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太子妃之位已然有主,而且是自李恪還是親王時便隨李恪一路走到今日的武媚娘,武媚娘是上皇和皇帝御旨冊封的正室,又誕有嫡長,地位穩固,就算吐蕃東君公主朗日林芝嫁入東宮也只能是側妃,而不是正室。
如果不是兩國和親,太子納側妃本不是什么大事,李恪下令,引人入宮,知會宗正寺閱籍錄籍便可,但此乃吐蕃公主,事關吐蕃顏面,自然就不可怠慢了。
為了迎候這位吐蕃公主,東宮不止上下好生布置了一番,顯得喜慶了許多,而且還遣了東宮要員前往長安城南明德門外迎接,以示鄭重。
畢竟是大國公主外嫁,只遣太子左右庶子于志寧、馬周或少詹事王玄策前往似乎顯得不夠重視,而太子詹事杜如晦和太子少師岑文本身兼相位,不便出面,所以東宮上下最是合適的便就是太子少保秦叔寶了。
秦叔寶乃是當朝國公,既在東宮掛職,位份足夠,又是李恪師長,出面正是妥當。
“末將太子少保秦叔寶拜見公主。”明德門外,秦叔寶看著迎面而至的吐蕃使團,闊步上前,對使團正中馬車的方向拜道。
秦叔寶下拜,隨從在馬車邊上的隨婚使欽陵見狀,忙對馬車中的東君公主道:“公主,這是唐的大將軍,太子的師父秦叔寶,不可怠慢,請下車回禮。”
欽陵在來長安前是狠狠下過功夫,做過功課的,大唐京中要員,國公或三品以上的他都仔細熟悉過了,秦叔寶官拜右武候大將軍、太子少保、當朝國公,秦叔寶的大名欽陵自然是聽過的,故而得知身前拜見的人竟是秦叔寶,便連忙對朗日林芝提醒了一聲。
秦叔寶在東宮地位超然,而且很是穩固,他不只是名義上的太子少保,和李恪更有切實的師徒名份,將來若是李恪登基,秦叔寶便是大唐太保,入三師之列,位極人臣,輕易豈敢怠慢。
朗日林芝聞言,也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不敢有絲毫的傲慢,連忙下了馬車,走到秦叔寶的跟前,以吐蕃禮儀回禮道:“朗日林芝見過秦少保。”
秦叔寶起身對朗日林芝道:“太子正在東宮等候公主,公主請我末將前往。”
“有勞秦少保。”朗日林芝說著,跟著秦叔寶進了長安城。
在來長安城之前,朗日林芝一直以為吐蕃費時數載營建的邏些城和布達拉宮已經算是壯闊了,可當她看到看到橫亙眼前,如巨龍盤旋的長安城,還有極遠處金光閃爍,氣勢恢宏的太極宮時,這一瞬間她才知道吐蕃和大唐之間如鴻溝般的巨大差距。
就在這時,朗日林芝才知道何為天下正中的無雙雄城,萬邦來朝的盛世長安。
李恪在長安城名望極高,僅次于李世民,而李恪將欲迎娶吐蕃公主的消息也早已傳遍了整個長安城,就在朗日林芝進了長安城后,聞訊而來瞧熱鬧的長安百姓早已擠滿了一堆,圍著天街探頭看向了馬車。
大唐百姓的熱情顯然是出乎了朗日林芝的意料,他一個外嫁為側室的吐蕃公主竟也能在大唐國都引起這般大的轟動。
說到了底,朗日林芝為吐蕃公主,再聰慧,也只是個年才十六的少女,看著這般熱鬧的人群,還有路邊各色新鮮的玩意兒,難免覺得新奇,便探窗望了出去。
朗日林芝模樣生得好看,她一探出窗來,兩邊的百姓見得如此俊俏的吐蕃公主,人群中有人便輕呼出聲來,往馬車的方向拋灑花瓣、香囊了。
馬車中,朗日林芝的侍女多吉見狀,對朗日明珠道:“公主快看,這些唐人在撒花。”
一旁欽陵聞言,對朗日明珠笑道:“這是唐人歡迎外來尊貴客人的禮節,他們給公主撒花,說明他們都很歡迎公主。”
朗日明珠看著天街兩旁擠于一處的人群,一眼望去怕不有上萬之多,不禁感嘆道:“都說大唐疆域遼闊,想不到一個長安城竟能有這般多的人。”
欽陵眼中閃過滿滿的羨慕之色道:“據說大唐戶三百余萬,計一千六百萬人,只一個長安城便有近百萬人,三座長安城的人口便能抵過我們整個吐蕃。”
大唐之強盛不只在兵甲和疆域之上,更在積淀千年的文化和繁盛的人口,這是其他各族絕難比較的,這也是欽陵和祿東贊父子最是艷羨大唐的地方。
朗日林芝和欽陵自南面明德門入長安城,過天街,小半個時辰后便到了東宮,而此時李恪已經親自在嘉福門外等候了。
朗日林芝坐在馬車里,看著不遠處立于嘉福門下的李恪,心中忐忑是難免的,更多的還是心里的好奇。
自己將要嫁于李恪,故而關于李恪的傳聞朗日林芝這一路上來也聽說了許多,有人說李恪是貪圖美色的風流公子,有人說李恪是好大喜功的暴虐之徒,也有人說李恪是愛民如之的賢能儲君,更有人說李恪是待人寬和的謙謙君子。
在朗日林芝的眼中,太子李恪,她未來的夫君,似乎把許多的缺點和優點都集于了一身,誰都說不清給他究竟是佛陀,還是惡鬼。
片刻之后,馬車到了東宮門下,朗日林芝緩緩地下了馬車,走上了前去,朗日林芝走到李
恪的跟前才看到李恪的樣貌,與她原本所想的倒是有許多差距。
都說李恪行伍出身,武藝出眾,又在大唐邊關督軍戍邊數載,朗日林芝原本以為李恪應當是那種五大三粗的壯漢,但當她當面看到李恪后她才明白,原來李恪竟是個英氣俊朗的郎君,比起其兄松贊干布還要更好看幾分。
一旁的欽陵看著李恪也是同樣如此,李恪器宇不凡,看似謙和雅度,但舉止卻有一種隱隱而來威勢,叫人不覺敬重,欽陵也不禁感嘆,如此人物倒也不愧是他認定了的對手。
“吐蕃朗日林芝拜見大唐太子。”朗日林芝走到李恪的跟前,行禮拜道。
對于吐蕃和吐蕃的君臣,李恪自然是多加防備的,但對于這個千里遠嫁的吐蕃公主,她也同樣是兩國政治的犧牲品,李恪也不愿為難她。
李恪彎腰緩緩扶起了朗日林芝,和聲道:“公主千里來此辛苦了,快請起,隨本宮入宮吧。”
三五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