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1章:元朝四大漢人世侯,張定邊大戰七神將
“這,這……”
看著張定邊以一敵二,并且還占據了上風,張郃被震驚的都說不出話來了。
他猜到了張定邊的實力很強,卻沒想到會這么強。
劉整和劉伯林之間,無論是哪一個,實力都在他之上,可聯手卻依舊被張定邊壓著打。
“并州這路大軍之中,恐怕也只有溫侯,實力在張定邊之上了吧。”
張郃喃喃自語道,心中突然想到一個由陛下發明的詞:內卷。
呂布是開國侯,身經百戰,鮮有敗績,實力能達到這等地步,完全說得通,而張定邊卻只是偏將而已。
可實力這么強的張定邊,在并州軍中也只是偏將而已。
大秦軍界已經內卷到這種地步了嗎?
張郃心中暗自苦笑起來,卻并不為自己的前途擔憂。
隨著軍人的職業化,軍陣的不斷演化,以及軍械的快速發展,個人武力在戰爭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低了。
就算個人實力達到戰神級別,都未必能夠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就更別說時候神將,乃至是超一流一流級別的將領了。
職業軍人在兵甲備齊的情況下,百人結陣就能抗衡超一流武將。
五百人結陣能夠圍困神將。
而五千人結陣的話,就算是戰神在沒有軍隊尾隨的情況下,也不敢一個人孤身亂闖。
曾經超一流級別將領,靠沖陣斬首敵軍主將,敵軍就會自動崩潰的時代,早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指揮軍隊結陣對敵才是大勢所趨。
各國將領們也都不是傻子,自然能意識到了這點,而為了適用時代的進步,他們也在不斷的學習,從而嘗試著進行轉型。
其中就包括李存孝這個天下第一勐將,以及:宇文成都、姜松、呂布等等。
想從勐將型將領,轉型為指揮型將領,需要學習的東西可多了,比如:步騎水這三類兵種的訓練、兵法、軍陣,以及不同兵種之間如何協同作戰等等。
從個人武勇時代走過來的將領們,大多為目不識丁的大老粗,早就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期。
讓他們這些早就功成名就的人,從識字開始學習如此之多的內容,確實是有些太為難他們了。
所以,大多數將領的轉型并不成功,比如:孫靈明、高寵、金臺、孟賁等等,依舊還是勐將型將領,最多只能指揮五千兵力,而超過的話就會指揮不過來。
當然,也有很多將領成功完成了轉型。
秦國有:李存孝、趙云、秦武、呂布、宇文成都、賈復等將。
吳國有:呂蒙、鄭芝龍、韓擒虎。
楚國有:甘寧、馬援、石達開。
至于蜀魏明隋四國,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連李存孝這個天下第一勐將都轉型了,足可見勐將時代被淘汰不過是時間問題,未來必定是指揮型將領的天下。
張郃的武道天賦有限,這輩子也未必能達到戰神級別,他知道自己的出路只有兵法,所以在兵法上的用心程度要大于武道,自然不會要求自己也有張定邊的實力。
赤峰城樓上。
見劉整和劉伯林聯手,卻依舊被張定邊壓制,忽必烈心中的不安也愈發強烈起來。
張定邊和劉整劉伯林的這一戰的即視感,像極了當初雁門關之戰時,趙云扮豬吃虎斬殺呼必來、赤老溫、哲勒蔑三將時的場景。
雁門關之戰,是嬴昊成名戰,也是第一戰,靠著打贏這一戰,嬴昊開啟了自己的傳奇,最終改朝換代成為一代帝王。
至于匈奴,雖輸了雁門關之戰,可為了報仇雪恨,在鐵木真的帶領之下,也同樣在不斷進步,并誕生了鐵木真這位皇者,以及元蒙這個國家。
可鐵木真就是再厲害,也無法逆轉秦元兩國的人才差距、
而元蒙的精英們都哪去了呢?
