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取消御駕南巡的消息傳到了南京,朱慈烺對此無奈一笑。
世界這么大,歷朝歷代很多皇帝住膩了恢宏壯麗的宮殿都想出去走走,順道體察民情,宣揚政治,加強統治。
然而大明的皇帝出去一趟不容易,會受到文武百官極大的限制,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這兩位手段強硬的皇帝不提,后面的皇帝就像被養在鐵籠中的金絲雀,文官們恨不得皇帝一生都住在紫禁城里。
像正德皇帝朱厚照這種離經叛道不聽話的,強行南巡則被文官們說成大動干戈,勞民傷財,回京沒多久就涼了。
說到底這背后就是皇權與文官集團之間的博弈,老朱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清理了三萬多人,好不容易廢除了宰相制度,沒想到后面卻出來個更厲害的內閣制度。
連搞出內閣制的明成祖朱棣都沒想到,內閣的權力會越來越大,內閣首輔幾乎等同于一朝的宰相,文官集團也有了足夠舞臺和力量與皇權抗衡。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萬歷立儲這件國本之爭,萬歷想立最喜歡的福王為皇太子,遭到了內閣和文臣的堅決反對,萬歷也沒少罷免反對的官員,終然在漫長時間的對峙里,萬歷終究還是輸給了大臣們,不得不做出妥協。
論起與文官集團的抗衡,萬歷的爺爺嘉靖就比他高明多了,經過大禮儀之爭,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以強勢姿態將文官集團按在地上摩擦,還饒有興趣的南巡了一次,這也是大明皇帝遠巡的最后絕唱。
崇禎皇帝雖然有些手段,但依然經不住文官們的忽悠,想要南巡河南更是刺激了一大片官員的神經。
不說崇禎如果看到外面百姓們的生活狀況會不會發瘋殺人,萬一御駕被流寇沖擊出現閃失,豈不是讓那位暴戾的太子提前登基了?
崇禎是位好皇帝啊,一定要長命百歲,江山永固,可千萬不能涼了啊!
這是所有北方官員們心中的祈盼。
崇禎看著一群抱著自己大腿哭訴的“忠臣”們,立時心下一軟,眼眶濕潤,乖乖返回乾清宮勤奮工作了。
相比大明的皇帝,后來的滿清皇帝們就比較隨意了,康熙六次南巡,乾隆六下江南,耗費無數人力財力,卻沒有一個大臣敢站出來反對的,更別說抱大腿死死拖住了。
一套新朝雅致的金錢鼠尾鼠,加上一首清風無意不留人的文字獄,立馬把臣子們治的服服帖帖的,唯命是從,明朝那些噴子們敢言死諫的精神蕩然無存。
滿清皇帝無論是想要南巡,還是其它重大的決定,完全可以做到乾綱獨斷,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朱慈烺深知窩在南京治國是沒有出路的,必須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崇禎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朱慈烺在南京面北遙祝周皇后三十周歲誕辰后,便正式開始南巡。
這次南巡的目的地是浙江,沿途從南京走常州府、蘇州府、上海縣、湖州府、杭州府、余姚縣、寧波府,最后在定海衛(舟山)巡視海防。
江南之地雖未歷經戰亂,但天災情況不容樂觀,造成了人口減少,大片土地荒蕪,經濟蕭條,朱慈烺南巡主要是為了安撫民心,促進生產,發展經濟。
四月十五日,朱慈烺巡視江南的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進入了蘇州城。
在密密麻麻的旗幟和棋牌后面,是數千名身披精甲、頭戴云翅盔的勇衛營精騎。
隨著儀仗大隊的行進,鐵蹄轟隆作響,一股肅殺的氣勢蔓延,蘇州城內兩旁的百姓早己鴉雀無聲,拜倒迎駕。
一些在動亂中僥幸活命的抗稅士子和商人們跪倒在地,不時抬頭瞥向中間的儀仗,卻見儀仗周圍幾個策在馬上的親衛向他們冷眼掃來,這些親衛身上鐵甲閃著寒光,那種顧盼自雄的威勢,讓人望之心畏。
與正月時屠戮鎮壓動亂的天武軍駐軍相比,皇太子這支衛隊眼中的殺氣更盛,看那一身的裝備也很不簡單。
蘇州的士子、商人們惶惶不安,紛紛跪好山呼,唯恐這位暴躁的太子再來清一次場。
出于眾人意料的是,朱慈烺非常客氣的召見了一些才華橫溢的江南士子,命他們修書制定《皇明字典》。
現在大明使用的字典,是萬歷朝國子監太學生梅膺祚所編《字匯》,是中國古代唯一一部完備的大字典,原版傳到后世成了稀世典籍、海內珍本。
明朝的《字匯》的收集了33179個字,《康熙字典》就是在此基礎上編纂而成。
自明朝后,歷朝歷代都有編纂大字典,明朝的《字匯》,清朝的《康熙字典》,民國的《中華大字典》,新中國的《新華字典》......
這些字典中收集保存了大量俗字異體,有助于漢字研究,以及后世了解當時的社會用字狀況,在漢文化傳承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朱慈烺修字典,也是為漢文化的傳承盡一份綿薄之力,他要求新修的《皇明字典》采正俗兼收的原則,保存古今俗字,適當選收歷代字典不收或漏收之字。
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能給新式教育中的學生提供學習幫助。
朱慈烺任命國子監監生張自烈主編《皇明字典》,與幾個學富五車的士子代表共同編寫。
聽聞張自烈博物洽聞,目前正在撰寫《正字通》,由他主編工作進度會快上很多。
如果他們做的好,朱慈烺還打算未來讓這些江南士子以《永樂大典》為藍本也編纂一份百科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合集,全書約3.7億字,包括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等,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永樂大典》修成已經過去二百三十年了,時代變化的越來越快,很多文化典籍都沒有收錄,朱慈烺決心修一部巨著彰顯國威,發展軟實力,造福萬代。
軟實力是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力量,是后世世界各國制定文化戰略和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參照系,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于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通俗的講,可以通過軟實力進行文化入侵。
朱慈烺對一群前來覲見的名士們,說道:“你們在文化造詣上研究頗深,本宮甚是佩服!”
“但本宮覺得,作為精讀經史子集的讀書人,應該干點正事,為文化傳承做些貢獻,而不是整天空談論政,叫喚著抗稅,你們覺得呢?”
“是是是!”一群江南名士連連點頭附和,表示愿意為文化傳承添磚加瓦。
朱慈烺樸實無華的笑了笑,當權者的快樂就是這么的簡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