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毅對潘擰的傳奇經歷,也是有所了解的。
80年代,潘擰造冰箱,在技術上靠京城雪花冰箱廠的支援,在資金上則由鎮政府出了9萬元的試制費,所以,這家工廠成了“鄉鎮集體企業”,這一產權歸屬最終決定了企業家潘擰的悲情命運。
初業艱辛,潘擰帶著珠江冰箱廠的職工,靠新穎的款式、上乘的質量以及靈活的營銷而占據市場,在全國形成了“北海爾、南容聲”的雙雄格局。
當然,冰箱廠的壯大與當地政府的全力扶持是分不開的。
當冰箱廠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潘擰要擴建廠區,但是鎮上已無地可征,鎮領導攤開地圖,仔細盤算,最后決定炸掉鎮內的一座小山,將之夷為平地,讓潘擰建車間。
然而,繁榮的背后,卻隱藏著危機。
冰箱廠盡管由潘擰創辦,但在產權上則屬于當地政府。
潘擰和經營團隊則無任何股權,潘擰多次或明或暗地提出,希望政府能夠在這方面給予考慮,可是得到的答復都含糊其詞。
甚至連冰箱品牌所有權都歸當地鎮政府所有,一些鎮屬企業乘機用這個牌子生產其他的小家電,嚴重影響了珠江冰箱廠的聲譽,而對此潘擰竟無可奈何。
于是在1994年,潘擰決定另辟蹊徑,他新創了科龍品牌,進軍空調行業。不過他的算盤引起了鎮政府的注意,雙方的關系變得十分微妙起來。
1996年,科龍電器上市,潘擰雄心萬丈地四處攻城略地,他先后在東北、西南建立了兩個生產基地,大大地降低物流運輸的成本。
他還宣布要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日國建立技術中心。當時所有國產家電的核心部件幾乎都是從國外引進,相關企業其實都是一些裝配工廠。
潘擰認為將技術開發的前沿延伸到日國本土去,成本雖然很高,但一定能夠起到奇效。
他強調:“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裝出一臺百分之百的華夏冰箱,我們這代冰箱人愧對后人。”
可惜的是,潘擰的這種“決戰思維”在他退出后竟成絕響,以至于十年后,中國冰箱產業的核心技術空心化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月,科龍集團突然公告,潘擰辭去公司總裁職務。第二年4月,潘擰卸任董事長。
潘擰對此次調整并無思想準備,在過去的一年多里,他一直四處奔波,為科龍做強做大而努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潘擰沒有對外界做任何解釋,他迅速做出了移民國外決定。
從此以后,他再沒有對科龍說過一句話。再也跟科龍舊人沒有任何聯系。
而科龍的命運,此后依舊波折起伏。
房間,潘擰給王弘毅泡了一杯茶,笑著道:“嘗嘗,這是我自己帶來的烏龍茶!”
王弘毅對茶沒有什么研究,但聞著這茶的香味,感覺很提神。
閑聊了幾句,潘擰微笑道:“小王,你先前說,企業家和國家、社會,命運相連,息息相關。可是有時候,企業家要大展拳腳,其身份也可能是一種束縛,企業家從一開始受到各種支持,到受到各種制約,又該如何?”
王弘毅明白潘擰問的其實就是他現在該怎么辦的問題。
雖然很委婉,不過王弘毅確實很清楚問題的所在。
現在,潘擰和當地鎮政府的關系,還沒有徹底僵化,但雙方相互不信任的因子,早已經種下來了。
對于潘擰的郁悶,王弘毅很了解,明明企業是在他手中一手做大的,凝聚了自己無限的心血,但自己卻一點好處都撈不到,心頭實在不平衡。
而且,他作為經理人的角色,遲早有一天要從這個位置上退下來,那么將來的冰箱廠,又將如何呢?
想了一下,王弘毅道:“潘總問的是珠江冰箱廠該怎么做吧?”
潘擰點點頭,他知道王弘毅已經聽懂了他的問題。
“說實話,珠江冰箱廠的情況,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如果非要提建議的話,我只能說徐徐圖之,最好是做一個五到十年的規劃,而且要主動保持跟鎮政府的緊密合作,靜待時機變化,不然的話,激化矛盾,對潘總不利。”
“畢竟,胳膊是扭不過大腿的。”
前世,如果潘擰步伐稍微慢一點,動作不那么大,慢慢滲透,或許可以在時機成熟之際對冰箱廠實施改制。
畢竟,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國企改革的深入,現在不具備的條件,將來也會慢慢地具備。
當然,潘擰年齡大了,他可能等不及。
潘擰嘆了一口氣,他雖然心頭有了計劃,但是總是有些舉棋不定。
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行動起來,肯定會引起鎮政府領導的關注和不滿。
可是,讓他等,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看著王弘毅年輕的面容,潘擰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小王,你說,我們合作創立一個新的家電品牌,這樣有沒有可能呢?”
王弘毅一愣,很快明白過來,潘擰這是準備另起爐灶,跟之前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潘總有具體的打算沒有呢?”王弘毅笑問。
潘擰搖了搖頭道:“我也是靈機一動,還沒有具體的想法,不過我覺得可以試一試,說實話,我就是想給自己多留一條退路,并無意損害誰的利益。”
王弘毅點了點頭,他表示理解,“我倒是沒有意義,不過潘總,不瞞你說,我現在的手頭有好幾個項目,資金目前相對比較緊張,我下來馬上還要向銀行貸款1億,跟你合作創立新的家電品牌,我暫時實力不夠啊。”
“這不是什么問題,前期可以小規模做,其實我資金也不多,只不過有點薄面,有專業隊伍。”潘擰道,“而且,正如你所說,我們要徐徐圖之,不必急于一時。也許到時候,你的資金壓力要小一些了呢。”
對于潘擰的提議,說實話,王弘毅是很動心的。
畢竟,潘擰有經營頭腦,如果能擺脫束縛,打造全新的家電品牌,未嘗不能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