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順入宮以來,越發引地武媚娘不滿,以至于武順入宮也有數日,但武媚娘和武順中間也偶遇過幾面,卻始終沒有正兒八經地說過話,直到這一日。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李恪身為儲君,奉命入宮,陪同李世民一同與宴,應付宗室子弟和群臣,而武媚娘身為太子妃,東宮正室,在上元佳節自然也要做出一番模樣,否則難免叫人說出話來,于是也在承恩殿設宴,請了太子側妃朗日林芝、良娣武順、承徽丹兒來此。
李恪雖是太子,但內院一向不盛,除了一個紅顏知己、遠在漠北的阿史那云,一個蕭梁帝女、隱于洛陽的蕭月仙,剩下的也就都在此處了。
而就在這三人中,朗日林芝是吐蕃公主,是吐蕃為求和而送來長安的,動搖不得武媚娘的正室之位。丹兒更是李恪的貼身婢女出身,極得李恪信重,但丹兒卻一向與世無爭,對武媚娘更無威脅,所以這三人中武媚娘真正想敲打的還是她的阿姊武順。
現在的武媚娘還不知武順是否已經生出了覬覦正室之位的心思,但就眼下武順的所作所為而言,武媚娘已經有些擔憂和不悅了。
不過對付武順,武媚娘倒也并非全無法子,就在這兩日內,武媚娘卻是也想到了一個法子來對付武順,而且是旁人都無可指摘的法子。
武媚娘設宴,也先是冠冕堂皇了一番,待三輪舞罷,才慢慢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武媚娘端坐在主位之上,擺了擺手,示意殿中的舞姬退下,而后對三人道:“今日本宮在承恩殿設宴共有兩事,一是咱們姊妹不能時常相見,還需借這些佳節吉日多聯絡感情,免得生分了;二是本宮還有一事想和你們商議,請你們也幫著拿拿主意。”
這三人中以朗日林芝的性子最是爽直,在這邊看著這些教坊樂舞早就沒有興致,巴不得早些散了回去,聽得武媚娘開口,最先問道:“不知是何事,太子妃只管說來便是。”
武媚娘道:“太子賢德,忙于國務,不曾顧及自身,故而一向內宅不興,不止比起宗室子弟,就是和朝中勛貴比起來也簡單地多。太子不沉溺女色是好事,亦國之幸事,但本宮身為太子妃,卻不可不為太子的子嗣昌盛考慮。”
作為皇子,作為國儲而言,李恪的子嗣確是不多,除了蕭月仙為李恪誕下,還不便給與名分的一子一女外,只武媚娘為李恪育有兩子,丹兒為李恪育有一女外,李恪再無旁的子嗣,這對于將來要繼承皇位的儲君來說,自然是不足的。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
原因無非也就是兩個,一個是李恪自己早年外鎮地方,現在又忙于國務,無心他顧,另外一個就是李恪從來不迷女色,也愿意從武媚娘的心意,不納妾室。
以往整個東宮內宅,除了武媚娘自己外,就只有朗日林芝和丹兒兩人,這兩人對武媚娘還全無威脅,武媚娘自然樂得李恪節制后宮,獨寵自己,但隨著武順進宮,東宮的局勢變了,武媚娘的想法也變了。
武媚娘說著話,下面坐著的三人并未插嘴,過了片刻后,抬眼在下面三人中都環視了一圈,才又接著道:“本宮欲做主給太子再納幾門妾室,你們以為妥否?”
面對武順進宮帶來的威脅,武媚娘起初也有些苦惱,但隨著這兩日武媚娘想通了,也想到了一個法子。
李恪內宅不興,這是李世民把武順賜給李恪的緣由,武媚娘自然不能拒絕,既然如此,武媚娘便可反其道而行之,欲主動為李恪擴充內宅。
武順之所以能對武媚娘產生威脅,就是因為李恪內宅不興,能一試后位的只有武媚娘和武順兩個人,武媚娘就代表正室,武順就代表側室,各占一半,武媚娘自然為此事頭疼了。
但是當李恪的側妃變多呢,武媚娘還是太子妃,代表的還是正室,還是占了一半,但武順卻變了,武順就變成了李恪眾多側室中的一個,她那一半的寵愛要分于許多人,李恪對她的寵愛自然也會變少,武順又拿什么去跟武媚娘爭呢?
武順很聰明,聽了武媚娘的話,哪里還不知道武媚娘的意思,武順不怕武媚娘和她爭,怕的就是這個。
一旦李恪的側妃變多,李恪勢必分寵,到了那時,武順要爭的就不是武媚娘了,而是李恪的那些側室,她要和那些側室爭李恪的寵愛。武媚娘手段獨特,甚至不必自己出手,引了旁人進來對付武順,就已經叫武順疲于奔命了。
武順的臉色明顯比之前一下子難看了許多,武媚娘坐在上首,看著一邊的武順,笑著問道:“本宮欲為太子納妾,也是出于公心,但看阿姊面色不佳,可是對此事別有異議?”
武順雖為李恪寵愛,但名義還只是側室,她憑什么能夠對李恪納妾之事指手畫腳的,武順一時有些驚慌,手指不自覺地絞著衣角,忙回道:“這是好事,我怎會有什么異議。我之所以面色難看,只是因為方才貪杯喝多了酒而已。”
所謂貪杯多飲,不過是武順嘴邊的一個說法而已。武順的酒量武媚娘是知道的,從頭到尾,武順統共飲下不過三杯果酒,就以武順的酒量而言,實在是算不得什么,真正叫武順
驚慌的也就是武媚娘給李恪納妾的話。
武順雖然才二十四,尚且年輕,但若是李恪納妾,能進東宮的必然都是二八妙齡的少女,都是權貴之后,世家嫡女,她如何再能爭地過她們,而且就算她爭過了,又哪來再來的余力去和武媚娘爭。
畢竟武媚娘是正室太子妃,就算李恪的內院來了再多的人,她也是太子妃,但武順可就不一定了。
武媚娘看著武順的反應,心中得意,又對朗日林芝和丹兒問道:“公主和承徽呢,以為本宮所言如何?”
丹兒是不爭不搶的性子,朗日林芝是吐蕃公主,更是不在意這些,他們都不會因此事而和武媚娘爭執,兩人齊齊應道:“正如武良娣所言,這是好事,我們自無異議。”
武媚娘笑道:“如此便好,那今日本宮便進宮和母后稟告此事,想必母后也是贊成此事的。”
三五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