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船底漏了”的話語,張伯奮和張仲熊放棄了掙扎,此時大船處于水泊之上,船底被鑿漏,滾滾湖水沖入船艙,便是孫武復生白起在世也無可奈何。
只不過二人想不明白,葉春的海鰍船圖紙一直都是嚴密保存,為何第一次出手便被人針對各種特點設計出了應對方案。
能夠做到這一點,自然是因為,秦寒麾下有石秀時遷和劉慧娘,石秀為人精細,親自隱在工匠之中探究各處秘密,時遷則是發揮飛賊手段,探明更多的信息。
這些信息匯總給劉慧娘,以劉慧娘更勝一籌的機關術,自然可以逆推部分圖紙,以逆推的圖紙和探尋的海鰍船攻擊手段為基準,歐陽壽通和李俊兩位水戰大師商討數日,設計好了一應御敵之策。
聞煥章等人到了水泊,一舉一動盡數被乘坐沉螺舟的梁山水軍掌握,此后不管是鑿船還是填充踏板,都是早就根據圖紙設計好的,上千水鬼一同攻擊薄弱點,海鰍船雖然厲害,卻也只能沉下湖泊。
不多時,眾多大海鰍船已經沉了一半,一萬五千水軍九成被擒,聞煥章,葉春,張伯奮,張仲熊全部都被繩捆索綁,等待秦寒發落。
戰局再無可逆轉的機會,李俊一聲令下,眾多小船上的士卒紛紛拿出木板修補被鑿出的漏洞,隨后把水排出大船。
這些大海鰍船都是少有的頂尖戰船,就這么毀了著實可惜,不如俘虜回去,由劉慧娘和孟康整改一番,如此一來,梁山水軍的實力必然大大增強。
水軍大獲全勝,全殲了朝廷水軍,陸軍自然也不含糊,就在水軍唱著歌回水寨的時候,楊再興已經被擒獲,高俅數萬大軍就此灰飛煙滅。
時間稍稍推回,由于高俅的原因,本該鎮守中軍防備偷襲的楊再興不得不帶領三百鐵甲軍探路,本來是陷害楊再興的手段,卻讓楊再興因禍得福,免了被數萬大軍包圍的危險。
楊再興極為擅長沖鋒陷陣,以沖鋒能力而言,秦寒也遜色楊再興一籌。
所謂沖鋒,不是悶頭猛沖,即便是西楚霸王項羽,沖鋒陷陣的時候也是有技巧的,否則便是有戰神之勇,也難逃體力衰竭兵敗身亡。
楊再興手中寶槍堅韌無比,好似一條靈活多變的飛龍,借力打力,變化無窮,出手揮灑,點出千百槍花,逼退一部分追兵,收招彈震,又是千百槍花,再次點到一大片追兵。
靠著這等獨特的發力手段,即便斗上一天一夜,楊再興也不會有半分疲憊。
更為主要的是,梁山軍卒雖然久經訓練,可此前秦寒為了緩解人手不足,增添了大部分投降的禁軍,這些人都是老兵油子,即便有梁山老兵看著,也不堪大用。
在這等情況下,梁山的戰陣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漏洞,楊再興眼力驚人,策馬奔馳,哪里有漏洞向著哪里鉆,短短時間,已經沖破五條封鎖線,逃出十余里的路徑。
眼看楊再興就要逃脫,高山之上的劉慧娘令旗招展,秦寒為楊再興設計的陷阱順勢發動,楊再興武功太高,且性格剛烈,若是梁山大將群起而攻之,說不得便要拼死出手,臨死拉兩個墊背的。
為此,秦寒設計了一系列捉人的陷阱,一般的陷阱奈何不得這等高手,所以秦寒設計的陷阱強悍異常。
這一陷阱名為“陷地鬼戶”,以粗木制造,如門戶一般,闊二尺,長八尺,枋厚四寸,下面還有擎天柱、推山輪、千斤索等機括,上面可以安營跑馬,下面可藏伏精兵,最利沙土地面,號炮一響,拽動千斤索,輪轉柱倒,數十里之地一齊都陷成深坑。
為了吸引楊再興上鉤,秦寒故意在封鎖線上安排了大量的禁軍俘虜,楊再興不知是計,只顧著順著破綻跑路,卻不想,這些破綻才是最危險的陷阱。
隨著一聲號炮聲響,陷地鬼戶發動,數十里地面瞬間塌陷,楊再興和他的鐵甲軍全部都陷入深坑。
大坑之外,秦寒早有安排,機關發動的時候,十輛飛天神雷推到了大坑周邊,把大坑團團包圍,沒羽箭張清高聲喝道:“楊再興,如今你已經插翅難逃,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楊再興喝道:“男子漢大丈夫死則死矣,今日我輸了一招,你若要殺我,大可過來,說這些作甚!”
韋揚隱說道:“楊將軍此言差矣,男子漢大丈夫死則死矣,這話沒錯,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將軍一身本領獨步天下,若是就這么死了,豈不可惜?”
楊再興怒道:“那又如何,看招!”
陷坑雖深,可楊再興何等武藝,此前不過是被陷阱亂了氣息,說話功夫,他已經調好了氣息,一躍而起,準備對付韋揚隱。
韋揚隱知道楊再興曾經百招生擒史文恭,以一敵二重傷孫安,即便對于自己的槍法有信心,心里也不免打鼓,好在,秦寒早就想到這一場面,早早定下了計策。
就在楊再興躍起之時,張清抖出幾團絲線,絲線在半空隨風招展,瞬間化為一團大網罩了下來。
這大網是用劉慧娘制造的捆身索編織而成,堅韌鋒銳,且輕如翎羽,真氣槍芒難傷分毫,張清暗器技法高明,出手方位絲毫不差,楊再興剛剛沖上來,便被大網罩住。
楊再興還要掙扎,卻不想五輛飛天神雷一同發動,上百彈藥在半空爆炸,楊再興不甘心被擒獲,收了護體真氣,等待被火炮炸死。
可這仍舊被秦寒想到了,發射的炮彈都是木心,里面暗藏紫云精心調配的“神仙半日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極為厲害的迷藥,以秦寒的體魄,吸入一點,也需要三個時辰才能清醒。
楊再興收了真氣,閉目等死,直接吸入大量迷藥,當即昏倒在地。
張清和韋揚隱此前吞服過解藥,半點事情都沒有,見到楊再興昏迷,立刻走了過去,把楊再興綁成粽子,扛回梁山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