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是太上皇安葬的吉日。
早在大半年前,大明就處于國喪時期,全國臣民皆戴喪掛孝,禁止一切宴樂、婚嫁等等。
這種國喪,在大明已經五十年沒有了,上次還是天啟皇帝駕崩的時候。
只有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喪事,才能被從稱之為國喪,尋常妃子、王宮權貴死了,頂多大操大辦,跟這規模差遠了
按大明典制,這一日,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浩瀚的隊伍如一條長龍。
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高舉萬民旗傘的引幡人,接著是皇帝的鹵薄儀仗隊,約有一千六百人,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扎,浩浩蕩蕩,十分威風。
抬棺木的杠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日人,分三班輪流抬送,將梓宮抬出東華門。
在梓宮后面是全副武裝的御林軍,然后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皆是以極慢的步伐,慢慢地走著。
當皇家出殯隊伍緩緩經過洪武大街的時候,路兩旁人山人海的民眾還是有很多都自佩戴了孝帶。
長長的皇家出殯先導隊列打著靈幡,梓宮四周都是老朱家的皇親國戚,皆是太上皇的子孫輩,如永王、定王,及其子孫們。
朱慈烺的幾個子孫也在其中,他們是最有資格扶靈柩的人,朱慈烺本人并未出現。
作為駙馬都尉的徐明武,在這種場合只能靠邊站,其他幾位駙馬爺同樣如此。
外圍則是一圈普通的皇室成員,這些大明的皇室成員,主要是一些爵位較低的閑散宗室代表。
因為流爵代代降爵,加上俸祿比較低,宗室子弟們已經支付不起奢華的生活,所以不少宗室都投身商海做生意了。
現在這些人中有不少人既是皇室成員,也是商界大亨。
此時漢王朱和墿低著頭,以極慢的步子緩步前行,不時地側目看向身旁的太子朱和陛,內心有些擔憂。
根據漢王府掌握的情報,太子黨要在國葬后有所大動作!
聽說,東瀛省征東都護府的人馬也出現了調動
皇親國戚方隊后面是,是軍機和內閣各部的大臣,在后面就是文武百官,這些大明的官員神情肅穆地緩步前行,人人心中若有所思。
文武官員后面,是一些國家駐大明的使節,以及一些長期在大明流亡的外國貴族。
最后一個送葬“方隊”,就是大明非官方的各界要人了,商界大亨、文化界名流、文學家、藝術家、還有宗教界人士,比如幾個得道的禪師、道長、師太
今天國葬的是太上皇,屬于大家都共同尊重的皇室老祖,這也是大明歷史上的第二位太上皇,又逢時代大變,所以這次國葬搞的形式比以往要大一些,更加開放一些。
長長的國葬隊伍走了一個時辰才到南京城外的神烈山,來到了太上皇的思陵前,進行國葬的第二階段:安葬。
參加葬禮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跟著進入地宮里面、看著安放棺槨和陪葬品的人,卻非常少,不會超過十個。
因為徐明武的駙馬身份、和他在朝中的地位影響力日益加重,他有幸成為為數不多能夠進入地宮的人。
他也成為為數不多的,能夠完整觀看大明皇家葬禮的人之一。
思陵地宮內并不復雜,是按照標準帝陵的規模建的,大約在地下二十七米的位置,并沒有里的各種機關暗道。
陰涼、潮氣逼人的地宮里點放著許多盞燈燭,無數點火苗搖晃著,地宮里燈火通明,一行人走的很安靜。
徐明武
看到,在地宮的一些特定位置,已經按放好了陪葬用的物品和珍寶,每一件皆是稀世珍寶。
玄宮內內室的正面,是一座石雕的龍椅寶座,還有崇禎皇帝的畫像,寶座旁邊擺放著幾摞古籍,赫然是包羅萬象的《天武大典》。
早聞崇禎上皇喜愛讀書,也不知道這陪葬書籍是他自己生前的意思,還是孝子皇帝的旨意。
這不禁讓徐明武想到了一件事:傳聞后世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正本,或許藏在嘉靖皇帝的陵墓中,畢竟嘉靖皇帝喜歡看《永樂大典》,幾乎是愛不釋手
在寶座后面,是由上等金絲楠木制成的巨大紅漆棺槨,質地堅固,哪怕是歷經數百年,也會完好無損。
一頓操作后,太上皇的梓宮緩緩放進了石槨里,然后由專業人士在棺、槨之間灌上特制的防潮、防腐材料,最后緩緩蓋上沉重的石槨蓋。
徐明武在后世,只有通過電視上的考古節目、還有旅游景點的導游介紹,才能想象出古代帝王下葬時的情景。
但是他沒想到,此時此刻,自己能看到如此原汁原味的的帝王下葬,簡直大開了眼界!
