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一念誦此咒,頓時化作金毗羅童子相貌,千手千頭,相貌兇惡,直接對著后方的血槍一聲大吼。
原本正氣勢洶洶殺來的血槍,在這一聲吼聲中,竟然被震得整個長槍旋轉起來,朝著修羅帝打去。
血槍是修羅帝的本命靈寶,在他一個念頭之下,血槍又溫順地飛入了他的手中,不過這個時候,元一趁著機會又跑出去老遠。
不過元一心里很明白,單單這樣做,還是無法逃離,在前世的佛門當中,狂暴弒殺的修羅族能夠皈依佛門,自然是因為,佛門有可以克制修羅族的密法,這個密法,就是十一面觀音法。
就如同馬頭觀音,可以克制畜生道生靈,十一面觀音,則是能夠克制修羅道眾生。
在島國,密宗可以分為臺密和東密,而無論是在臺密還是在東密,都有著六觀音的說法。
六觀音是指六種名稱不同和形象變化各異的觀音,并成為化導六道眾生的六種觀音
其中天臺宗六觀音乃是大悲觀音︰主破地獄道三障。
此道苦重,故宜用大悲。
大慈觀音︰主破餓鬼道三障。
此道饑渴,故宜用大慈。
獅子無畏觀音︰主破畜生道三障。
此道獸王威猛,故宜用無畏。
大光普照觀音︰主破阿修羅道三障。
此道多猜忌嫉疑,故宜用普照。
天人丈夫觀音︰主破人道三障。
謂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故稱天人,理則見佛性,故稱丈夫。
大梵深遠觀音︰主破天道三障。
謂梵是天主標,主得臣也。
東密則以下列六種觀音為六道的救度者。
圣觀音:主救度餓鬼道眾生;
千手觀音:主救度地獄道眾生;
馬頭觀音:主救度畜生道眾生;
十一面觀音:主救度阿修羅道眾生;
準提觀音:主救度人間道眾生;
如意輪觀音:主救度天道眾生。
十一面觀音,乃是東密六觀音之一,主救濟阿修羅道,給眾生以除病、滅罪、增福之現世利益。
總之為除惡導善,引眾生入佛道之菩薩。
十一面觀音,共十一張面孔,分五層排列。
一面,化惡有情;二面慈面,化善有情;三面寂靜面,化導出世凈業。
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
第十面為暴笑面,表示教化事業需要有極大威嚴和極大意志方能無懈而有成就。
最上一面為佛地,功德圓滿。
傳說,天寶戰爭中,觀音托夢閣羅鳳,鑄十一面觀音像,才退敵軍,拯救了南詔國。
觀音八化身分別為救苦觀世音菩薩、除怨報觀音菩薩、南無尋聲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音、易長觀音、南無孤絕海岸觀音、普陀落山觀世音、建國觀音。
關于觀音十一個頭面之象征意義,一說以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眾生轉明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
藏傳佛教則有一說,羅剎鬼有十個腦袋,非常狂妄自大,觀音變成十一個頭,將其降服。
持這一神咒的人,現身可得十種功德及四種果報(臨終見佛、永不墮地獄、不為禽獸所害、命終生無量壽國)。
由于神咒效驗如此,因此持誦該咒及尊崇該咒本尊十一面觀音者,歷代不乏其人。
據經文所載,十一面觀世音在無量劫以前,從百蓮華眼頂無障礙功德光明王如來受持此咒,即證無生法忍。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清凈如法持誦,必可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愿力感應,且獲得十種殊勝的利益:
一、身常無病。
二、諸佛攝受。
三、財寶衣食受用無盡。
四、能伏怨敵而無所畏。
五、能令眾生皆生慈心。
六、蠱毒鬼魅不能中傷。
七、一切刀杖所不能害。
八、水不能溺。
九、火不能燒。
十、不受一切橫死。
若能依教相應、如說修行,即能除滅重罪,所求如愿,并積聚無量功德,由此可見本咒之大威神力。
在楞嚴經之中,觀世音菩薩自說耳根圓通法門,并自述他本身修持過無量無邊的真言密法,他本身也可以現出種種法相,宣說種種真言,通過這些真言以彰顯他的名號功德力。
在觀世音菩薩所化的諸多法相,十一面觀音,如意輪觀音,不空眷索觀音等等,每一種的法相以及對應的真言密咒都有不可思議的稀有功德,曾經有人問到底那一尊觀音最厲害,其實觀音化身本身就具足觀音功德,是平等無有高下,只是隨眾生的因緣才有所謂的高下。
這些殊勝的觀音本尊以及觀音真言,在公開的大藏經之中皆可一覽全貌,從經文之中窺測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無量功德,在這些化身里的十一面觀音,就有藏外別傳的十一面觀音經,記載著殊勝無比的十一面觀音心咒。
在前世,修持不空眷索觀音法的人日漸增多,但不空眷索是一個龐大的法系,不空眷索觀音的修法以及真言有很多條,最上等的成就就是通過修法成就與觀世音菩薩無別,但具體如何行持,如何去修,還沒有完全詳細解說而出。
修行要貼切自身的實際所求,何謂實際所求,就是你當下能干嘛,有多少時間,最適合修什么?很多人非常盲目,看到殊勝的真言教法就心動,想著必須要全部修持,存有這種心念的人是修不好真言的。
任何的本尊,都具足悉增懷誅,如同觀世音菩薩,并非是由于他有很多化身就將他的無量功德以及不可思議神力給分散了,相反,你能相應其中一個菩薩的化身,那么觀世音菩薩的所有法流你就搭上線了,只要能進一步皈依修持,那么觀世音菩薩具足的功德就會運用體現在你身上。
這個藏外別傳的十一面觀音經,就是一個非常容易抱上觀世音菩薩大腿的法門,我們看經文,會發現很多佛經都是一些弟子在法會上由于因緣進行的提問,發出問題后,釋迦牟尼佛才會講說,很少有無問自說的法,像是凈土宗的阿彌陀經就是無問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