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吉祥天女與本師曾一起修行,一起發愿。故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作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剎土,才得以聽聞她的名號和教法,并垂受她的加持。
在他方世界里,那些眾生可能就沒有聽聞過大吉祥天女的法門了,以無緣故。
其實我們現在聽聞的教法,皆有累生累世積累的善根因緣。就像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的法門,娑婆世界緣深,故修持之易相應。
大吉祥天女作釋迦外護法所謂外護法,是指偏向世間事業、利益上的護法,護助修行成菩提;內護則是那些出世間的,導引解脫的護法,如不動明王、馬頭明王、一髻羅剎尊等。
本師成佛時,大吉祥天女扮演了財神的角色,賜予種種飲食衣服珠寶等資具。由于其是事業護法神,故修之易得感應,不須疑也。
經云仁者善聽,于過去世過無量劫,彼時有佛,號因陀羅幢相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于世,人壽千歲。
彼時有優婆塞,名光無垢德,聰慧調柔,多聞無畏,為四眾說法,眾所歸伏多有眷屬。彼有長子名無垢德
無量劫前,大吉祥天女曾是釋迦牟尼佛的長子。父親對兒子說如果我成佛了,你要布施眾生飲食。那時我會給你授記成佛。
是故,那那個塵點劫之前,這一對父子已經做了一個不朽的約定。父親要教導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兒子要布施有情飲食財寶以助道。一個是出世法,一個是世間法。
現在處于賢劫釋迦牟尼佛教法之末法時代,由于往昔釋迦父子的約定和誓言,若你恒常修持大吉祥天女法,與她結緣,你是不愁吃喝,不愁物質受用的。
衣食豐足乃至富貴不成問題,因為這是天女的愿力。
此外,若是你供養釋迦牟尼佛,自然也不愁資生之具。除了本師的誓愿,無量的諸天護法神等擁護,還有大吉祥天女的加持,她承諾給予飲食等資具。
經云爾時,功德天語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于爾時于因陀羅幢相王佛所,作如是愿乃至我住世間隨其久近,種種精勤難行苦行、布施調伏、禁攝放逸及諸禪定,營助眾事,多聞舍行,皆悉修習,所有種種難舍能舍。
如是我父,于當來世人壽百歲、煩惱怨諍穢濁迷惑惡世界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于彼國中現為功德主。
于釋迦牟尼佛境界眾生及其眷屬,得施無上衣服、飲食、資身之具。即于釋迦牟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本師在人壽百歲、五濁惡世之時,成無上菩提,此時,大吉祥天女成為功德主。
若娑婆世界眾生,暴惡粗獷無慈愍心,亦無反復惡行惡心,造諸惡業,感召惡劣的環境等依報。如風雨不時或復旱潦,寒熱不調作諸災變,眾生所有諸華果實,五谷藥草及諸美味,悉皆殄滅奪其精氣……
同時眾生的財富資產衰耗虧損,大吉祥天女會加被眾生福德、智慧、威力增長,遮止其惡業,令生信心。
天女又令眾生資生不乏,資生,賴以生長,賴以為生的錢財、飲食、衣服、房子等,不缺乏,任意滿足。
同時更進不一步,加持心性,令有情斷惡行善,使三寶恒久住世,紹隆三寶,佛法熾盛。并引導眾生趨向、證得無上菩提。
天女曾于如來前發下此誓愿后,因陀羅幢相王如來傳授了大吉祥天女作世水宅心陀羅尼。
并說汝以此陀羅尼心能成就眾多眾生,又令無量眾生豐足資生果報無乏,又能度于煩惱暴流。
據此可知
大吉祥天女法可遮止眾生資產的損耗,增益財富。
令增長信心不退轉。
加持斷惡行善,導向無上菩提。
經云爾時,功德天以一斛器盛諸種子,奉上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而作是言“我今以此一切種子施善丈夫,為欲增益一切種子,愿令我意所欲成滿。
又令我能于四天下充足眾生資生之具,于惡暴虐斷善眾生拔其苦惱,令得安住菩提之種。
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即以手執彼種子器,遍示十方作如是言“一切十方諸佛、菩薩及以諸龍今現在者,愿悉念我,令使一切諸四天下所有種子、芽莖枝葉、華果五谷及諸藥味、地味精氣、眾生精氣、善法精氣增長無損。
上文已經提到,大吉祥天女均與本師、地藏菩薩的對話,而今,她又以一斛器種子,供養觀世音菩薩。
這一斛器種子供養觀世音菩薩,其實是表征四天下所有種子、花果等繁茂增長。同時表三寶種性相續不斷。所以它是大吉祥天女供養給菩薩的極為重要的緣起物。
一斛器種子緣起深義
花果藥物等植物種子,表福德資生具足。
三寶種子相續不斷,佛法有人受持和弘揚、證果。
善根、菩提種子。
其實這里蘊含著相關修法之秘密,若是你想使自己的福德受用方面增益,或者求子、家族子孫興隆,家道興盛,可以以五谷種子,或谷米種子之類供養佛菩薩。
因而,在緣起圖中,特意有加入稻谷等物,實為增益富饒、福德乃至人丁興盛之意。
圣觀世音菩薩對大吉祥天女的諦語加持和咒愿
使功德天一切所愿皆悉滿足。
常使功德天能令一切眾生資財豐足。
亦能教化一切眾生,遠離一切惡令發菩提心。
又令諸眾生得離三惡道生于天中。
觀世音菩薩聚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之力,加持功德天一切所愿滿足。大吉祥天女的所愿是什么?利益眾生之財富受用,守護善根令成熟、證果。
第二是加持大吉祥天女能令一切眾生資財豐足。賜予眾生財富圓滿,是大吉祥天女的本愿。
第三,使大吉祥天女能教化眾生,遠離惡業,行諸善法,發菩提心。前面是增益福德,這里增益智慧,智能斷惑,而福為基礎,亦是不二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