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牌是各國交易市場為了避免大資金收購股票,引起股票波動而使股民蒙受損失的一項措施:一般而言,在持有一家公司超過5股票的時候,購買方就必須向全體股民公布自己的持股比例。并以此來警示和通知持有同股票的股民注意風險。
而在9月16日這一天,倫頓、高麗、種花家、墨東哥等各個國家的證券交易市場,三喪集團旗下23家上市子公司被嘉點集團集體舉牌!
這也代表著,在同一時刻,嘉點集團持有了三喪集團旗下23家上市子公司5的股份。
這一下全世界都震驚了。
誰也沒想到嘉點集團會突然玩這么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戲碼,在都已經偃旗息鼓一個多月的時候,卻突然偷襲了“珍珠港”,直接持股了三喪集團多家子公司5的股票。
但是,外界對于這一個信號的釋放也有點看不準,不知道嘉點集團收購這些股票是為了什么。
是準備收購三喪集團,還是為了給三喪集團管理層搗亂?
這代表的意義可完全不同啊。
這也讓不少股民一時間開始停手,不再拋售,耐心的等待起公告。
而很快,嘉點集團就在各大交易平臺發表了聲明。
聲明中并沒有解釋收購三喪集團股份的原因,只說嘉點集團支持艾羅特資產管理公司和spab基金,要求對三喪集團進行改組,重選董事會。
除此之外,嘉點集團還以大股東的身份,要求三喪集團針對旗艦機N7事件,問責相關負責人,并且要求三喪的會長李健洗引咎辭職。
這一下,所有人都清楚了一件事:雖然不知道嘉點集團到底要做什么,但是三喪集團接下來肯定要亂了。
畢竟幾個大股東聯合施壓,要求改組,雖然法律上沒任何作用,但是對于集團而言肯定會受到很多壓力。
尤其是其中還有嘉點集團這個有著雄厚資金的對手,三喪集團陷入內亂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所以,股民們再次拋售,三喪集團的股價再次下跌。
而埋伏在市場上的魏林和小迪見狀,則再次開始掃蕩三喪集團的股份。
三喪集團各個子公司的股價就在這種拉鋸戰中,漲漲跌跌。
此時的三喪集團總部,會長辦公室里,李在容正在聽著下面人的匯報。
聽完匯報,他臉色陰沉然后問道“秘書室那邊怎么說?”
秘書室是三喪集團最高的決策部門,直接向李氏家族匯報。其中有400位“參謀”一半出身于管理部門另一半則出身于技術部門。在各個子公司,乃至集團遇到問題時秘書室會根據問題,制定出戰略乃至詳細的計劃措施。
而會長則一般在聽取秘書室的判斷和計劃后再進行綜合的判斷。
李在容的手下說道,“秘書室認為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的是消除負面影響,而不應該直接與大股東們對著干。所以他們準備部分接受對方的建議并且對嘉點集團的聲明做出一個積極的回應。”
說完這個手下拿出了一份計劃,彎腰雙手遞給李在容。
坐在書桌后面的李在容接過文件,細細看了兩眼,“嗯”了一聲,然后簽了字。
第二天三喪集團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針對艾羅特資產管理公司和spab基金提出的建議給予了正面答復:
三喪集團認同兩個大股東的建議,所以決定吸納一名獨立董事進入到董事會并且將拿出40的現金進行利潤分紅。
至于嘉點集團收購集團股票的事情,他們也做出了自己的回應:嘉點集團收購公司股票的行為是對三喪集團的肯定。正是因為對三喪集團現在管理層充滿信心,嘉點集團才會收購三喪集團多家公司的股票。
而三喪集團也歡迎嘉點集團對公司的信任并且愿意對每一個想要投資三喪的股民敞開懷抱歡迎大家來投資并且享受分紅。
