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人設
主角:張若水,從異世界穿越到大興的人。路癡,愛記仇,愛在心里編排人,看上去懶懶散散,甚至有些木訥,實際滿肚子算計。待人的原則是對著陌生人裝傻,對著熟人裝瘋,對待敵人則冷靜。
技能:“天眼”,獨有技,可以看穿大多數人真元的流動方向;“會心一擊”,特有技能;“凍你沒商量”,冰封技能,隨主角成長擴大范圍;“大號箭”,其實是一支寒冰投槍,但主角不想作槍兵;“大自在”,空間技,一定范圍內瞬間移動;“造物”,可以毀滅空間的終極技。
寶物:主角的元神,異世元神,無法修行這個次元的功法,但這個次元的天地法則對他也不適用;天心竹,彌補了主角不能修行的缺陷,并帶給主角終極技能“造物”。
女一:李水心,九先生李善興養女,實際是陰落與安熙的私生女,愛耍小脾氣,好打聽八卦消息,但李善興死后性情有了很大變化。
女二:楊鈺,安熙身邊的神秘女子,與安熙之間有一段故事,身份是前朝楊家嫡系后代。性格堅韌,沉默少言,但內心感情十分熱烈。
女三:莫再紅/韓婉兒主仆,莫再紅系莫上云孫女,但與莫上云沖突激烈,加入了青木盟,能歌善舞,裝作歌伎為青木盟打探消息。韓婉兒系莫再紅侍女,性格潑辣,心直口快,性格促狹的地方和主角又幾分相似。
女四:云箏,北國王云中賁之女,性情溫潤隨和,與主角最相投。
徐善行:莫上云關門弟子,人稱十四先生,有功法/劍術/力量三絕傍身,寶物“大劍”,愛財好斗,但不善言辭,經常被張若水欺負。
莫上云:三圣教大主祭,表面上是擎天一柱的天下泰斗,實則極度自私自利,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謀害徒弟和后代。絕技咫尺天涯/封魔咒/不滅金光等。
陰落:無常宗宗主,行事亦正亦邪,有時看起來甚至自相矛盾,但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自己的終極目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為人光明磊落,和主角時敵時友。寶物陰陽劍,絕技混沌功,后期領悟“造物”,并間接傳授給了主角。
一葉道人:青木盟盟主,主角第二個師父,與莫上云之間有著解不開的恩怨,性情溫順,待人寬和,但骨子里很倔強。寶物天心竹,功法自在功,絕技不滅金光/以身華元。
安熙公主:皇長姊,曾嫁到北國,丈夫死后返回大興。京城名媛,天鷹衛的實際掌控者
圣教十四位先生:即莫上云十四個徒弟,每個人據說都有莫大威能。
黑白十二子:陰落的十二個爪牙,替陰落行詭秘之事。
3.主要勢力:
國教三圣宗:道家一脈,自莫上云與大興乾元皇帝聯手之后,三圣宗一直處于國教地位,與大興帝氏李家共掌天下。代表人物:莫上云,劉善光,李善興,徐善行等。
西北氏族:帝氏李家的老班底,是帝氏的可以依賴的核心力量。代表人物:李垣,胡千行。
九藩王:乾元帝分封前朝九位實力派為藩王,從而輕易奪取了天下。代表人物:徐啟恒,英韜,云中賁等。
無常宗:道門一支,二十年前隨著陰洛橫空出世,迅速發展。代表人物:陰洛,白十一,鄒恒,鄒衍。
青木盟:旨在對抗三圣宗的松散組織。代表人物:一葉道人,邢俊,莫再紅。
天鷹衛:皇家間諜組織。代表人物:安熙公主,楊鈺,鐘員外。
四極宮:天下四極隱匿組織,不為世人所知。
簡介:
所謂凡人不一定魯鈍,所謂俊杰未必拔群,高下有差,只不過是際遇不同。世人說是對的,不一定真的對,世人說是錯的,也未必真的錯,是非對錯,只問本心而已。
第一節傻子
自從“傻子”被師父收留那天起,轉眼間已經八年過去了。師父是在會友歸來的路上把“傻子”撿回來的。按照師兄們的說法,“傻子”剛到觀里的時候,就是個十成十的真傻子。
師兄們的說法并不算錯,確實,“傻子”進觀以后,除了整天整天的趴在院子里的水缸邊,對著里面的倒影發呆,幾乎什么事都不會做。旁人問話、打招呼,他一概不理,好像是又聾又啞,所以師兄們就都叫他“傻子”。
日子久了,師兄們也知道了,“傻子”其實不聾也不啞,甚至也不是真的傻,除了經常照鏡子發呆外,“傻子”基本沒做過什么傻事。至少,自“傻子”來了以后,他的吃喝拉撒全是自己料理的。
“傻子”八年間只發過一次瘋。兩年前的一天,陽光明媚,“傻子”像往常一樣蹲在小板凳上,沖著水缸發呆。幾個閑來無事的小道士則遠遠地看著熱鬧,這些年來,看“傻子”發呆已經成了這座小道觀里的人們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了。
就在幾個小道士嘰嘰咕咕的對賭著“傻子”今天呆到什么時辰的時候,“傻子”驀地從板凳上跳下來,在道士們詫異的目光下,他沉默地走到正殿門口,彎下腰搬起了倚門的青石,轉回水缸邊。
“當!”
