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圖把麥克風交給薛云飛,薛云飛說,“雖然我是《風的聲音》作曲人,但我覺得唐圖改編后的版本比我自己寫的好聽多了,原本我寫的是鋼琴雙重奏,沒想到小提琴和鋼琴的結合,也可以如此的精彩。大概因為兩位演奏者同樣也是相應角色的飾演者,他們把故事里的精髓都融入了音樂中去,也算是真情流露吧”
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言,薛云飛還是非常能說的,用各種溢美之詞,把唐圖和劉嫚都夸了一遍,他最后說道,
“今天我受唐圖的邀請來到首都音樂學院,同時也是受葉子安導演所托,宣傳《聽,風的聲音》,我們希望在電影上映之前,先用音樂讓大家感受到本片的魅力,接下來,我將和唐圖、歌手小可兒,共同帶來電影的片尾曲《思卿》。”
小可兒!
小可兒也來了嗎?
薛云飛的話,頓時引爆了現場以及直播間里所有人的熱情。
現場觀眾們紛紛到處張望,一些人激動得甚至都站了起來,各種尖叫聲一陣接著一陣,小可兒在網絡上的人氣相當高,連續幾個月,穩居網絡歌手排行榜第一位,她在網民中的受歡迎程度不亞于唐圖。
在所有人翹首企盼中,小可兒終于登上了舞臺,見到小可兒,劉嫚臉上的驚喜溢于言表。
小可兒也滿心歡喜,急不可耐的上前,擁抱了劉嫚。
她在劉嫚耳邊說,“我好想你啊。”
“我也是,好久不見了,”劉嫚挺想念小可兒的。
小可兒歌手的職業導致她不能長期在一個地方呆著,東奔西跑,忙碌充實,難得能見上一面。
屏幕前的網民沸騰了,
“漢服女神果然是小可兒的真愛啊,抱這么緊。”
“我早說過,她們倆特別適合組cp,一高一矮,一個美麗一個可愛,真是姬情滿滿。”
“劉嫚不喜歡唐圖,該不會因為她是彎的吧?”
“哈哈哈,你腦洞好大啊。”
松開劉嫚,小可兒接過薛云飛遞過來的麥克風,用可愛的表情,卻清悠的嗓音說道,“大家好,我是小可兒,第一次來到首都音樂學院的舞臺,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今天能給諸多音樂專業的天之驕子們,帶來我的歌,我其實是抱著誠惶誠恐的心情的,首都音樂學院是我從小夢想的殿堂,可是因為我自己家庭的原因,沒有辦法進入這么好的高等學府學習。
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我終于也成為音樂圈里一顆不起眼的星星,但跟那些專業出身的歌手相比,我自知有許多欠缺的地方,因此我好怕在這里唱歌,被大家嫌棄,因為你們都是專業的,肯定比我厲害多了。”
“丑話說在前頭,不準丟我臭番茄!只準點贊!”
眾人以為小可兒在賣慘,沒想到她話鋒一轉,幽默的自嘲起來,卻讓大家為她在娛樂圈里艱苦的摸爬滾打,感到心酸,
劉嫚從小可兒的眼神里看出,她的話并不是逢場作戲,而是她曾經真的很渴望能在這樣的地方學習。
“謝謝唐圖老師給我了這個演出機會,也謝謝我的女神讓我結識了薛云飛老師和唐圖老師,”小可兒很謙虛,唐圖比她小一歲,也叫他老師。
小可兒說到完,朝三人鞠了一躬。
薛云飛很賞識小可兒的才華,逐步帶著她進入國內主流的音樂圈,小可兒也漸漸脫下了網絡歌手的帽子,這半年來她已經在許多官方電視臺的晚會中露臉獻唱,這對于以前的她來說,是可不想象的。
“《思卿》這首歌改編自我早前創作的一首原創歌曲《思君》,作為《聽,風的聲音》片尾曲,我譜寫了新歌詞,薛老師重新編曲,這是我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唱這首新歌,我希望大家能喜歡它,喜歡《聽,風的聲音》這部電影。”
小可兒的話說完,舞臺的燈光漸漸變暗,等再次亮起來時,已不見劉嫚的身影。
換成薛云飛坐在鋼琴前,唐圖手執小提琴,站在鋼琴旁邊。
小可兒站在兩人中間,拿著麥克風。
“薛云飛也會彈鋼琴呢。”
“學作曲的一般都會樂器,鋼琴是最基本的,更何況,他是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優秀畢業生,才華應該不輸唐圖。”
“我現在覺得會彈鋼琴的人,身上都自帶光環了。”
“哈哈,前提是得彈得好。”
劉嫚離開舞臺后,沒有走遠,和其他人一起在臺下,看他們的表演。
在眾人的期待之下,
薛云飛開始用鋼琴演奏《思卿》的前奏,經過重新編曲的《思卿》,聽起來比《思君》原本的旋律要現代多了。
畢竟《思君》是古風民謠,歌詞都是古色古香的,薛云飛在國外接受正統的音樂教育,并不擅長中國風音樂,經他修改,《思卿》多了幾分洋味兒。
再搭配唐圖的小提琴演奏,就跟與原曲大相徑庭了。
只聽小可兒張口唱道:
“思卿,不念前塵不枉來世;思卿,山水萬里滄海可覓;思卿,飄絮全城別離萬里”
小可兒重新寫的詞比《思君》更加凄美,也更加文采飛揚,要知道這首歌詞是完美主義的葉子安在百忙之中,親自修改過的,初稿復稿,三稿四搞總共折騰了一個多月,才確定最終稿。
“歌詞寫得好好。”
“我感覺比《思君》好聽,好像情感更真實一些。”
“畢竟是有故事情節在那里的,就是不知道思的這個卿,是誰,馮青玉還是楊華月?”
“估計是馮青玉吧,既然她是女主角,片尾曲寫她沒毛病。”
“我更加好奇電影到底講啥了,主題曲片尾曲都這么悲傷,不是對外宣傳是懸疑片嗎?搞得像是一個特別悲劇的愛情片似的。”
在薛云飛的指點下,小可兒的唱功也更好了,不再用網紅歌手都喜歡用的沙啞嗓音裝憂傷裝深沉,而是用自己本音演唱,更加小清新,更加有辨識度。
“今生別離,何時聚,生相許,不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