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南宮尚書臺,元月初八日。
正月十五后才舉行新年大朝會,現在尚書臺只有寥寥數人當值,處理一些零碎公務。
這里暫時淪為一個謄抄、發布策令的機構,目前有四個單位能向尚書臺傳達命令。
經過相關專管尚書、尚書郎審核無誤后,就會連同尚書令黃權一同簽署,允許頒布。
目前錄尚書臺事的是諸葛亮、關羽,算上劉備,這是最為穩固的三個決策發令核心;第四個核心是六侍中。
隨著田信、廖立返回江都,算上關興、李嚴,六侍中團隊終于在江都聚齊四人,張苞、馬良在江夏,勉強能聚在一起,執行廷議功能。
可馬良、張苞遲遲未能回歸江都,六侍中無法聚首碰面,也就無法當面針對時事、政事變動進行議論、探討。
自然地,廷議不能合法舉行,田信也就無從發表政見。
六侍中廷議制度本是劉備遇刺的臨時舉措,可以視為丞相府、大將軍府聯合攝政的補充。
現在田信一回江都,針對北府、麥城的許多彈劾就突然密集起來,讓尚書臺里的工作頓時為難起來。
作為最高的政令發布機構,清晰感受到一種政出多頭的難堪、窘迫。
黃權與輪值的尚書鄧芝一同喝茶,鄧芝帶來的是今早田信處理、批示的奏疏處理意見……算起來田信處于越權、未越權的模糊地帶,他單獨一個人沒資格向尚書臺發表公文處理意見。
可現在這些奏疏副本后面有北府護軍、侍中廖立的簽字,廖立在江都跑了一圈,李嚴、關興也先后簽字,所以這不單單是田信一人的看法,而是六侍中團隊的集體看法。
至于未能表態的馬良、張苞,則屬于被代表了。
黃權飲用碧綠色茶湯,審閱這幾封公文……針對不合理的亂命,尚書臺是可以暫時扣著不頒布。
皇帝的命令都能壓住、拖延,更別說其他人的意見。
只是做事情的始終是人,規矩是規矩,程序是程序,這些都得讓人來執行。
比如鄧芝,肯定傾向于關羽、田信,在田信與關羽之間,鄧芝很可能傾向于田信;另一個代表人物是蔣琬,蔣琬是傾向于丞相府的。
審核幾份處理意見,只有直百錢相關的意見值得重視,其他都可以忽略,不做處理。
別說田信的處理意見,關羽這里的處理意見也可能被忽視,官員上奏之事,也能忽視處理。
黃權拿起關于審核、督查荊州鑄幣工坊的意見,問:“伯苗,民間詬病直百錢一事可有聽聞?”
“略有所知,益州所造每錢有銅四銖,元年所鑄每錢約有三銖,二年八月前后所鑄之幣,含銅僅僅過半。”
鄧芝口吻嚴肅,眉目間滿是慎重:“直百錢與五銖錢等重,今所造直百錢含銅愈少,以至于質脆不堪用。江都金市眾人議論,皆有效仿魏逆,以錢糧為貨幣之意。或有言論,欲使朝廷刊印糧票,以糧票做幣。”
貨幣關系經濟穩定、流通,這始終是一個沒人愿意去正面面對的問題。
面對貨幣鑄造問題,江東方面直接不要臉了,把頭埋在沙子里;北方曹丕多少還想掙扎一下,取消劣質五銖錢流通,以布帛為貨幣,現在又在搗鼓糧票兌取。
原本沒人面對的問題,因為呂乂要麥城正常繳稅,就被田信揭發出來。
民間原本可以壓制的不滿情緒,就會因此引爆,尚書臺必須正面回應此事,想辦法挽回直百錢的信用。
民間就這樣,哪怕江東、魏國的經濟徹底爛了,可大漢士民工商依舊有表達不滿情緒的動力。
不可能因為對方更爛,就容忍己方鑄幣底線一再下跌。
可鑄幣坊也有他們的難處,北伐大勝,犒勞高層將校功勛要拿出官位來,高老中低層只能用錢幣、布匹。
漢口之敗,急需要各種撫恤,又加劇了財政支出。
朝堂之上對貨幣之事采取忽視態度,任由司金中郎將去搗騰。民間的怨言始終流傳于民間,不以文字見于廟堂,那肯定就是子虛烏有,不一定存在的事情。
難道怪田信揭發這個問題?就不怪呂乂先動手要核查麥城稅金?
問題已經引發,可怎么處理呢?
黃權履歷豐富見識廣博,自然清楚鑄幣質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戰爭開支。
戰爭耗費越大,鑄幣的銅含量就會不斷下降。
現在所鑄錢幣含銅量已經接近最低點,再低的話,錢幣會很脆,掉在地上也能摔碎。
可如果還要降低含銅量,那只能從錢幣的形制上縮水,將好端端一個外圓內方的錢幣,鑄成一個環。
就是環,鑰匙環、戒指一樣的東西,可能連‘直百五銖’四個字都無法承載。
思前想后,黃權忍不住長嘆一聲,閉上眼睛,只覺得田信回江都,仿佛滾滾黑云壓城,讓人喘不過氣來,隨時可能有雷霆暴雨降下,讓所有人處于驚慌之中。
不說茶業,光是一個麥城織機,極大的恢復、推動了鄧國、南陽的生產力。
以至于漢軍此時已經不缺冬夏兩季布料用度,民間也有大量細麻、粗麻布流通,極大緩解了其他各郡的百姓稅租壓力。
來自江都尹、鄧國、南陽的布,以以物易物的方式充實了市場,讓其他郡縣的百姓在繳納稅租時,家里有囤積的布來繳稅,不需要去借高利貸,也不需要去換高價布應急。
各郡百姓終于有了點積蓄……民力漸漸休緩過來,于是對貨幣問題更加關注。
原來是貨幣崩潰,不得已采用戶調制度,以折絹折布的方式收取布帛為稅租;百姓一年四季忙碌不堪為生存奔波,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生活。
現在手里有點盈余,沒必要活的那么累,終于可以思考問題了。
如果恢復正常的貨幣,那自己的生活能耕好!
你是百姓,也是商人,你肯定想要更保值、耐放的錢幣;而非三五年就腐朽的布帛、糧食。
麥城織機的不斷推動,郡國各處對正常錢幣的需求就越大。
需求不被滿足,自然會有怨言。
這股怨言集中在司金中郎將呂乂身上,這個人偏偏又要站出來為國分憂,想要解決麥城這個龐然大物。
從根本上緩解市場對貨幣的需求,結果田信返回江都,奏疏落到了田信手里。
這下好了,田信一巴掌抽到臉上,呂乂的選擇就兩個,要么恢復直百錢含銅量,就會因鑄幣數量不足,朝廷預算無法滿足,進而問責被免官;要么強撐著繼續鑄造劣質錢幣,跟田信對著干。
見黃權憂慮模樣,鄧芝勸道:“黃公,職下以為不妨封存此疏,容后再議。”
“不妥,孝先歸來,本就要展示拳腳。無有此事,也會有他事。此事尚可調控,若換他事,誰又知該是何等棘手?”
黃權拿起筆,親自簽發:“此事我等秉公處置,若有沖突,也好出面規勸。若偏心,這尚書臺也就沒了意義。”
“是,職下受教。”
請:m.shuquge