不得不說,三喪集團一番得體的應對非常的優秀。蘇洋明明是一個拆臺的行為,結果硬生生被他們定義成了看好的行為。
再加上部分接受了大股東的提議,并第一時間做了應對,也讓三喪集團在資本市場更加的被認可。
甚至因為準備派發集團自由現金,股民們也對三喪集團的信心開始不停的上漲。
于是三喪集團最重要的子公司三喪電子開始拉升。這也連帶著其他子公司止住了頹勢。
而就在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
下午,風云再次突變。
嘉點集團在鎂國證券交易市場,發出公告,將溢價收購了幾家不知名金融公司手中所持有的三喪電子加起來6的股份。
所以嘉點集團手中現在持有了三喪電子11.12的股份,正式成為三喪電子第二大股東。
而在嘉點集團在高麗發出了公告沒多久,在倫頓、墨東哥、高麗、歐洲等多個證券市場,嘉點集團也陸續發出了類似的公告。
在幾次收購行為之后,嘉點集團也將獲得三喪集團八家上市子公司手中58不等的股票。
成為了三喪九家重要的子公司,前三位的大股東。
這一下,全世界再次嘩然。
如果說昨天,嘉點集團是打了三喪一個措手不及,而且也讓大家分不清嘉點集團到底在做什么的話,那么現在嘉點集團的野心昭然若揭:那就是吞并三喪集團!
而且這種吞并完全是在沒有打招呼的前提下,進行的!
這是在進行赤果果的惡意收購!
畢竟,同時持有三喪二十幾家重要子公司的股份,這已經完全脫離了正常的商業收購范疇,就是直接拿錢硬砸!
而事情到了這一步,嘉點集團也不再掩飾,蘇洋直接在魔都召開了面向全世界的新聞發布會,然后在發布會上公開說道,“嘉點集團擁有很多超過現代科技的全新技術,但是卻沒有一個優秀的渠道、工廠來生產、銷售。”
“而三喪集團恰好滿足了這一切。”
“所以我決定動用嘉點集團在海外的資金,還有赫爾墨斯計劃籌集的現金,加快收購三喪集團的腳步。相信用不了多久,三喪集團就將成為我們集團旗下的一家分公司。”
這一下,真的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誰也沒想到,蘇洋居然這么直接的說出了自己的野望,也沒想到蘇洋的胃口這么大,居然直接盯上了名列世界前15的大型集團:三喪。
尤其是,三喪可是高麗的財閥啊,而且還是高麗面向世界的一張名片,如果這張名片被收購,那么高麗才真的要丟臉了!
所以當蘇洋這一番話說出來之后,全世界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高麗那邊的反應,也在等待著三喪集團的反應。
當天晚上,一切風平浪靜。
第二天,三喪太子李在容在臉書上更新了一條自己的心情,內容是:野蠻人來敲門了。但我們背后是我們的民族和國家。
當天下午,三喪集團對外發言人第一次回應了這件事,他說道,“嘉點集團此次的行為屬于惡意收購。我們集團是高麗的民族企業,我們不會允許外國企業控股乃至收購我們集團。”
于是,戰役正式開始打響。
三喪集團各個子公司的股票本來分歧就嚴重,現在變得更加的眼中。這是因為,一部分股民認為嘉點集團既然要搶奪三喪集團的股份,那么三喪集團的股票價值多半要瘋漲。
但是更多的股民卻非常的理性。他們在分析了三喪股票結構之后,認為嘉點集團的收購計劃多半要無疾而終。
如果一旦無疾而終,那么很可能到時候要大規模拋售。
再加上這段時間爆出的旗艦機n7的丑聞,三喪集團的管理層斗爭,勢必會影響三喪集團今年的利潤和運營。
所以他們短期不看好三喪集團的未來。
不過股市漲漲跌跌對于現在的蘇洋而言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他之前早已經布局完成了,根本不會受到現在股價的影響。
