華夏總體的電影市場來說,2013年的這個賀歲檔,預示著華夏票房盛宴的開啟和到來。
前文當中就說過,華夏的電影史,分水嶺很明顯。在2013年之前,縱觀華夏影史,票房別說是破十億,就是票房破億的電影,都屈指可數。電影大盤常年處于一個穩步提升但鮮有爆發的狀態。
但從2013年開始,華夏的電影大盤,突然就呈現出一股井噴的態勢來。票房過十億的電影比比皆是,甚至票房過億已經成了娛樂圈作為導演是否適應市場的硬性指標。
一部電影上映之后,如果是文藝電影,票房沒有過億,導演還能找到一些說辭。但如果是商業電影,那就不僅僅是”爛片“兩個字能解釋的了,那就是導演對電影市場絲毫沒有把握的體現。
這就比如教育部突然宣布全國高考題目的難度提高一個檔次一樣,有人歡喜,有人愁。
對于陸非凡來說,電影大盤的提升,意味著華夏的電影市場,終于有了足夠的消費能力來支撐大制作的成本和收益了。自己心中那些只有大市場才能支撐的大制作也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時意味著,陸爸爸的兒子,可能要發財了!
但對于那習慣了在電影大盤里檢漏,靠著噱頭以及明星光環來圈錢的電影公司來說,一個越發成熟的市場,開發的難度就越發的大了。因為觀眾越發的精明了,也就意味著,大家對于爛片的容忍度越發的小了。
當然了,有的公司慫了,覺得風險太高,目前華夏的電影市場已經不適合撿漏了,于是選擇了退出。但還有些公司,看到了另一條道路,比如在此次賀歲檔,大放異彩的幾個人。
徐朗這段時間真的是痛并快樂著。
要說《泰囧》的成績太好,導致了自己有壓力甚至煩躁的話,不說廣大網友,陸非凡首先就會噴他一臉。但不提電影帶來的壓力,就是這段時間不停找上門的各大投資商,就讓徐朗感覺到了資本市場的惡意。
有不少不懂電影,但是對于資本的運作門清兒的公司,主動找到了徐朗。目的無外乎就是想請他拍電影,就是看重了《泰囧》的風格對于市場把控的精準。總之一句話,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只要徐朗肯拍,一切條件都由他說的算!
徐朗敢答應嗎?答案是不敢!
類似的情形,陸非凡早在《人在囧途》口碑爆棚的時候就遇到過了。也是經過了近一年之間的接觸,圈里都得到了”陸非凡這個人太軸,就是一根筋“的共識,所以陸非凡才能這么清凈。即使是這樣,劉曉茜依舊時不時的就會接到資本公司尋求合作的電話,何況是目前的徐朗了。
別說是徐朗,《泰囧》當中的主演們,有一個算一個,此時都是窩在家里,手機關機,不敢隨便出門的狀態。只要是腦子還正常的演員,對于這種突然找上們來,不問緣由就大把掏錢的投資公司,都會抱有警惕的態度的。何況是在娛樂圈已經打磨了這么多年的老幾位了。
高博甚至偷偷的在和徐朗商量,干脆隨便找個劇組先進組得了!只要有檔期在身,任他是誰的面子,也都有了足夠的理由來拒絕。
于是,就在2月19日,大年初十這一天,在陸非凡返京的時候,徐朗和高博兩人,全副武裝的出現在了京城國際機場,要第一時間和陸非凡商量。畢竟論劇本的質量,還是陸非凡這邊的創意最靠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