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蜀漢之莊稼漢

第1167章 歲月無憂愁

更新時間:2022-07-08  作者:甲青
前來祭拜丞相,并不是馮都護一時心血來潮,也不是為了避免與宮里發生直接沖突,更不是為了散心。

當然,上面的原因,都有那么一丟丟。

另外的一丟丟,則是順便履行一下中都護的職責。

他要過來視察一下武關的防備情況。

武關在司馬懿退出關中時,被魏軍大肆破壞。

雖然依靠藍田以東的山勢,也能勉強算是一道關卡。

但終究是沒有武關的險要地勢讓人覺得安心。

所以在修復完潼關之后,馮都護又立刻讓人修復武關。

并派了句扶和孟琰兩人同守此地。

從山上下來后,馮都護一行人在丞相廟祠旁邊的舍館住下。

天子遷都長安后,蜀地到關中的商旅越來越多。

前來長安的商旅,大都習慣先到南鄉的忠義祠祭拜一番,保個平安。

然后再順道走子午谷向北雖然子午谷不適合走大軍,但商旅卻是無礙如果時間充裕的話,也會到丞相祠祭拜一下。

人流量增大,自然就會有市場需求。

再加上藍田又是正對著南陽盆地方向,隨著漢魏這兩年的平靜期,也偶爾有人從荊州那邊,走商洛道過來。

所以在藍田丞相祠這里,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聚集地。

既然是小小的聚集地,所以聚集地里的客舍肯定也是小小的。

馮都護一行人,再加上護衛,人數不少,客舍是住不下的。

他們是在不對外人開放的舍館住下。

“拜見中都護。”

駐守藍田的孟琰聞訊而來,在舍館的某個廂房見到了馮都護。

自武關重新修復后,孟琰和句扶,一人守藍田,一人守武關,半年一換。

如今正好輪到句扶守武關,所以只有孟琰一人前來。

“起來吧,我與孟將軍,也算是老熟人了,這里沒有外人,就不要這么多禮了。”

馮都護指了指旁邊的位置,“孟將軍請坐。”

當年馮都護出任越巂郡長史,孟琰正是名義上的太守。

兩個算是共過事。

馮都護平定越巂夷人之亂,讓越巂與錦城之間的大道重新恢復暢通后,曾無意中說起新建的無當營還缺一些特有的毒箭。

孟琰當時還好心好意地幫忙尋找毒草。

哪知馮某人借口拉練,直接就把隊伍拉到漢中去了。

弄得一心想要與馮都護搞好關系的孟太守差點心態不穩,忍不住罵了一句經典話語:

“馮鬼王的話果真都是鬼話,一個字都不能信”。

當然,這些事都已經過去了。

大伙要向前看。

不過曾與馮都護共過事的經歷,如今反而成了孟琰平日里吹牛皮的資本。

只是吹牛皮歸吹牛皮,但此時再次見到馮都護,特別是看到馮都護身邊坐著左右夫人。

孟琰卻是不由地有些小心謹慎起來。

因為當年在越巂的時候,孟琰可是見過關家四郎的。

這關家三娘與關家四郎的關系,他自然不敢四處宣揚,但心里也是有所猜測。

按理來說,關家四郎娶了自己的侄女,關系應該更近一層才是。

但孟琰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與孟獲雖說是兄弟,以前確實很不錯,但自從丞相南征之后嘛……反正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正是因為想到這一層,孟琰這才變得有些謹慎拘謹。

所以聽到中都護這么一說,孟琰也不敢托大,仍是道了一聲謝:

“謝過中都護。”

然后這才坐下。

此番孟琰過來,倒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事,只是把武關近年來的情況,跟馮都護詳細說了一遍。

雖然有公文往來,但既然馮都護到了藍田,自然是親自當面匯報,更為清楚一些。

孟琰說完,馮都護沒有過多評價,只是略一點頭,轉而問道:

“宛城那邊的賊人情況如何?”

