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在武府,大多是楊妃在同武媚娘講話,李恪甚少開口,直到李恪跟著楊妃出了武府,心中還帶著幾分不解。
“阿娘,方才你在府中為何對武家如此親昵?”李恪雖然看出了楊妃的意思,但還是不知楊妃為何如此,李恪剛剛上路,便對楊妃問道。
楊妃笑了笑,回道:“自然是為你議親,你已到了成婚的年紀,陛下也不止一次地在娘跟前提及,自然是要早做些打算的。”
李恪接著問道:“那為何是武媚娘?”
楊妃回道:“在見媚娘之前,娘原本相中的是蘭陵蕭家的姑娘,不過你既中意這武家姑娘,你依你的意思來吧。”
在楊妃看來,李恪必是中意武媚娘的,而且武媚娘無論是樣貌還是品性也俱是上佳,楊妃自也不會相阻。
不過李恪聽了楊妃的話,卻道:“阿娘如何看出兒中意武家姑娘的。”
楊妃笑道:“你不是中意人家,好端端地管人家叫媚娘作甚?”
李恪稱呼媚娘的緣故本就是李恪心中私密,豈能說于旁人,李恪被楊妃這么一問也有些語塞了,頓了頓才道:“這只是一番誤會,兒并無此意。”
楊妃面露訝色,問道:“莫不是你不喜這武家姑娘?”
李恪被楊妃這么一問,一下子也有些沉默了,他對于武媚娘的態度如何,他自己都不清楚。
論樣貌,武媚娘俏麗秀美,自然是沒得挑,哪怕李恪閱人無數,也不得不承認武媚娘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兒;
論品性,武媚娘舉止端莊,嫻靜大方,對他更有救命之恩,就這一點,李恪也決然談不上對她有什么不喜;
論才智,武媚娘自幼機敏,頗有手段,城府雖然淺了些,但這也是年少所致,若是真正計較起來,二十年后的武媚娘能以女子之身攪動天下風云,終登帝位,就算是李恪也比不得她。
李恪騎在馬背上,也未急著回答楊妃的話,可他細細思索了許久,竟找不出自己不喜武媚娘的理由,唯一能夠解釋地通的也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李恪自己忌憚她。
李恪想到這一步,自己都不禁覺得好笑,堂堂楚王,坐鎮一方的大都督,竟然會忌憚一個乳臭未干的小丫頭,而這一切竟都是源自李恪記憶中那些遠還未發生的事情。
李恪并未回答楊妃的話,而是反問道:“阿娘以為呢?”
李恪擇妃不同尋常,楊妃神色凝重地斟酌了片刻,才對李恪道:“我兒我是甘為親王,蕭家女出身名門,行事端正嫻熟
,自然更好些,但我兒若是另有他志,媚娘絕非尋常女子,可謂內宅助力,當是良配。”
楊妃歷經隋唐兩朝皇室,看慣了太多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她能走到今日這一步,自有自己的識人之能。
楊妃興許不知武媚娘到底勝在何處,但在她的感覺里,武媚娘絕非尋常女子,就楊妃與她幾面見下來,這樣的年紀,楊妃還從未見過如武媚娘這般處事得體和機敏的女子,若待她將來長成,又該是何等模樣?
李恪要走的路與旁人不同,荊棘遍布,有這樣的主母在府,李恪不必顧及身后之事,對李恪而言自是極大的助力,這是旁人都給不了李恪的。
楊妃的話傳入李恪的耳中,李恪的臉色也凝重了起來,李恪絕非不喜武媚娘,甚至對她還頗有好感,李恪不喜歡或者說是忌憚的更非眼下的武媚娘,而是數十年后那個日月凌空,女掌天下,屠戮李唐宗室如芻狗的則天皇帝。
但眼下,武媚娘還遠遠不是那個心狠手辣武則天,她只是一個年不過十一的小娘,李恪擔心這些,未免太早了些。
更何況,這些也絕不是李恪現在應該考慮的問題,李恪若不為帝,大唐便沒有了他的容身之地,他連性命都尚且難保,又去擔心那些作甚。李恪不是性情軟弱的李治,他自幼北上為質,又久在行伍,難不成他以親王之尊,連這樣的一個小娘都拿不住嗎?
楊妃看著李恪的模樣,與他以往的果決大不相同,只當他是擔心已經與蕭夫人提及的蕭家那邊,于是道:“我兒若是擔心蕭家那邊,便大可不必,蕭夫人與娘相交頗深,娘自可前往分說。此事本就是阿娘與蕭夫人私下閑談提及,尚未擺及臺面,蕭夫人通情達理,想必不會見怪。”
李恪聞言,也點了點頭,對楊妃回道:“阿娘多慮了,兒臣顧慮的倒也不是蕭家那邊。”
李恪對蕭家有恩,而且楚王府和蘭陵蕭氏更是利益攸關,自打蕭瑀為李恪上疏分封之事后,蕭家也已經與他綁在一處,正如楊妃所言,就算李恪不娶蕭家女,蘭陵蕭氏也照樣可以為他所用。
但蕭家如此,武媚娘卻非如此,今日李恪若是不娶武媚娘,今日便算是羞辱了她,他與武媚娘之間的關系便算是斷了,甚至還會因此反目,來日她無論是入宮,還是另嫁,都是李恪的對頭,有這樣的一個對頭盯著自己,恐怕李恪真的就寢食難安了。
李恪雖然點了頭,但李恪臉上的難色還是落在楊妃的眼中,楊妃心理越發地不解了。
李恪顧忌的既不是蕭家,又能是什
往日李恪面對滿殿君臣尚且應對自如,哪怕是如武德九年,突厥兵叩渭水,李恪自請為質之時都未曾如今日這般躊躇,怎的面對一個年僅十一的少女,李恪竟這般為難了。
楊妃哪知李恪的心思,左右也不知李恪到底在思量些什么,想了想,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于是問道:“我兒這般為難,可是因為突厥的那位公主?”
李恪聽了楊妃的話,微微一愣,腦海中一下子浮現起了那個如流云般的草原女子,仔細說起來,李恪與他卻是也有些日子未見了,李恪也并未將她忘卻,但李恪今日如此為難,倒也確與她無關。
李恪道:“兒倒也非是因為阿云,阿云遠在漠南,相隔萬里,兒臣除非北上戍邊,否則恐怕此生都難相見了。”
楊妃聞言,這才放下道:“恪兒,路是你自己選的,你要走的路與旁人不同,你自己清楚便好。”
楊妃之言也正是李恪眼下的處境,李恪欲為帝王,婚姻大事便從來不是憑著自己一己喜好便可草斷,他要顧及的東西太多了,楚王府、內廷、世家、朝堂、軍方,各方都要他去權衡,他斷不會,也不敢任性妄為。
李恪斟酌了片刻,終于道:“阿娘說的是,媚娘秀外慧中,兒自是中意的,此番便勞煩阿娘替兒說和了。”
三五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