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句實在話。李南風也早就看出來太子平日沒什么閑嘮磕的人。不過也能側面看出來太子與榮嬪關系的確是很融洽了。能跟“后娘”處得這么融洽,還惦記著尋自己的親娘,這也說明太子多少還是心里有遺憾吧?
壽寧宮這國這邊,祖孫倆相互都在置氣,氣氛壓得很低沉。
最終是李夫人先出了聲,深深望著太皇太后道:“藍姐兒是不可能嫁進宮的,就好比祖母舍不得委屈您的孫兒一樣。說了挺長時間了,祖母先歇著,改日孫女再來給您請安。”
太皇太后把起了身的她喚住:“你不是一向不喜歡藍姐兒么?你不喜歡她,又如此執拗作甚?她進了宮便是太子妃,來日便是皇后,李家出個皇后,不也是榮耀嗎?難道你三哥和侄兒的人品你還信不過?”
“誰說我不喜歡她?又是誰規定我不喜歡她,就能不顧她的前途?”李夫人轉過身來,“藍姐兒才十三歲,太子已經十八,他作為儲君能等到藍姐兒成年再成親生子嗎?我就是再信任三哥父子,也還有朝綱擺在前頭。
“倘若三哥不是開國之君,祖母以為太子能拖到這么大還不議婚?三哥自己能夠任性地不納妃?皇宗婦當以綿延子嗣為重,一旦定下來,藍姐兒就是立馬進宮的份兒。把十三歲的女兒送去給人繁衍子嗣?我做不到。
“當然祖母或許會說先成親,等過兩年再圓房,可是再過兩年太子就二十了。朝中有幾個人能允許皇室這么肆意?到時候不過是被推著作選擇,一是立刻圓房,二是納側妃先生子,可這兩樣哪樣我都不能接受。也就更別說,往后還有幾十年,后宮定然還會有新人納進宮了。”
“萬一她自己也屬意太子呢?你難道還要從中為難?”
“不管屬不屬意,都不行。十三歲的孩子,她懂什么?我自然要替她作主。”
太皇太后氣惱起來,指著門外:“你出去!以后也別進宮來了!”
李夫人屈膝:“您保重。”
榮嬪的確很照顧人,李南風捧在手里的茶是適溫的,捧在手里的手爐也是適溫的,這讓李南風實實在在挑不出什么毛病。就有一點讓她別扭,但凡說三五句話她總得提上一句太子。這又令她不免想起晏衡提過皇帝想收她為兒媳婦的事來。
正想擺個態度出來,免得她們想入非非,這時宮女就引著李夫人來了。
“藍姐兒,我們回府了。”
“就走?”榮嬪先站起來,“好久沒來了,先前太皇太后還說讓準備午膳呢。”
“老人家年紀大了,不經鬧,改日我們再進宮請安。”李夫人說著,一面朝李南風看過來。
李南風看出來她神情不對,連忙起身,跟著告辭出了來。
一路上李夫人臉色陰沉,各自上了轎,自然又無話。
李南風不知她跟老太后說了些什么,雖是好奇卻無可奈何。
一路忍著到了府里,等著李夫人下了轎,進了門,前面走著的李夫人忽然停下來,一轉身望著李南風,說道:“老太后鳳體欠佳,以后少進宮去擾她。”
李南風怔了怔:“那要是宮里傳旨呢?”
李夫人靜默片刻,道:“我前幾日夢見你祖母,似乎挺牽掛咱們,為了讓老太太泉下心安,自今日起你就閉門抄經吧,抄《金剛經》。”
李南風差點咬斷自己舌頭,沒事兒她提的什么醒啊!
不過抄經倒不是什么大問題,而且看起來母上大人也只是以此為由攔著她不讓進宮而已,因為有孝字當前,李夫人還是很可以拿著這事當當擋箭牌的,所以并不見得是真要她抄出什么名堂來。但是,她又為何不準她進宮?
“出什么事了嗎?”她問道。
“問那么多做什么?!”李夫人沉臉。
李南風情心下沒勁,不做聲了。
母女倆各回各屋,再沒有交集。
李夫人進了房,緩步走到桌前坐下來,手撐額角靜默半晌,丫鬟跨進門檻來:“老爺回來了。”
她立刻坐直,一瞬之后如同一株被太陽烤蔫之后又被澆透水的樹苗,挺撥而平靜地站起來,迎向門口道:“回來了?今兒倒是早。”
李南風被李夫人的喜怒無常搞得很郁悶,甚至比從前更加生氣,因為前幾天李夫人的變化使她隱隱產生一種她有可能在改變的感覺,然而沒想到那根本就是錯覺,李夫人還是那個李夫人。
即便如此,她也還是察覺到李夫人的壞心情是從見過太皇太后之后產生的。可惜不便挖掘,不然真想知道老太后怎么觸怒了她?有皇帝的品性在前,她真是不愿以惡意揣測高家人,但是李夫人在高家受到胡氏欺負,那會兒她外祖父還在的,當然,如今基本能肯定這個外祖父是個“后爹”,但是,李夫人畢竟也是高家的嫡女,作為祖母的太皇太后總也不能放任胡氏作惡吧?
唯一的解釋,大約只能是胡氏接連給他們這一房添了兩個兒子了。
“姑娘,晏世子約您在茶樓見面。”
她這兒還沒來得及去找晏衡,晏衡倒找起她來了。
也就不啰嗦,拿著李摯給她的名單就出了門。
最近兩人手頭都有了點小錢,又可以在外碰頭。
李南風到達時,晏衡已經在了。跟她揚著手:“冷不冷?”
這不廢話么?都十月天了。不過總算這話聽著帶點良心,領了他的意,她抱著手爐坐下來,先說正事:“織造局的名單拿到了,我瞄了兩眼,沒瞅見幾個眼熟的,你看看。”
晏衡接過來,看了兩眼之后立刻指著其中一處:“這個蘇溢,后來就進了戶部!”
李南風瞅著道:“這名字很陌生。”
“這么看著當然陌生,他后來改過名字,你一聽就覺得耳熟了。”
“叫什么?”
“蘇遠謙。”
李南風細一琢磨,倒是愣住了:“戶部員外郎蘇遠謙?那不是——”
“不是什么?”晏衡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