“回中都護,荊州現在的刺史乃是毌丘儉,此人似乎頗有些軍略,在武關道的東端,沿著丹水另筑起了關城。”

武關道,起自長安,經積道、霸上、止陽、藍田、峣關、上洛、武關、丹水、淅、麗等地至宛城。

其中從峣關到丹水這一段,最為險要。

失去了關中,武關離宛城又太遠,且路途險遠,所以也守不得武關,最后只能毀關而走。

但面對關中的威脅,宛城又不得不在武關道東邊出口處,嚴加防備。

馮中都護聽到毌丘儉這個名字,不由地笑了一下:

“毌丘儉?這個人確實有些軍略。”

右夫人在旁邊插了一句:

“毌丘儉不是河東人士么?現在河東不少家族也算是棄賊歸漢,有沒有辦法通過河東的家族,與此人拉上關系?”

馮都護搖了搖頭:

“恐怕很難。此人乃是魏賊的死忠,與那些世家不一樣。”

聽到馮都護這般肯定的話,就連左夫人都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馮都護。

現在正是魏賊人心不穩的時候,連魏賊的尚書令都能棄官來投,怎么阿郎就知道這個毌丘儉一定會忠于賊人?

馮都護臉色如常,卻也不多加解釋。

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辦法解釋。

原歷史上,高平陵之變后,司馬氏奪權專政,導致忠于曹氏的魏國將軍不滿。

淮南發生了三場叛亂,分別是:

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及諸葛誕之叛。

史稱淮南三叛。

這三場叛亂很有名,所以馮都護比較清楚:

這幾人都是魏國死忠。

現在的魏國,淮南都督是王凌,荊州刺史是毌丘儉,所以這兩個軍事重地皆是聽命于許昌。

“不過就算是他忠于魏國也無妨。”

馮都護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而是轉而一笑:

“就算是他再有軍略,也不可能改變天地之勢。丹水再險,能險得過武關?”

“武關他們都守不住,沿著丹水,他們就能守住了?”

“再說了,他們的南邊,還有吳人呢。”

荊州乃四戰之地,此言誠哉。

特別是失去關中以后,原本是作為襄樊防線的支撐后方的宛城,一下子就成了前線。

現在的宛城,有如昔日關老君侯鎮守的南郡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孟琰聞言,眼睛一亮,他低聲問道:

“中都護這是,有意從武關出南陽?”

若是當真如此,那鎮守武關的自己等人,豈不是有機會成為先鋒?

馮都護看了孟琰一眼,神色澹然:

“今年春旱,雖說大漢不虞糧食之缺,但主要精力仍是要放在民生上,哪有時間考慮出兵的事?”

“再說了,關中一戰,打光了這些年留下來的積蓄,民間就算是連續三年風調雨順,也才能積蓄出一年的糧食。”

前漢實行征兵制的時候,男子在二十歲的時候就要在官府登記,但二十三歲才開始正式服兵役。

為什么?

就是因為二十歲算是成年,但要在家里耕種三年,這樣才能給家里攢夠一年的余糧,然后再去服兵役。

這就是三年耕一年儲的原則。

季漢現在可能要好一些,但仍是沒有完全脫離這個原則。

除非加賦稅。

關中之戰才過去三年有余,但遇到這一場旱災,百姓今年恐怕攢不下什么余糧。

至少要多攢一兩年賣糧給吳國那是大戶人家的事,和普通百姓沒有什么關系。

“魏賊雖然襲擊武關的可能性不大,但你們仍是需要時刻注意打探宛城的消息。”

馮都護叮囑道,“這兩年天下應該不會有大戰,但以后肯定是會有的。”

“漢吳互為盟國,約定平分天下,而荊州現在正是處于三方交匯之地。”

“說不定,哪一天吳國會請我們從武關出兵,幫他們打荊州呢?”

萬一哪天吳大帝不想當合肥戰神了,轉而把目光看向襄樊呢?

獨自攻不下合肥,那讓大漢幫忙攻下荊州全部以吳國不要臉的尿性,這不是不可能的。

孟琰聞言,不禁略有失望。

不是出兵自己拿下宛城,而是幫吳國拿下整個荊州?