近半都戰死在了雁門關之中。
比如,四駿: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
除哲別之外,四獒之中的三位:哲勒蔑、速不臺、忽必來;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中堅將校。
這批將領可都是匈奴的人才精化,結果都還沒來得及發光發熱,就都在雁門關之戰中戰死。
他們的戰死也造成了元蒙人才斷代,哪怕是到現在都沒有徹底恢復過來,所以不得不接納鮮卑、羌族,乃至是漢人中的人才,來緩解元蒙自身人才不足的局面。
至于那些在雁門關之戰中幸存下來的人,如今則都成長成了元蒙的支柱人才。
出世后基武才97哲別,如今更是都已經成了戰神。
曾和哲別齊名的那些將領,若是能夠活下來的話,或許元蒙會有不止一尊戰神吧。
忽必烈可不想也經歷一次雁門關之敗,所以在見到張定邊只憑一己之力,就壓制劉整和劉伯林之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鳴金收兵,放棄這次斗將。
可轉念一想,現在就主動放棄的話,之前打贏所積累的士氣,可就又要泄光了。
忽必烈見張定邊只帶了五百人,而且以一敵二差不多就已經是他的極限,覺得不能就輕言放棄,于是就給城樓下的史秉直使了個顏色。
蒙元時期出現很多能征善戰的勐將,他們大多出身于蒙古族,但也有一些漢族的武將,也是一樣的驍勇驃悍、所向披靡。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別是:真定史家史秉直、順天張家張柔、東平嚴家嚴忠濟、鞏昌汪家汪世顯。
而這四大家族也被稱為:元朝漢族四大世侯,后代子孫皆為元蒙效力,并且占據高位。
史秉直等四將極其附屬家族成員,全都是隨機百召的隱藏人物,并都被植入成了河北四州的漢人世家。
可在大秦統一河北之后,張嚴兩家因不顧國家利益而向異族販賣物資,史汪兩家因派遣私兵相助韓趙等國和大秦作對,都遭到了大秦的清算。
大秦清算河北世家時,所殺戮人數可謂不計其數,而史嚴汪張四家也都在其中,少部分人幸運的躲過一劫,最終不得不遠遁草原投靠異族,其中就包括:史秉直、汪世顯、張柔、嚴忠濟。
史秉直基武高達102,并不比劉伯林弱多少,本來他并不準備出戰,畢竟劉震劉伯林兩人聯手,都被張定邊所壓制,他自然不想蹚這趟渾水。
可當會意到忽必烈的意圖后,向來以心腹自居的史秉直,卻是不得不去幫劉整一把了。
考慮到張定邊可能依舊沒用全力,所以史秉直也不敢獨自出戰,于是就叫上了好友張柔和汪世顯一起。
可史秉直三人都還沒來得及沖出去,弟弟史進道和兒子史天澤卻跟了上來。
史秉直面露不解之色,史天澤卻道:“爹,張定邊實力深不可測,您和張叔他們前去助戰也未必能穩贏,還是讓孩兒和二叔也跟你們一起去吧,多一個人多出一份力。”
看著一臉認真的三子,史秉直點了點頭,對于這個小兒子,他已經有了一種盲目的信任。
其實才進入草原后,史秉直等人本來是想去投靠冒頓的,但史秉直的三子史天澤卻斷言,冒頓必定不是忽必烈的對手,投靠冒頓乃是自尋死路。
史天澤同樣是青銅百召隱藏人物,而他也是在元朝唯一官拜丞相的漢人,其戰績有:
擊敗金國名將武仙;
率千人襲擊金援軍后部擊敗十萬金軍;
俘殺抗蒙紅襖軍將領彭義斌;
平定李璮叛亂等等。
史天澤一生謹慎,多謀善斷,料敵用兵,主張攻心為上,力戒殺掠,是一位智勇雙全的統帥型將領,“出入將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無怨”,也因此被人比作郭子儀、曹彬。
史秉直之前對史天澤雖看重,但也沒到言聽計從的地步。
河北大戰開戰后,史秉直舉族相助袁紹之時,就遭到了史天澤的反對。
當時史天澤說,袁紹絕不是嬴昊的對手,此時相助袁紹的話,將來必定會遭到嬴昊的清算,不如趁著大部分河北世家都與大秦為敵,舍棄土地舉族投靠大秦,日后必定能夠得到嬴昊的重用。
史秉直卻舍不得數代積攢下來的土地,并沒有聽史天澤的話,依舊頭鐵的和大秦最對,結果史家族兵死傷殆盡,不少親友也在河北之戰中戰死。
大秦連滅韓趙兩國后,由于急于北上,對付北漢,以及滿清,并未立即清算河北世家。
這也讓不少河北世家心存僥幸,都以為大秦放過他們了。
史天澤卻再次力薦父親,說嬴昊絕不會放過河北世家,而和嬴昊作對的世家也都不會有好下場,此時不走必死無疑。
史秉直舍不得放棄祖業,幸存僥幸,依舊沒有聽兒子的話,結果等大秦的屠刀砍下來時,再想跑也已經晚了。
史家九成的人都死于大秦的清算,至于這剩下的一成,還是史天澤早有準備力保下來的。
史秉直連續兩次沒聽兒子的話,結果兒子話卻都應驗了,也給了他兩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之后史天澤但有所言,身為父親的史秉直無不聽從。
這次史天澤說要一起出戰,史秉直就果斷答應下來,再看看來兒子的判斷肯定比自己準。
史秉直帶著張柔、汪世顯、史進道、史天澤四人直接殺出。
張柔和汪世顯都以史秉直為尊,實力顯然也要比史秉直遜色,都是基武101的神將。
史進道的實力,也沒有哥哥史秉直強,但也是基武100的神將。
史天澤則青出于藍,實力達到巔峰的話,基武能有103,只是如今還年輕,尚未達到巔峰,目前基礎武力只有101點。
五人沖出后如同五道閃斷,飛速向戰場上的張定邊包圍而去。
見元蒙如此不要臉,竟然準備七個打一個,張郃施龍也不確定張定邊能不能撐得住,當即就準備前去助戰,可卻被圍攻的張定邊給喝住了。
張定邊全力一擊打退偷襲的史秉直兄弟后,卻沖張郃等人大喊道:“都不要過來,我自己一個人能行。”
這次張定邊之所以主動請戰,為了就是給自己揚名,元軍派來的將領數量越多他越高興,又怎么會讓張郃和施龍來破壞他揚名的大好機會呢。
“爾等不過是些土雞瓦犬,就是人數再多本將也不懼,殺。”
一聲怒吼后,張定邊周身氣勢也開始暴漲起來,并且彷佛沒有盡頭一般,讓正在圍攻他的劉整等七將都不禁為之色變。
叮冬,張定邊技能‘梟勐’效果3發動,敵方共有七人,群戰效果全開,武力增加至5點。
當前張定邊武力上升至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