于是,在第三天,嘉點集團再次舉牌,宣布從幾家金融公司手中收購了三喪集團其余上市子公司的部分股份,把三喪集團的二十余家大型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全都提升到了10以上。
至于具體是百分之多少,因為沒有超過15,所以并沒有公開。
三天時間,幾十次舉牌,嘉點集團已經把自己的氣勢打了出來。所有人都看出了嘉點集團這一次勢在必得的決心。
所以三喪內部此時也有點慌。
原本一直帶著自信笑容的李在容現在再也笑不出來了,他在辦公室里踱步了很久,然后幾個電話打給了華爾街手中持有三喪集團股份的幾個大型銀行、金融公司。
作為三喪實際上的掌控人,他知道三喪背后站著誰,也知道三喪最關鍵的股份在誰手中。
三喪集團在市場上的股票雖然很多,但是當蘇洋收購到10以上的時候,再想要收購已經很麻煩了,價格也很高了。
所以現在最需要做的是穩住自己背后的那群銀行家,金融大鱷,讓他們依然站在自己背后。這樣一來,蘇洋就算把市場上的散股都收購完,也不可能拿到三喪集團的實際控制權。自己就還有可能贏。
幾個電話打出去之后,李在容松了一口氣,雖然那幾個金融巨鱷對于自己最近的事很惱火,但是卻依然支持著自己。
得到了好消息的李在容心情終于放松了一些。
但就在他心情剛放松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就到了。N7手機爆炸的事情,借著這次三喪股權爭端,影響范圍越來越廣。
不少國家的消費者開始控訴三喪,要求三喪集團給予賠償和處理。
而作為皿煮的燈塔,鎂國的幾大航空公司,在西南航空的帶頭下,頒布了禁止攜帶N7手機登機的禁令。
這一下讓三喪集團更加的雪上加霜。
這種事關整個集團戰略的大問題,李在容不敢馬虎。
他知道,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也許都不用蘇洋改選董事會,他自己就要被趕下董事的席位。
于是,三天后,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三喪集團對外宣布,承認N7手機電池存在質量問題,可能會導致自燃。并且宣布召回全球已銷售的170萬臺手機。
在發布會的最后,三喪移動業務總裁高振東鞠躬道歉。
當天,三喪電子的股價暴跌,連帶著其他剛剛止住了跌幅的子公司也開始跟著小跌。
而就在這時,沉寂了接近一個星期的嘉點集團再次瘋狂舉牌。
一個,兩個,三個...
嘉點集團接連向三喪集團二十余家上市子公司舉牌,聲明自己已經持有了三喪集團這些子公司15以上的股份。
嘉點集團這瘋狂的收購,這恐怖的吸納股權能力,直接把全世界關注這件事的人全都震了三震。
這可是三喪集團啊,不是什么阿貓阿狗。不說別的,光三喪電子的市值就超過了1000億美元,這段時間因為收購傳聞,甚至已經漲到了1100億美元。
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的子公司,總市值估計在1800億美元左右。如果換算成人民幣的話,都已經過了萬億!
這樣級別的企業,蘇洋居然敢硬來!
這要燒多少錢啊!
光現在就已經扔了幾百億了吧!
前幾天蘇洋二次舉牌的時候,大家就感覺他瘋了。
而三喪集團也有正面施壓,質疑嘉點集團。
后來嘉點集團也確實冷靜了兩天,但就在大家認為嘉點集團要和上一次進攻高麗一樣放棄的時候,結果現在居然硬上了?!
直接集體第三次舉牌!
簡直就是不管不顧啊!
嘉點集團到底有什么底牌!
到底為什么這么自信!
因為三喪旗艦手機爆炸案,加上嘉點集團強行惡意收購,現在全世界都在熱議這件事。不少專家學者開始分析嘉點集團收購三喪集團的可能。
這些專家學者從兩者的體量、公司的現狀,國家得監管,還有現金儲備計算,都給出了一個悲觀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