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啟圣也沒有再追問,他知道在張承這里得不到答案,只能等見到郭致遠后,從日后的相處中慢慢去揣摩了,此時船隊已經慢慢接近了東蕃,沿著海岸線已經筑起了連綿一些的瞭望堡和炮臺,遠遠的就有瞭望堡的守衛打出旗語,船隊這邊也趕緊用旗語回復,然后瞭望堡里就響起了三聲長號,很快港口那邊就有一艘引導船駛出,引導船隊慢慢駛入港口。
東蕃這邊也已接到傳訊,知道內陸第一批移民即將抵達的消息,對此郭致遠也十分重視,畢竟移民計劃關系到他發展東蕃的宏偉規劃能否順利展開,如果第一批內陸移民不能安心在東蕃定居下來,那后續的移民計劃也很可能會落空。
所以郭致遠不僅親自趕到港口迎接,還讓徐光啟他們組織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曾啟圣他們的船隊一駛入港口,就看到正前方拉起的一條巨大橫幅“歡迎內陸同胞來東蕃定居興業!”,用來拴纜繩的立柱上也系起了紅綢帶,船還沒停穩,岸上就響起了敲鑼打鼓的喜樂,歡迎的鞭炮聲也噼里啪啦響了起來,氣氛喜慶而熱烈。
移民們一路上心里除了對新生活的憧憬,其實也有著強烈的不安情緒,背井離鄉來到孤懸海外的東蕃,心里肯定是顧慮重重的,東蕃有沒有張承他們宣揚的那么好?對他們許諾的移民優惠條件到底能不能兌現,在他們心里都還是個大大的疑問,此刻看到如此隆重而熱烈的歡迎場面,心中的不安頓時減輕了不少,對這片陌生的土地也生出了幾分認同感。
張承也興奮地指著站在碼頭正中身著五品官服在眾人簇擁下滿臉笑容正頻頻朝移民們揮手的郭致遠對一旁的曾啟圣道:“曾先生,那就是我家大人!我沒騙你吧,我家大人親自來迎接,足見他是多么的禮賢下士啊!……”
曾啟圣順著張承手指的方向望去,郭致遠這段時間為了東蕃建設的事忙得腳不點地,東蕃日照又強,臉龐都曬黑了,臉頰也有些消瘦,不過反而讓他的臉型越發的菱角分明,加上他顧不得打理胡須,胡茬子有些長了,看起來比他的實際年齡要大些,倒是讓他多了幾分堅毅沉穩的氣質。
曾啟圣暗暗點頭,郭致遠給他的第一印象倒是和他想象中的十分相符,而郭致遠能夠親自到港口來迎接他們這批移民,也說明郭致遠的確和他之前見過的那些明朝官員不同,是非常親民的,這讓他心里也多了幾分期待。
船隊靠岸停穩后,移民也開始下船上岸,因為曾啟圣之前已經按照移民的籍貫給分好了隊,十戶為一隊,百戶為一屯,并讓他們自發選出隊正和屯長,并且制定了基本的管理條例,所以下船的時候倒是沒有出現混亂,自發地排著隊魚貫而下。
郭致遠看著秩序井然的場面暗暗點頭,看來張承還是下了功夫的,為后續的整編省了不少事,不過他們這邊也是做好了應對措施的,調了兩千多自新軍過來維持秩序,用隊列排成人墻,留出十幾個通道讓移民們有序通過,這也是郭致遠刻意安排的,治民不能一味示恩,還得立威,畢竟這些移民中魚龍混雜,難免會有心思不正之輩,適當的震懾還是要的,更何況為了保證東蕃的建設速度,郭致遠準備對這些移民實行半軍事化管理,這也是提前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他可沒時間讓他們慢慢適應。
唯一的混亂倒是出在郭致遠身上,他看到移民中有幾個年紀較大的老者,就主動走上前去親切問候:“老丈今年高壽啊?來自哪里?一路上可還順利?”,那幾名老者從沒見過郭致遠這么大的官啊,嚇得趕緊跪倒在地,也不知道該怎么答話,身子顫抖不停。
他們這一跪,隊形就亂了,后面有些膽小的移民也跟著跪了下來,但更多的則是茫然四顧,不知道該怎么辦好。
郭致遠暗暗苦笑不已,這個時代的人等級觀念深入骨髓,一下子根本扭轉不過來,他要一味地展示自己的親民反而會恰得其反,但是如果不去除百姓心中的奴性,中華民族就不可能真正強盛起來,一個沒有血性的民族是不可能有未來的,我大清試圖以強權奴役百姓,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讓漢人自稱奴才,自己當主子,其結果就是被西方列強轟開國門,簽下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所謂的康乾盛世不過是一個笑話,一個視百姓如豬狗,活得毫無尊嚴的朝代算什么盛世?清朝的滅亡或許有諸多原因,但是他的奴性統治早已注定了其敗亡!
或許現在談什么民主還太早,但郭致遠知道他要改變民族的命運,首先就要去除百姓心中的奴性,讓他們活得更有尊嚴,想到這里,郭致遠連忙上前將幾位老者扶了起來,然后其余茫然不知所措的移民大聲道:“諸位鄉親,你們不遠萬里背井離鄉來到東蕃,本府知道你們一定還有些思念自己的家鄉,但本府希望你們能忘掉過去,因為這里才是你們未來的家!你們將在這里安居樂業,繁衍后代,一代代傳承下去,本府保證你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你們的子女可以上學堂讀書……本府對你們只有一個要求,遵紀守法!現在本府就宣布東蕃府第一條律令,百姓見官不需行跪禮!”
郭致遠這一番話一說出來,所有人都懵了,百姓見官不需行跪禮,這不亂套了嗎?這不是公然挑戰朝廷禮制嗎?就連徐光啟等郭致遠的團隊骨干也都十分愕然,不知道郭致遠為何突然頒布這么一條律令,同時又有些憂慮,郭致遠在東蕃開府建衙本就讓許多人不滿,現在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東蕃,就等著找郭致遠的岔子,郭致遠這樣公然挑戰朝廷禮制,不是授人以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