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一個狹小的山谷,一條纖細的小徑彎彎曲曲地溝通內外,平日里,除了那些采藥的農夫外,沒有另外的在意這里。
而今日,在暖日的照耀下,原本密不透風的山谷,倒下了大批了草木,露出久不見光的黑土。
借著霸道的枝椏倒下的功夫,那些深埋地下的種子,開始迫不及待地開始發芽,汲取陽光,努力地為生長而努力。
更令它們歡喜的是,地面上,突然有一具具的尸首慢慢地與地面融為一體,而被鮮血浸染的土地,更是為生長,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山谷中,有的尸體滿是箭矢,滿臉的痛苦之色;有的尸體被枝椏貫穿,嘴巴張的大大的;還有尸體殘缺斷臂,巨大的牙印述說著他的遭遇,更有甚者,已經被碾壓在巨石下,變成了肉泥……
“都頭,左龍虎軍已經完全殲滅,俘虜三千三百一十六人,包括觀軍使,指揮使在內,余者,皆沒。”
“很好!”李信眺望著山谷內密密麻麻的尸體,橫七豎八的旗幟,以及橫灑的紅色鮮血,臉上難得露出一絲喜意。
“著令輜重營仔細打掃,旗幟,甲胄,衣物,全都不能落下,至于尸首,須好好填埋,不然引起瘴氣瘟疫就不好了!”
“憲兵隊仔細核對各人的功績,呈報與我!”
一條條軍令被分發下去,戰后的善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得耽誤片刻。
“都頭,這些禁軍如何是好?”
“把黃指揮使及觀軍使請上來!”李信施施然地說道,身后的親兵自然地端來一把椅子,坐下后,吩咐道:
“那些禁軍,一個個鼻孔朝天,我以為有多大的本事,只不過是一些石塊木頭罷了,竟然就投降了,唉,久不經戰事,腐朽了——”
身后的親兵聽到這,鼻子一抽抽,您說的輕巧,數百塊缸大的石頭,那叫怎么個絕望?不投資真的就是肉餅了……
“哦,瞧瞧,這不是指揮使閣下嗎?怎么如此狼狽!”
這時,被俘的左龍虎軍黃指揮使,已經被押解上來,灰頭灰臉的,衣甲破洞,非常狼狽。
“你是誰?襲擊禁軍,后果你知曉嗎?”黃陽眼瞅著這群甲胄比自己等禁軍還要光鮮的軍隊,心中大吃一驚,這是怎樣的財力,才能有此裝備。
莫非,他們想造反不成?
“禁軍?我自然知曉,并且,襲擊你們,我還得到朝廷的授意!”李信眼珠子一轉,自信滿滿,空口白牙地說道:
“你們自番禺而出后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匯報與我,今日之事,不過是早晚罷了!”
聽其一言,黃陽面容瞬間失色,朝廷的內斗如此激烈了嗎?
一瞬間,他腦海里不斷地涌現是哪位大人物的手筆,龔太師?陳宮使?亦或者朝堂上的相公?
迷茫,不甘,前途盡毀,這樣的痛楚,令他沉默。
“閣下,我乃龔太師的人,愿意投降,更是可以讓軍士歸附!”一旁的觀軍使立馬尖聲叫喚著,對于生命的渴望令他無法保持沉默。
“閹人?老子平生最討厭閹人了,拖出去,殺了!”
“救命啊!救命……”尖銳的聲音響徹整個山谷,驚起了一群歇腳的鳥兒。
“需要我做些什么?”黃陽低頭問道。
“讓士兵歸附,才能保住你的首級!”李信直視這位指揮使,輕聲道。
“可以,無論你們為哪位效力,但請對外說,黃陽黃子光已經為王盡忠!”
“可以!”李信思量一下,點頭答應。
“多謝!”干癟的嘴唇出了這樣一句話,黃指揮使終于露出了笑容。
數不盡的尸體擺放在道路上,其中,有婦女,有孩子,有老人,更有骨瘦如柴的男人,放眼望去,極其壯觀。
“這場動亂,本就不該產生!”騎在馬上,趙匡胤看著這場一邊倒的屠殺,感慨萬千。
此處是密州,屬于山東地界,整個山東各州,今春,突兀地就動亂起來,數股大大小小的匪徒,甲胄俱全,襲擊城池,掠奪村莊。
一時間,整個平盧鎮就不安起來。
對此,位于東京的皇帝大力鎮壓,作為郭榮的麾下大將,趙匡胤受命前來鎮壓,不消一個月功夫,這些匪徒不堪一擊,消滅了大半。
面對這勝利,趙匡胤反而沒有多少喜色。
“這些人何其無辜,平白受了這份罪責,今春動亂,又耽誤了春耕,這年歲,農夫越發的難了!”
“節帥此言有理,誰不知曉,這動亂,不過是那些地方大族的手筆罷了,其中的用意,就是為警告東京。”作為掌書記,趙普也跟隨而來。
“官家已經派使者慰撫孔氏,想來能安生些許!”
“治標不治本罷了,官家此舉,只是往沸水中添些涼水,暫時止沸,只要田畝一直勘察,這齊地,就不會穩當!”趙普搖了搖頭,否決了趙匡胤的話。
“與民爭利,這天下,怕不是不穩咯!”
聞言,趙匡胤點了點頭,在他心里想著,雖然勘察田畝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代價太高,沒有那些地方大族的支持,東京的官家,又怎么坐穩皇位。
“天下還未一統,官家做事也太過于急切,若等天下一統后,再徐徐圖之,則是王道。”
“節帥此次平定亂民,想來愈得官家信賴,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難,前些時日,俺剛隨官家平了淮南,加官進爵,還需等些時日!”趙匡胤的黑臉一暗,搖了搖頭。
“此次也算輕便,俺們回去吧!兄弟們急切回家!”
“節帥,此次來齊地,就那么走了?”
“不然?俺來到這里,不就是平定民亂嗎?還有甚事?”趙匡胤滿臉的疑惑,這趙普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去孔府拜見文宣公,此乃一等一的大事!”趙普一臉的莊重之色。
唐時,封孔子為文宣王,后裔世襲文宣公。
“俺一介武夫,拜也是拜武圣才是,與文宣公何干?”趙匡胤還真是不解了。
“節帥欲止步于此,就當趙普未曾說過此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