待安葬妥當,又是燒香,又是叩拜的,最后,關閉地宮的時辰到了,所有人都從地宮內出來,準備放下斷龍石封閉整座地宮。
傳說中,斷龍石重達千斤,一旦落下,墓門既閉,自此陰陽兩隔。
一陣隆隆之聲,斷龍石緩緩落下,整座地宮被完全閉合。
緊接著,一隊穿著孝服的工部官員,神圣肅穆地在巨石和甬道邊緣最后抹上千歲泥,封閉縫隙。
至此,整個安葬流程也算是完全結束了。
眾人返回供奉著崇禎皇帝神像的享殿,做最后的祭拜。
享殿后是一片縱深一百余米、寬數十米的空地,是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
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
正當此時,東廠督主吳忠不知從哪冒出來,面色嚴肅的宣讀了一道密旨:“陛下口諭,著駙馬都尉徐明武,絞死逆賊吳三桂!”
徐明武還在盤算著京城局勢,一聽這旨意,開始有點懵,仔細一想,立馬明白老丈人的意思了。
不管歷史上還是這個時空,崇禎都被吳三桂給搞慘了,南明最后一個皇帝永歷朱由榔,更是被吳三桂絞死在云南。
現在抓到吳三桂了,穿越來的天武皇帝肯定要整死那個二五仔,像四十年前那般,在神烈山當著明太祖朱元璋的面,把吳三桂當血食給祭了!
或許因身體狀況沒法親自出手,要他這個同樣是穿越者的專業人士來完成?
吳忠宣完旨意后,隨即命一隊御林軍將披頭散發的吳三桂提到了享殿。
徐明武也不廢話,看著滄桑落魄的吳三桂,搓了搓手,一本正經地道:“吳三桂,你可有話說?”
吳三桂狀態不佳,氣色極差,眼皮微微抬了一下,打量了眼享殿周圍。
身為“大周太祖”,吳老賊從美洲被武裝押運到大明京師,一路上漂洋過海數萬里,自然有著千言萬語。
可當他面對崇禎的神位時,又一句話也說不出了。
三十三年前,他以為崇禎皇帝自縊,為了家族利益背叛大明投降滿清,何曾想到未來諸事。
又何曾想到自己的生命會在崇禎的帝陵前被終結?
回憶間,吳三桂只覺得自己的脖子劇烈一疼,卻驚見姓徐的小兒,不知道從哪摸出一張硬弓套在自己脖子上
“沒話說的話,就趕緊上路吧!”
徐明武握著一張硬弓,站在吳三桂身后,邊說著,邊咬牙將弓弦一圈圈的旋轉,力道十足。
吳三桂拼命掙扎,奈何年老體衰,一路旅途重病在身,根本無力反抗,只是不停翻白眼。
太子、漢王、秦王、定王、永王等幾位朱家皇族親王,在就邊上冷眼看著,漢王甚至擼起袖子要過來幫忙,被徐明武一口拒絕了。
隨著徐明武的弓弦越轉越緊,吳三桂的老臉漲得通紫,氣息變得越來越弱,最后瞪大了眼睛終于斷了氣。
徐明武將硬弓扔在一邊,向吳忠復了旨。
吳忠微微點頭,重新打量了一番他,言道:“駙馬爺,陛下口諭,戌時與昭陽公主攜子入宮面圣!”
“臣領旨!”
徐明武等人心頭一震,皇帝身體狀況能見人了?
“吳伴伴?父皇如何了?”太子朱和陛第一個開口,面露一絲緊張。
吳忠對著太子微微行了一禮,道:“殿下放心,陛下無礙。”
聽到“無礙”二字,有人寬心,有人鬧心,更多的人疑心。
這種事情,往往問題越大,越說沒事!
太子面色無常,道:“那本宮與駙馬一起入宮探視。”
吳忠卻是搖頭:“殿下還是等旨意傳召吧。”
說著,便轉身離開了。
太子面皮微抖,不知在想什么,又像是在下定了某種決心。
楊士聰等人也是一臉凝重,皇帝這么多天沒消息,突然傳召漢王黨的人,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