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前。
金陵城外層巒疊嶂,一座山村靜臥青山綠水深處。
容貌尋常的女人,梳著新婦發髻,成了司家的媳婦。
她很滿意婚后的生活。
雖則農活辛苦,可當她看見相公臨窗讀書的姿態,便覺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她家相公與十里八村的男人都不同,會當窗教她畫畫寫字,會從深山里尋來梅花幼苗,親手栽種在院角,說是梅花傲寒,品格貴重,可食無肉,但居處不可無梅。
她過門第二年的冬天,恰逢相公要赴京參加春闈會試。
臨行前,她靦腆地拉了相公的手,輕輕覆在自己隆起的肚子上,“村里的婆婆們說,必定是個男胎……相公,我和兒子,都等你高中歸來。”
男人吻了吻懷著胎兒的賢妻,留下一塊祖傳翠玉佩,就背上書箱帶了書童,往大山外而去。
婦人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目光送了又送,卻送不過一重重山,一重重水。
卻沒想到兩日后,村里的獵人在高山山澗發現了一具摔成爛泥的尸體。
婦人哭著去認領,幸得那尸體乃是書童的,她家相公,應當無礙。
幾個月后,她終于臨盆,果然生了個大胖小子。
然而年復一年,那人卻始終不曾回來。
第三年時,那人托人送了一封信。
“珍重,勿等”,四個小楷字跡,她熟悉至極。
婦人不怨。
可隨著歲月逝去,走路蹣跚的嬰孩,也終于會說話,會思考,會纏著她詢問他為何沒有爹爹。
婦人坐在椅子上摟著他,把梅花樹指給他看,“阿數的爹爹為了考取功名,趕赴長安參加科考,卻不小心從高山跌落,大約不會再回來了。這是你爹爹種的樹,阿數若是思念爹爹,就看一看這梅花樹。”
她覺得對兒子而言,這樣的謊言,應當更容易令他接受吧?
“娘親,功名是什么呀,爹爹為什么要考功名?”
“功名啊,就是當大官,為百姓做主。你爹爹常說,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阿數長大,也要考取功名,做個愛護百姓的好官哦!”
婦人笑容和藹,眼底卻是濃濃的悲傷。
小獨數乖乖巧巧地踮起腳尖,親了親婦人的面龐,“娘親,阿數一定會做好官!”
他其實聽不懂那些話,但還是把它們牢牢記在了心里。
因為這是他爹爹說的。
小獨樹漸漸長大,終于成了少年模樣。
山村里的私塾無法再教給他更多的知識,這年冬天,他抱了兩只鵝,跋山涉水,走了整整一天一夜,才終于來到金陵書院的大門外。
牌樓很高,是這個貧寒少年從不曾見過的巍峨壯闊。
他蹲在門外守了很久很久,直到大雪覆蓋了全身,才終于看見有穿煉瓦紅褒衣博帶的男人,滿面嚴肅地從書院里出來。
他急忙抱著鵝迎上去,點頭哈腰道:“夫子,我,我是來求學的!我叫司獨數,我想進書院讀書!”
男人瞥他一眼。
少年身著青褐帶補丁的
舊襖子,看起來窮酸守舊,陪著笑臉的模樣,真是一點兒讀書人的骨氣也沒有。
他淡淡道:“入書院,可是要交束脩的。”
少年笑容憨厚,“我帶了!夫子你瞧,這兩只大肥鵝,我娘親養了整整一年,值許多錢呢!”
男人笑容譏諷,“金陵物價頗貴,區區兩只鵝,怕是不夠。”
“啊?”
少年撓了撓頭,滿面憂愁,不知該如何是好。
他思慮片刻,正欲掏出頸間掛著的翠玉佩,想用這個做束脩,將來賺了銀子再贖回來,可是余光卻瞧見男人腰間懸著的佩玉。
翠綠無暇,溫潤細致,其上花紋,與自己頸間的正是一對兒。
少年如遭雷劈,不可置信地盯向男人的臉。
這張臉……
與娘親掛在祠堂里的那副畫像,分明一模一樣!
抱著大肥鵝的雙手,忍不住收緊,再收緊……
良久后,少年忽然溫溫一笑,“既如此,我就不打攪了。”
他轉身欲走。
恰此時,有撐傘的老人從書院里出來。
他喚住司獨數,問明了來意,笑得分外慈藹,“古時有程門立雪,如今你冒雪求學,我金陵書院若是將你拒之門外,便是白白糟蹋了這顆赤子之心。這兩只鵝瞧著雪白干凈,殺了未免可惜,就放在書院池塘里養著吧。閑時一觀,也算風雅。”
司獨數連忙謝過老人,余光卻忍不住又望向那位腰間佩玉的夫子。
娘親曾言,爹爹的志向是為萬民立命,如今這個唯利是圖的男人,當真是他爹嗎?
在書院的這些年,他也曾試圖找鐘副院長說話。
可對方總是不耐煩的。
那日他下山去酒樓幫工,恰好看到山道上,謝家二少與徐知州家的公子大打出手,于是慌不擇路想回書院多叫些人手幫忙,不期然卻在半路遇見了那個男人。
他遲疑著,把打架的事情告訴了他。
他當場大怒,迅速朝山腰趕去。
司獨數跟在他身后,望著他仍舊高大的背影,試探道:“夫子,我們讀書人,究竟是為什么而讀書?”
“如你這等貧寒子弟,讀書不是為了高官厚祿,又是為了什么呢?”男人答著,步履未停,“什么家國天下,都是笑話罷了!等你真正站在官場上,就會發現圣人所言的大同,分明不可能實現。”
正是暮春,山野間子規聲聲。
司獨數笑了笑,沒再言語。
再后來,就出了海棠館的事。
他想也沒想,就使勁拉開雅座雕門,死死護著同窗逃走。
他也怕死啊,可他更怕的,是擔不起肩上的責任。
他,決不要成為鐘有誨那樣的人!
一夜溯雪,梅開幾度。
穿青褐帶補丁儒衫的少年,渾身是血,雙眼模糊。
握慣毛筆的粗糲手掌,死死扣住門框,用盡平生力氣,也要站起來!
君子在世,為權勢乎?為富貴乎?
但求問心無愧耳。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為大義赴死,
君子,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