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隨著中車府令劉治宣號一聲“上朝”,早就等候在殿外的文武百官便都井然有序,低眉順眼地進入奉天殿。
而冉閔已經坐在了龍椅上,居高臨下地俯視著群臣。
此時并不如后世明清時期那般嚴苛,禮制森嚴,皇帝垂拱而治,是要依靠士大夫們共治天下的。
華夏自古以來就有“禮賢下士”之風,君主對待大臣,在朝議的時候一般都是對席而坐,坐而論道的。只不過秦漢以來,歷朝歷代都任用儒家之禮制,故而為了彰顯皇帝的尊貴,儒生們往往都提倡大臣們站著上朝,而君主要坐著。
冉閔恢復了古代華夏的禮樂,自然不會拘泥于這種俗禮。
一般來說,大魏帝國的大臣們在上朝的時候還是要下跪的,簡單的朝會是要站著的,但也有比較特殊的情況。
“坐!”
隨著冉閔揮了揮手,群臣就都按照職務的高低,依次有序地坐到蒲團上,正襟危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還是行了一禮,磕頭下來。
“免禮!”
“謝陛下!”
等到群臣都站好,冉閔這才淡淡的開腔道:“諸卿,近日朕微服私訪,發現了帝國官僚體系中存在著一些弊病,已經不得不更改的弊病!”
“帝國之廣袤,亙古未有,所以疆域如此遼闊,城池、人口如此之多,便需要許多的官吏去治理。我大魏人才輩出,有能者多如過江之鯽,但是朕發現,許多官吏都是有才無德,經年之間,都不知不覺地成了貪官污吏!再加上帝國擴張的勢頭如此之迅猛,依靠現有的官吏或者朝廷所儲備的人才,顯然是不夠用了。”
“不知道陛下打算怎么做?”崔皓已經猜到了冉閔要干嘛了,不過還是硬著頭皮詢問出來了。
冉閔微微頷首道:“國子監和稷下學宮是我大魏帝國的最高學府,從這兩所學院出來的學子,基本上都在朝中或者地方擔任官吏。朝中大臣,或者各地的官員每年都會舉薦一些人才,但是其舉薦的孝廉,究竟有無真才實學,這個朕不甚清楚,朝廷也不甚清楚。”
“可以說,漢代以來的察舉制,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已經不適用于大魏當前的形勢了!”
一聽說冉閔要改革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許多士族出身的大臣心里都咯噔了一下,有一股不祥的預感。
果不其然,冉閔隨后就說道:“朕欲創立‘科舉制’,開科取士,以取代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
“陛下,不知道這科舉制有何可取之處?”
“科舉制度,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常設的科目有帖經、墨義、詩賦、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科考又分為四級:鄉試、解試、省試和殿試。鄉試于郡中舉行,解試于州中舉行,省試由禮部和吏部操持,殿試則是由朕親自把關。”
“通過鄉試的稱之為秀才,通過解試的稱之為舉人,通過省試的稱之為進士,通過殿試的,可得出狀元、探花、榜眼三等。此外,朕還打算設置武舉,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基本上與科舉相同。”
群臣聞言,都嚇壞了。
御史中丞韋謏連忙起身道:“陛下,臣以為在全國上下推行這種科舉制,難度不小。而且自九品中正制確立以來,士人們無不稱頌,陛下驟然推出科舉制,開科取士,唯恐民心不服啊。”
“哼,何謂民心?朕看是士人之心吧?”冉閔撇了撇嘴道:“朕承認,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有其可取之處,但槽點甚多,適用于當時,而不適用于當下!咱們應該與時俱進才對啊!”
大理寺卿徐機雖是士族出身,但他是鐵桿的帝黨,一直是冉閔的狗腿子一般的存在,現在聽見冉閔這么說,頓時站了出來。
“陛下所言極是!昔日漢代之察舉制,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是因為人才多出自世家門閥,寒門子弟不是全都沒有才學,只是太少了,所以歷朝歷代之官吏,多出自世家。但現在不一樣了,陛下在各地行辦官學十幾年之久,培育出的學子不知凡幾,其中士族也有,寒門也有,他們都處于民間,做著各行各業的事情,但是他們的才能都不應該被埋沒!”
聽到徐機擲地有聲的話語,冉閔贊賞地看了他一眼。
冉閔其實早就想把科舉制推行出來了,但十多年來,他一直隱忍不發,只是在各地行辦官學,吸收大量的寒門子弟入學,以此來跟士族門閥們對抗。
官學,其實就是科舉制的基礎。
華夏歷朝歷代的選拔官員的制度一直都在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最核心的思想還是“以人為本”的。
周代以“鄉舉里選”的方式,即由“鄉老”(族長)等選拔本鄉土的賢士,經過地方長官的層層上貢,直達中央。
上貢到王的賢士,由王親自考試,內容是射箭。
在周代以前的社會中,只有統治集團家族的成員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而成為知識分子,國家機構的各個組成部分,實際上主要由統治集團內部成員所世襲領有,具體表現就是周代的“世卿世祿”制度。
在這種制度下,即使有某種舉薦選拔,也基本上不超出宗法家族的范圍。舉薦選拔超越世襲血緣關系的羅網而登上高位的只能是極其偶然的例外。
到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世卿世祿之制被嚴重破壞,一些原來不是貴族的下層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過舉薦、考核而選拔登進人才的情況越來越多。
由舉薦考核而任用(以及按勞績提升)的官僚制度逐漸產生。而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教育面的擴大更加速了這一過程。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采用的是察舉制與征辟制。
高祖十一年(前197年)劉邦下詔命令各級臣下舉薦賢才,形成后世鄉貢的最初形態。
漢文帝二年(前178年)、十五年(前165年)又兩次下詔命令各級官員舉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并對被舉薦者采用策問的方式進行考試。漢武帝根據董仲舒的建議,詔令各郡國舉孝子、廉吏各一人,后來兩科逐漸合并為一科,稱為“孝廉”。
此外“秀才”也是察舉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重在德行,秀才重在才能。東漢時為了避諱劉秀而改成“茂才”。
漢代各科察舉都要通過朝廷考試。但是漢代察舉考試與后代科舉考試的重要區別在于:察舉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基本不存在黜落,“當時未有黜落法,對策者皆被選”。
考試在察舉中并不重要,舉薦是決定性的。舉薦權掌握在皇帝以下的各級官僚權貴手中。察舉并不是兩漢仕進的最大渠道。
從漢初以來”任子“、“貲選”、皇帝和各級官僚的直接辟召仍然進行。一般士人往往時先征辟為州郡吏員,才由上司向中央察舉為秀才、孝廉等等。
但是,一般沒有門路的布衣平民,幾乎沒有被察舉的可能性。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是察舉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員負責。
但是,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后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于門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材,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冉閔決定在全國各地推行科舉制,他的意志是無可更改的,群臣都不得不贊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