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草廬內,張小公爺難得的親自在著墨揮毫。
唐伯虎、徐經、王守仁……等諸弟子,則是垂首而立。
這畫面看起來有些詭異,畢竟他們的年紀看起來可都比張小公爺大上不少。
然而在小公爺面前,卻是如此的恭敬。
“伯安,對西南你有何看法?!”
今天找他們這些弟子來,自然是小公爺有所安排的。
王守仁之所以從王守仁變成了王陽明,龍場驛站的悟道是其中少不了的因素。
張小公爺不希望這樣的一位圣人,沒有悟通自己的道。
他更希望的是,自己后世來的知識與王守仁的道能夠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這樣會更適應于大明本身。
可現在龍場驛站沒了,或者說不再具備悟道的可能性。
環境更為復雜,也更為安全的西南邊疆便成了張小公爺為他預選的悟道之地。
“國朝磨合,還需時日!老師已將兩國根基拔除,余者不足為患。”
王守仁冷靜的垂首,低聲道:“只是還需再行教化,命其習我華夏文統。”
“并彈壓不法,避免各家貨殖會過度搜刮而反彈……”
關于西南事宜,其實王守仁很早就考慮過了。
當時張小公爺做出抓捕西南各路讀書人的時候,王守仁首先就是大吃一驚!
隨后急忙找到了王越,王越這沙場老將又讀過《夫戰爭述》的自然一下子看出其中關鍵。
“大手筆!大氣魄!大決斷!!”
這就是當時威寧伯的評價,這份評價叫王伯安目瞪口呆。
好在威寧伯很快的將張小公爺所思、所想,掰開揉碎了給王伯安說了一遍。
他這才恍然大悟,國朝要想徹底掌控西南則非此法不可!
安南之亂說到底,就是當地豪族聚集所生。
若是不將那些豪族徹底鏟除,這樣的亂象只會不斷的爆發。
然而要徹底的鏟除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張小公爺這一手驅虎吞狼之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幾個豪族為首的是虎,那些放歸忠心歸明的降卒是豺。
由他們從上至下全面撕咬那些豪族,才能夠保證這些豪族全數被滅掉。
“……化安南、東吁文統為我華夏文統,以我大明官話為其言語!”
王守仁頓了頓,沉聲道:“如此一來,其國即便不歸屬我大明……”
“又和與我大明之地何異哉?!”
是的,若是執行到那一步確實他們已經跟大明無異了。
名義上是一國,國君有、國臣亦有。
但舉國耕地、最大的貨殖都被大明所控制著,連邊疆防御亦是大明所屬。
如此之下,他們跟大明本土有甚區別?!
頂多就是個放大版的土司而已,還是沒有兵權的土司。
“邃庵公如今在西南主持各項事宜,恐需副手相助。”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對于王守仁的回答似乎很是滿意:“若是愿去,可與西涯公說項一番。”
眼見王守仁感激的點頭應是,張小公爺則是轉向了唐伯虎。
“伯虎,你生性跳脫、略欠沉穩。狂放惡習雖改,然秉性難移……”
小公爺的一番話說的唐伯虎面紅耳赤,不由得連連拱手。
畢竟唐伯虎都那么大了,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要讓他做出改變,這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所以對唐伯虎的安置,才是最頭疼的。
唐伯虎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毛病,所以先得很是尷尬。
若是叫他作詩寫詞丹青筆墨,他自問在師兄弟中獨占鰲頭。
可其他的事宜,他很多時候就不成了。
盡管這幾年在小公爺的收拾下,他勉強能夠應付貨殖事宜、朝堂諸事。
然而很多時候,他還是明顯的感覺到力不從心。
因為這些本來就與他性子相左,這導致的是他做的很痛苦。
“你且先隨我出去一趟,回來后再行安排罷!”
張小公爺終究是決定,要把唐伯虎帶在身邊。
然后看看他的特質,是適合做啥。
“衡父,你且先回江南一趟。”
張小公爺很無奈,弘治皇帝分明就是要他去清掃江南。
魯東、豫南、冀北這三地還好,畢竟都在京師附近可以大軍鎮壓。
可到金陵就有些麻煩了,大軍過去動靜太大。
要找個由頭把合適的人放過去,在不驚動那些人的前提下布置好動手事宜。
“帶著這封信去,到了江南自然會有人跟你聯系。”
徐經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趕緊躬身應是。
剩下的就是李兆先了,對于他的問題張小公爺早就考慮好了。
“徵伯,你有兩個選擇。”
李兆先很激動,這可是少年恩師第一次給他明明白白的安排事情。
之前師兄們說起跟恩師廝殺疆場之事,聽得李兆先那是熱血沸騰啊!