那大漢出這個力,能得到什么?

不過這種軍國大事的決定,他也不敢輕易置喙,只得應了下來。

祭拜完丞相,又確定了武關的守備已經完

鉛筆小說23qb.net

整,馮都護這才派人先把丞相夫人和孩子送回長安。

而他自己,則是繞了一圈,又去了一趟潼關。

然后這才轉回長安。

待他回到府上,已是七月。

比馮都護早些時日回府的右夫人向他說了一件事:

“太子前兩日來了一趟府上。”

“哦?過來做什么?”

馮都護這趟出門,雖然走得不太遠,沒有出關中,但感覺有些勞累。

畢竟正值一年里最熱的時候,光是呆在屋里都覺得讓人悶熱無比如果沒有冰鑒的話。

“自然是認認門,順便出宮長長見識。”

右夫人一邊給馮都護扇扇子,一邊有些嗔怪地說道:

“再說了,不管雙雙喜不喜歡,兩人總得先認識一下吧?”

馮都護躺在躺椅里,聞言斜眼看了下右夫人:

“認門倒是能說得過去,但出宮走兩步就能長見識?”

馮府離宮里才幾步路?

換作別人家,或許太子在宮里見過的東西,確實算得上有見識。

但我馮明文的女兒是什么人?

小小年紀,從隴右到涼州,再從涼州到關中,現在連關中都轉了好幾圈。

再加上府上的學問和東西。

論見識,同齡人有幾個能比得過她?

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容易被騙,就是因為見識太少,不了解某些東西和事情。

以后不管是誰想要哄騙馮家女,光是見識這方面,就是一個絕高的門檻。

這是來自馮岳父的滿滿惡意。

不能騙,那自然就只能用真情打動了。

“終究是走出宮看看外面了嘛。”

右夫人還是要給自己的外甥說些好話的。

“而且太子來的時候,正好看到府上的孩子在練武。我看他是頗為羨慕,就是不知阿姐愿不愿意太子也學武。”

雙雙和阿蟲已經十一歲了,阿順九歲,都不算小了。

至于三個小一些的,也有六歲了,正是開蒙和打根基的時候。

再加上一個諸葛瞻,足有七個孩子,夠開一個小班了。

這么孩子聚到一起,自然是熱鬧。

太子與阿順年紀相彷,比雙雙和阿蟲還要小一些,肯定也喜歡熱鬧。

只是……

馮都護有些奇怪地問道:

“練武的時候阿蟲和阿遲沒挨打么?”

右夫人失笑道:

“我們出去這些日子,他們手腳都生疏了,哪有不挨的?”

“太子不怕?”

聽到馮都護一說,右夫人也有些皺眉起來,努力地回想了一下:

“好像,還真沒有?唉,你這么一說,倒還真是奇怪。”

馮都護哼笑一聲,不語。

可憐的娃,在宮里都被憋成什么樣了,連挨打都羨慕。

“笑得這般古怪,又在想什么見不得人的事?”

右夫人不滿地拿扇子拍了一下他。

“能有什么見不得人?我是在想,陛下的子女也不算少,怎么太子看起來反而像是沒有玩伴一樣呢?”

“哪能一樣?”

右夫人嘆了一口氣:

“要說我這個外甥吧,性子倒是不壞,來府上的時候,沒有說出自己的身份,行事倒也規矩。”

“而且從他想要跟著府上的孩子練武看來,還是有一些血氣的。”

“只是阿姐就他這么一個兒子,平日里自然是寶貝得不行,再說了,宮里和府上能一樣嗎?”

“尋常的皇子皇女,可不敢像府上的孩子一樣玩鬧。”

馮都護奇怪地看了右夫人一眼:

“你跟我說這些宮禁之事做什么?不知道這是外臣不能隨意打聽的?莫要害我。”

“少給我裝湖涂!”右夫人又是用扇子拍了一下,“說了這么多,我就不相信你聽不出來。”

“若是宮里當真讓太子到府上求學練武,你愿不愿意?”

