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大亂,昭帝遭遇敵國死士襲擊的消息傳來的時候,蘇離正與太子殿下執棋而弈。
聽到這么大的消息,太子殿下不慌不忙的用黑子把蘇離的退路堵死了,這才慢悠悠的對來人問道:“都準備好了嗎?”
“一切準備就緒。”
蘇離盯著棋盤想了會,白玉一般的手指,輕輕的把一粒棋子往前一推,剛才太子對她的圍剿之勢立馬兵分瓦解。
“太子好手段...”蘇離偏過頭好奇的問道:“你是怎么說服昭帝讓他配合你揭露二皇子的狼子野心?”
軒轅白啟微微一笑,“你太小看一個帝王對自己權勢的維護了。”
“酣睡之塌豈容人染指。”
幾日后,聽聞昭帝在秋闈中受驚嚴重,太醫所的所有御醫全部被招進宮中。
傳出來的消息也是昭帝怕是不大好了。
朝中早已罷朝好幾日,暫時由著太子處理政務。昭帝一道口諭,所有的成年皇子均被召入宮中。
一時間因著這個變故,整個京城都變得肅蕭,更是人心惶惶。
朝中文臣武將一個個全部緘口不語,京中流言漸起。
背地里大家都說,昭帝怕是熬不過這個冬天了,現在據小道消息來說,皇帝怕是已經起不了床了。
屬于太子殿下的那一脈,勢力大漲,大家都道太子將會是妥妥的下一任帝王。
不過,只是幾日光景,流言又變。
城中不知何時又流傳起,太子居心叵測,趁著昭帝病重期間,大肆圍攬朝政,收編勢力。
城外,二皇子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招攬本在邊疆的木將軍的一萬兵馬,將整個皇宮牢牢圍住。
軒轅劍提著劍,身后跟著身穿鎧甲的士兵,一路從宮門口直通皇帝現養病的居所。
遇見膽敢攔阻之人,一劍下去,硬生生的劈開了一條血路。
此刻朝中重臣并一眾皇子均跪在皇帝養生居外。
軒轅劍大笑著大步踏入,“父皇,兒臣救駕來遲。”
原本跪在地上的三皇子,頓時又驚又怒,跳起來大喊道:“二哥,你是要造反嗎?”
新仇加舊恨,因著溫柔的事,軒轅劍對自己這個弟弟早就心存怨恨,不假思索迎面對著三皇子就是一劍。
沾染了沖天血氣的利劍直沖沖的朝著三皇子的命門而來,要不是站在他旁邊的宣將軍拉了他一把,空中掉落的就不是他那點頭發,而是他項上人頭。
“軒轅劍你竟然在宮中行兇...”
軒轅劍哈哈大笑,他都敢公然造反了,殺一個小小的皇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父皇病重,朝中奸臣當道,我等當替皇上分憂。”
軒轅劍環顧四周,大聲道:“眾位可要想清楚了。”
軒轅劍邊說著,邊隨意的舉起自己手中染血的劍在空中比劃了幾下。
在場的能臣皇子均感覺到自己脖頸處涼颼颼的,相互間對視著,不曉得該如何是好。
此時,緊鎖的房門被人從里面打開,一位身穿淡粉色宮裝女子言笑晏晏的與外面眾人揮了揮手。
“午安眾位,皇上在里面等著各位,請...”
此女不是別人,正是蘇離是也。
大敞開的門依稀可以看見坐在上位的昭帝,還有站在他后面一步之遠的太子。
軒轅劍看到蘇離的一瞬間,便知曉自己完了。
這是個圈套。
他的這位好父皇還真是處心積慮的為太子掃清道路。
早已紅了眼,知曉今日自己只能破釜沉舟一戰,成王敗寇,只要他能登上那個位置,就算被人質疑弒兄殺父又如何。
轉思間,軒轅劍便有了抉擇,掄起劍對準他面前的眾人就準備大開殺戒。
而站在最前頭的蘇離則是首當其沖。
當劍尖快要落到她的頭上時,蘇離臉上的笑意連一絲幅度都沒變化。
軒轅劍預想中的驚慌失措,花容失色均沒有出現。
他甚至能在對方眼里瞧見自己疑惑的表情。
她不害怕嗎?還是故作鎮定?
三皇子倒是忍不住驚呼出聲,第一時間就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他可不想看見那么美的一張臉在自己面前黯然失色,這不是暴斂天物嘛。
只是下一秒慘烈的場景并未出現,軒轅劍的劍被人從后面擊飛。
軒轅劍驚怒不已的轉頭看去,“木將軍,你是何意....”
很快他就想到了緣故,“”你是誰的人?軒轅白啟?”
他以為的心腹竟然是別人安插的人,一想到這個,軒轅劍整個人都要原地爆炸了。
蘇離笑著朝木將軍作了個請,“將軍,皇上等你已久。”
“謝姑娘。”木將軍沉悶的與蘇離回了個禮,舉步朝前走,越過軒轅劍的時候,淡淡的說道:“木家軍從始至終臣服的唯昭帝一人。”
上首處,昭帝精神奕奕的端坐在場,臉上一絲病容也無。
在場事先不知情的人也均猜測到了幾分,之前有過別樣心思的人均將頭低埋至胸前,暗暗收起了攢動的心思。
昭國不流行父弒子,軒轅劍犯了這么大的錯,昭帝也只是將人圈禁起來。
到底還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雖然對方并不這么認為。
昭帝還是委派了許多貼心的奴仆過去,連帶著二皇子府里受寵的側妃侍妾都給送了過去。
昭帝對待兒子尚且留了幾分情面,但面對那些被權勢迷了心竅的臣子就沒這么寬容了。
整整一個月,京城都處于人心惶惶,大門緊閉的時期。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個大臣或者小宦被御林軍抄了家,九族均被流放到苦難之地。
這一個月內,整個城中都能聽到連綿不接的叫喊哭泣聲。
到了快要過年的時候,新春的喜氣才逐漸將這種沉悶的氣氛慢慢清掃而光。
蘇離也接到了從潮州寄過來的家書。
蘇老爺對自己久違歸家的女兒很想念。
這邊的事情已全部了結,蘇離也準備回家過年。
此時她的腳步卻被另外的突然狀況拖住了腳步。
這次昭帝是真的病重了,一朝患病便來勢洶洶,年頭還沒挨到,人就不行了。
太子軒轅白啟順勢上位,改國號為啟。新皇啟帝上位第一件事情便是封文先生與蘇離分別為左右兩相。
緊接著一道接一道利國利民的政策從太和殿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