隨著一聲脆響,精致的陶瓷水缸被砸的四分五裂。沒有理會圍觀者的連連驚呼,“傻子”呼哧呼哧地便轉回自己的房間,濕透了的衣服還滴滴答答的甩著水珠。
從那天起,院子里的水缸再也沒辦法倒映“傻子”的身影了,而“傻子”的魂靈好像也就此解放了出來。
砸缸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傻子就出現在了正殿,當時師父正在給徒弟們上早課,見“傻子”冒冒失失地沖了進來,殿內立刻安靜了下來。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傻子”朝殿中央的師父跪下,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從此以后,“傻子”便不再叫傻子了,而是有了自己的名字——張若水。
張若水這個名字是師父給取的。師父道號善財,是國教三圣宗在仁化縣設立的分觀的觀主。仁化是個小地方,所以仁化觀也只是個小道觀,并且觀中的建筑大都年久失修,顯得有些破敗,好像它的主持人一樣,像個垂垂老矣的老頭。
老道士善財瘦小枯干,其貌不揚,脾氣也像天氣一樣時好時壞,但這都不妨礙他護犢子的心態。在正式收下“傻子”做徒弟后,善財道長當然不允許有人把自己最小的弟子叫成傻子,依著圣教“上善若水,寬忍弗爭”的排名次序,給“傻子”取了個張若水的道名。
說來善財取名的本事真不怎么樣,“若水”這一名字里面竟然被他用了八個字中的兩個,幸虧仁化是個小地方,在給張若水入道籍的時候,官府也懶得在這點小事上刁難,“傻子”的名就算這么定下了。
可只有名還不夠,因為三圣宗是國教,所以入籍的手續也十分嚴格,因此入籍人的姓氏,籍貫,年齒甚至是大體相貌都需要上報,而這些信息到時候都會記注在圣教的道士們專有的文牒上,這種文牒,就相當于圣教門人的身份證明。
由于張若水對這些基本信息大多一問三不知,善財道長只好胡編亂造一氣,憑著他在縣里的面子,好歹算是給小徒弟“落了戶”,所以,除了姓氏是善財依著自己的給小徒弟的以外,張若水的文牒上基本沒有什么真實性。
張若水雖然轉了性,不再癡癡傻傻,可平日里的話還是不多,除了師父和幾個格外要好的師兄,他基本不與別人講話,好像總是與這個世界隔著一層什么似的。這一點并不讓善財擔心,畢竟這個小徒弟曾是個孤兒,性子有些孤僻也算正常,但他不能容忍的是張若水對待功課的態度。
張若水太散漫了!善財布置的課業他從來沒有認真的完成過。倒不是張若水太笨,理解不了書上的內容,只要善財親自的看著,張若水總能迅速地把功課背熟,并且講解的頭頭是道。但一旦離開師父的眼皮,張若水不是偷跑出去打鳥摸魚,就是貓在哪顆樹下看閑書。
張若水的學習態度讓善財十分惱火,善財曾為此大罵過他幾次,不過收效甚微,更讓善財氣憤的是,張若水挨過罵后總是會報復回來,不是把晚上的洗腳水燒的滾燙,就是偷偷地把他的癢癢撓藏起來。偏偏善財舍不得真正地懲罰這個小徒弟,可能是可憐張若水的身世,也可能因為張若水姓著自己的姓。所以每當張若水故意侍奉不周時,善財除了大罵幾聲“傻子”,就只能徒呼奈何了。
就張若水來說,他倒不是故意要氣自己的救命恩人兼師父,只是他覺得師父教的東西實在太無趣。《本草》、《藥經》,這就是善財的主要教材,平日的經筵上最多也就講一講藥理,這實在不是張若水想學的東西。
本來張若水是想理解師父的良苦用心的,作為圣教在本地的分支,善財掌管著縣中草藥和傷病事,教徒弟治病救人,也算是師父的分內事。可張若水理解不了的是,師父只講藥性,不教醫理,這樣教出來的徒弟怎么能行醫呢?就張若水所知,觀中除了幾個和師父一樣同樣老的要掉渣的師兄外,就再沒有會治病的人了。
更讓張若水疑惑的是,師父善醫好藥情有可原,可也不至于一點道家的經文都不講吧。出于好奇,張若水曾把藏書閣——那個單間的小木屋翻了個遍,愣是沒有找到一部道家經典,捉鬼畫符,采氣煉丹之類烏七八糟的書倒是不少。
既然學不學都沒用,張若水便對善財教授的東西毫無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所以張若水對功課向來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實在躲不掉的情況下,才不得已的應付一陣。
上午,正在樹下掏螞蟻窩的張若水被師父逮了個正著,善財拗著耳朵把張若水帶到了徒弟們面前,當著大家伙的面把張若水狠批了一通。發泄了一肚子怒火,善財心中便打起了鼓,“這個小傻子,不知道又要怎么折騰我這把老骨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