“其一,你且隨伯安到西南去。那里需要你擔任教職,同時亦可磨礪一番。”
張小公爺頓了頓,道:“其二,赴任黔州。依舊是教職。”
“于我而言,希望你能培養出至少十人的進士方可離開!”
李兆先靜靜的聽完,卻沒有立即答話。
去西南無疑是風險最大的,但可能也是對他最好的磨礪。
西南初定,且有障氣毒蟲。
若是前往說不準一個不小心,就會葬身于當地而不得歸。
去黔州則好多了,現在黔州通了直道。
至少在路途上會好很多,且自家少年恩師在黔州的威望極高。
土司們的兵權也心甘情愿的交出來了,米魯和小公爺的關系更不會讓自己在黔州出事兒。
可以說,去黔州就是安安穩穩的拿功績。
而去西南,那就是真正的磨礪。
那個……真的可能會死的!
“學生……”
李兆先剛要說話,卻被張小公爺打斷了:“你且回去與西涯公商議一番!”
“夫子言‘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亞圣亦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這番話一說,李兆先就知道張小公爺的意思了。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是出自于《論語·里仁》。
而后面的那句“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則是出自于《孟子離婁上》。
儒家提倡的是仁孝之道,既然是名教子弟是必然要講仁孝的。
他現在未曾成婚、沒有子嗣,若是隨意遠游出現了問題導致絕后那可是大不孝啊!
“過幾日我要出門一趟,你們且好好守住家里!”
張小公爺淡淡的道,唐伯虎幾人不由得詫異。
自家少年恩師不是被陛下禁足在京師么?!為何還要跑出去?!
但自家的少年恩師不說,他們也不敢多問。
只得低頭應是……
“隆隆隆……”周子江等人的戰馬,踏著直道緩緩的離開了京師。
眼見他勒住了戰馬,回頭瞧了眼京師的城墻目光中全是堅定。
周家這是否要崛起,可就看這一回了。
周子江很清楚,如果不是他家祖上周侗的關系這等好機會怎么會留給他?!
別看周家算是當地大戶,那只是因為他們小心翼翼的沒有觸犯士紳的利益。
且周家出的是武夫,士紳們也怕逼迫太甚人家殺他全家落草。
所以雙方都小心翼翼的,避免和對方直接沖突。
即便是有時候發生沖突,周家也多以忍讓、警告對方為先。
若是這一次周家豁出去能成,那么以后周家便可踏入武勛的行列中來。
自己在戰場繼續拼搏一番,將來搏殺下一個功勛爵位……
那對子孫也是一個交代不是。
拉緊的披風,將頭上的幕籬扎緊。
周子江策動戰馬轟然殺出。
而跟著他一樣沉默的打馬飛馳在直道上的,還有數十騎。
這些都是經過遴選,最終被送到軍部談話的。
眼見他們趁著夜色隆隆離開京師,奔向那不知何處的遠方。
江南的李福達,則是在一間寺廟的禪房里安然打坐。
禪房很是簡陋,甚至隔壁就是柴房。
然而李福達神態自若,仿佛習慣了這里一般。
“篤篤篤~~”
敲門聲響起,隨即一個聲音清冷的傳來:“李先生,老祖要見你。”
李福達緩緩的睜開了眼睛,微微一笑起身。
走到了門前“吱呀~”一聲打開,對著門外的沙彌輕聲道:“勞煩引路!”
這沙彌聲音聽著年輕,然而看起來年紀卻似乎有三十上下。
對著李福達雙手合十,輕聲道:“李先生還請緊隨小僧,莫要四處張望……”
“若是引來誤會,就不美了。”
李福達依舊是那副笑臉,聲音中滿是誠懇:“老夫曉得,多謝小師傅提醒。”
說著,便垂首隨著這沙彌往前走。
眼見這沙彌低垂著眼眉,打著燈籠走在前面。
李福達則是垂首默默的跟著,也不抬頭打量任何一處。
很快的他們走出小院、穿過大殿,來到了大殿后院的禪房。
這處禪房可就比李福達所住的那處,好的太多了。
便見這沙彌對亮著燈的禪房緩緩拜倒跪下,口中輕聲道。
“老祖,李先生帶到了……”
禪房里很快的傳來了一個渾厚而蒼老的聲音:“莫要失禮,且領李先生進來罷!”
沙彌躬身應是,這才走在前面將禪房的門“吱呀~”一聲推開。
李福達垂首上前,抬眼望去心下不由得咯噔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