馮都護打了個哈欠,這大熱天了,一躺下就想睡覺。

“我無所謂,但皇后能舍得?我可提前說好,太子來這里,只能瞞著身份過來,最多也就是以宗室的身份。”

“我可不想府上的孩子小小年紀,在自己家里,還要縮手縮腳。”

“打鬧也好,打架也罷,該打打,該罵罵,可不慣著。”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推脫,不惹這個事。

阿遲剛過來的時候,每次上門都是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

彷佛馮府就是地獄深淵,一入深似海,再也不能活著出來的那種。

但馮都護是丞相的半個弟子,關將軍又是丞相夫人的養女。

兩人代丞相夫婦教子,沒半點毛病。

太子可就不一樣了。

就算再怎么提前說,但皇后心里最后怎么想,誰能把握得住?

只是在親事上,拒絕了宮里這么多次,要是現在連太子都不讓上門,豈不是相當于明說就是不想讓雙雙嫁太子?

那可是欺君之罪說好的只要雙雙喜歡就行,現在你又給我玩這一套?

真以為皇后不能自稱“朕”?

“就算是宮里的先生,皇子皇女犯了錯,該打也是要打的,要不然那就是先生的失職。”

右夫人倒是覺得理所當然。

而且她覺得太子這個年紀,跟同齡人多接觸,未必不是件好事。

“阿姐現在可能沒有這個心思,但陛下可就不一定了。”

右夫人小時候經常進宮玩,自然知道陛下小時候并不缺玩伴。

因為那個時候,宮里有不少忠烈之后。

如霍弋,就是被先帝收養在宮里,陪著陛下一起長大。

陛下現在想要給太子找幾個玩伴,也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陛下能不能說動阿姐,這可就難說了……

馮都護卻是有些不太耐煩:

“怎么管教太子,那是宮里的事情,你看著就好,不要沾惹太多。”

一點都不沾惹肯定是不可能。

斬不斷的血緣,更別說兩姐妹的關系從小就不一般。

不過右夫人也同樣理解馮都護的心理,她嘆了一口氣:

“我明白。”

“過幾日,我打算去一趟北邊。”

“北邊哪里?”

“自然是五原和平城。”

“不行!”

右夫人一聽,立刻就斷然否決了他的想法:

“才剛剛回來,又要走,就不能在府上多陪陪我嗎?”

馮都護一怔。

這是什么話?

右夫人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粘人了?

右夫人賭氣般地轉過身去:

“你走吧!走得越遠越好!最好不要再回來。”

“你這是怎么啦?”

這小情緒來得莫名其妙的。

“阿漠出生的時候你要外出征戰,難道第二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你也要不在我身邊嗎?”

右夫人想起左夫人生雙雙和阿蟲的時候,這個人就算不在身邊,還留了催產詩。

生阿順的時候,則是一直守在產房外頭。

自己呢?

卻是什么也沒有。

實是委屈得不行。

眼淚開始吧嗒吧嗒地掉下來。

“啊?”

原本懶洋洋窩在躺椅里的馮都護,頓時就是垂死病中驚坐起:

“有了?”

“月事已經兩個月沒來了……”

“莫不成老子的染色體當真要翻身?”

“什么?”

“沒什么,就是希望生個女兒。”

“憑什么?我就是要生兒子。”

“也行,生個龍鳳胎,就像雙雙和阿蟲一樣。”

正值黃金歲月的右夫人,正值身體最好的階段。

前面又生過一個,應該不用太過擔心。

“那還差不多。”

右夫人這才滿意一笑。

馮都護伸過手,幫她擦干淚珠,嘆道:

“初見夫人時,正是鳥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時,這一晃,都準備要二胎了。”

“鳥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正是兩人初見,馮郎君送給張小娘子的句子。

“去!”

右夫人想起那時,臉上亦是略有羞澀地一笑。

因為那個時候,她也同樣送了馮郎君一句“巧言令色”。

鉛筆小說23qb.net

在搜索引擎輸入 蜀漢之莊稼漢 龍之谷中文 或者 "蜀漢之莊稼漢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蜀漢之莊稼漢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